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窦默

窦默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76 更新时间:2024/1/18 13:32:08

窦默(1196年-1280年),原名窦杰,字汉卿、子声。广平肥乡县(今河北省肥乡县)城西村人。金末至元初时期名臣、理学家、医学家。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职,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有《疱疡经验全书》《针经指南》等作品传世。

基本资料

本名:窦默

别名:窦杰(本名)

字:汉卿,子声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广平肥乡

出生日期:1196年

逝世日期:1280年

主要作品:《针经指南》、《标幽赋》

主要成就:元初理学名臣

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官职:翰林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太师(赠)

爵位:魏国公(赠)

谥号:文正

人物生平

窦默,初名窦杰,是广平肥乡县(今河北省肥乡县)城西村人。金末,避乱河南,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又南走德安(今湖北省安陆县),习读宋人理学著作。

元兵陷德安,杨惟忠招集儒释道之义。窦默应召北归,与姚枢、许衡等隐居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讲求理学。后又返回肥乡,教授生徒以经术之学。

忽必烈(元世祖)为藩王时,曾召见问治国之道,使其皇子皆从之学。忽必烈即位后,任命窦默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姚枢、许衡同为忽必烈身边力主安定天下,节用爱民的代表性儒臣。

忽必烈起用善于理财的汉人王文统时,窦默与许衡、姚枢表示反对,遭到疏远。晚年又加至昭文馆大学士。

至元十七年(1280年),窦默去世,享年八十五岁。后累赠为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主要影响

窦默是中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其主要思想有:

1.重视理论,钩沉索隐。自《针灸甲乙经》以降,直到宋代,在针灸选穴方面,多注重穴位的考证及新穴(即阿是穴)的探索,可是在理论方面,则没有大的发展,正如《子午流注针经·序》中所说:“近世指病直刺,不务法者多矣,”而窦氏则彰《内经》、《难经》之微,钩深索隐,多有创新.“以针法活人甚多”。对针灸学理论,依据《内经》、《难经》理论,加以阐发刨新。尤其在手法、选穴等方面,都作了深刻探讨,并用歌赋形式记录下来,不但便于临床运用,而且利于学习记诵。

2.由博返约,用穴精当。窦氏要求“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使经而可正”。确定12原穴为“枢要”,流注8穴为“纲纪”。从而使医者在选穴时,执简驭繁提纲挈领。

3.重视手法,突出气机。针刺手法直接影响针刺治病的效果。临床施针时如仅注重选穴而忽视手法,则很难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窦氏突出的学术思想就是注重针刺手法,主张“微针与妙刺相通”。此处的“妙刺”即是指适宜的手法。至唐以前,多注重穴位研究,而少刺法研究,这是医家对《内经》中有关针刺手法的理论精华没有给以足够重视的缘故。而窦氏则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并认为针剌调补阴阳气血的关键是手法,手法的关键是巧运气机。气机通达则阴阳气血可调,脏腑经络和顺,沉疴可除。窦氏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讲究的是“意”与“气”的相合,对提高针刺疗效有很重要的作用。

4.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子午流注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科中注重时间条件取穴的古典针法,它是基于《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内外统一的整体观,以及阴阳相合,刚柔相配五行生克理论。用天干、地支的变异规律,来推算人体气血在经脉中昼夜循行流注盛衰开合的时机,从而选取有五行属性的五输穴,施以针刺补泻,以求得最佳疗效的针刺方法。窦氏概述了子午流注针法,并提出以八脉八穴为主,适当配穴的治法,为后世形成的灵龟八法奠定了基础,并且在《流注八法》中首次明确提出“穴位时控”理沦。

窦氏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针灸大师杨继洲在窦氏学说和论著的基础上形成了《针灸大成》这样的针灸名著。

历史评价

忽必烈:①此辈贤者,惜老矣。安得请于上帝,常留事朕,共治天下。②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③如窦汉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为一,斯可谓全人矣。

顾嗣立: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

柯劭忞:刘秉忠张文谦、窦默、姚枢,皆世祖潜邸宾僚,赞帷幄之谋,以成大业。默请罢王文统,相许衡,世祖不用其言,而事后思之,又蔽于阿合马之奸,不相衡,而文谦亦为阿合马所挤。呜呼!君子难进易退,自古则然矣。

轶事典故

窦默习医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早年避战乱于河南陈(今河南汝南县),遇到清流河名医王氏,此人非常喜欢窦默,就将其女嫁与窦默,并劝其习医,以在多难之世救人而善身。于是他从岳丈学医,基本上掌握了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法,及一些药物学知识。一些常见病已能单独治疗。后又遇儒医李浩,从他那里学到了针炙妙法,医术大为长进。北归以后,他在家乡为人治病,且不计钱财,不求报答,只要有病求于门下,不论贫富,皆一视同仁,未尝有一毫责报之心,可见医德之高尚。在长期行医治病过程中,其医术不断提高,“针石所加,医药所施,病辄痊安”。

人际关系

儿子:窦履,官至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

史料索引

《元史·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五》

《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四》

标签: 窦默

更多文章

  • 赵与芮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与芮

    赵与芮(1207年-1287年),男,汉族,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燕王赵德昭九世孙。宋理宗赵昀的同母弟,受封为荣王。其子赵禥继理宗皇帝位,即宋度宗。德祐二年(1276年),赵与芮被带至元大都。在大都,赵与芮生活了11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赵与芮薨逝,享寿八十。本名:赵与芮所处时代:宋代民族

  • 盖苗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盖苗

    盖苗(1290—1347),字耘夫,元朝大名路元城人。1314年(元延元年)进士,授济宁路单州判官。他为官清正,爱怜百姓,是著名的良吏。中文名:盖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元朝大名路元城性别:男盖苗任单州通判期间,单州遇到灾荒,灾情呈报郡府,知州又派盖苗到户部去呈请赈济。盖苗遂怀揣糠饼,慷慨赴京

  • 靳德进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靳德进

    靳德进,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祖籍潞州,元朝术士。官至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追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谥文穆。本名:靳德进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大名府主要成就:精通星历之学谥号:文穆靳德进为人善辨,幼读书,能通大义,父卒,愈加刻苦读书,尤精于星历之学。元

  • 张留孙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留孙

    张留孙(1248~1321)又名张宗师,是北京东岳庙的开山始祖,名留孙,字汉师,生于1248年,羽化于1321年。张留孙是信州贵溪(即今江西鹰潭市境内)人,自幼从伯父学道江西龙虎山上清宫,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是张宗演弟子。元朝道教领袖。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亡,张宗演应元世祖忽必烈召去大都,留

  • 昔里教化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昔里教化

  • 巩晓彬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巩晓彬

    巩晓彬,1969年11月23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场上司职前锋。著名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山东省篮球运动协会会长,国家篮球学院副院长。1986年,巩晓彬入选山东青年队;巩晓彬整个职业生涯效力于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合计8个赛季;期间累计获得7届CBA全明星(1994-95赛季至1

  • 莫科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莫科

    莫科,1982年9月8日出生于吉林长春,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2000年,莫科代表沈部篮球俱乐部出战CBA;在个人职业生涯期间,莫科先后效力于沈部篮球俱乐部、八一男子篮球队,累计获得2届CBA总冠军(2002-03赛季、2006-07赛季)。在个人国家队生涯期间,莫科代表中国队出战1届奥运

  • 阿的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阿的江

    阿的江,男,维吾尔族,现宁波富邦男篮总教练。1967年8月21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大校军衔。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曾为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主力控卫,因其组织进攻和防卫的能力极强,尤其运球、分球富于战术变化,被誉为“篮球场上的魔术师”。1983年阿的江从新疆来到北京体育大学就

  • 孙军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孙军

    孙军,男,汉族,1969年6月22日出生于吉林长春,中国篮球运动员,司职前锋。1986年加入国家青年队,1989年至2000年在中国国家队效力,1999年在蒋兴权执教的国家队中担任队长。2003年,再度入选蒋兴权执教的中国国家队,并担任队长。孙军从未正式退役,但从2005年起淡出球场。由于孙军在吉林

  • 王仕鹏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仕鹏

    王仕鹏,男,汉族,1983年4月6日生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王仕鹏从1999年开始代表广东队出征CBA,并协助球队获得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7-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