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薇(1921—1989)男,滑稽戏、越剧编导。原名刘松涛,江苏省武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常随父听评弹,年轻时迷上京剧,成为票友,后嗜话剧和电影,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从业商界会计,因爱好戏剧而弃商从艺。1946年曾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为越剧发拓了新路。所编《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剧本一等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南薇
别名:刘松涛
国籍:中国
民族:汉
籍贯:江苏省武进
出生日期:1921年
逝世日期:1989年
艺术风格
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他在艺术上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在1945年“雪声”演出《绝代艳后》一剧中,首次采用电影镜头式的序幕介绍剧中人物,运用幕后合唱的形式引述剧情发展。在排演《琵琶记》时,采用象征性的布景装置,在背景上画了只大琵琶代替天幕,上画红、黄、蓝三原色点子,依靠灯光的变化衬托各场不同的气氛和情景。1950年排演《梁祝哀史》时,采用台上搭台的布景处理,大幕开启后中间不再闭幕,用暗灯抢景来更换戏剧环境,让演员在台上搭台的布景间和台阶上穿梭演戏,犹如电影中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的表现形式,样式新奇,令人惊叹。
《祥林嫂》系列
1948年,由他编导的电影《祥林嫂》突破以往拍摄戏曲影片着重再现舞台演出的局限,在电影化上作出新的尝试:用了实景和字幕,由唱词配合相应的空镜头化出画面,表现人物的幻觉则用主观镜头,极具创见。《祥林嫂》从小说变成越剧,增设了卫癞子这一人物和“砍门槛”的情节,大大丰富了戏剧性。解放后,越剧《祥林嫂》几经修改成为艺术精品,乃是在其原作基础上提高的。他搞戏,一是考虑票房价值,二是注重社会意义。认为给观众的艺术趣味不仅要有“鸡鸭鱼肉”,还要有“青菜萝卜”,故由他编导的戏和安排题材上总是不断翻新。导戏时常根据演员的条件和创造能力分配角色,能突破旧戏行当体制的束缚。如排演《一缕麻》时,通常应由小丑应工呆公子一角,而他却要头肩小生范瑞娟扮演;《祥林嫂》中应由小丑扮演的卫癞子一角,则安排头肩老生张桂凤去表演,都取得了满意的戏剧效果,受到行内和观众的一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