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贽(?—905),字敬臣,绛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末年宰相,虔州刺史裴稷的儿子。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唐咸通十三年(872),进士及第,历任秘书郎、主客员外郎、司勋员外郎、义成军掌书记、右补阙、御史中丞。唐昭宗继位,历任礼、刑二部尚书,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累迁左仆射。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以司空致仕,受到梁王朱温嫉害,贬为青州司户参军,坐罪被杀。后唐时期,凭借儿子的功勋,追赠司徒。
基本资料
本名:裴贽
字:字敬臣
所处时代:晚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
逝世日期:905年
主要作品:《答王涣》
主要成就:礼部刑部二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家世信息:河东裴氏中眷房
人物生平
裴贽(?—905),字敬臣,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家族排行第三十五。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唐懿宗时期
唐咸通十三年(872),登进士第,历任主客司勋员外郎。
唐僖宗时期
义成节度使郑昌图辟为掌书记,后擢右补阙、御史中丞。
唐昭宗时期
三知贡举。唐昭宗光化三年(900),由礼部尚书转刑部尚书,寻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天复三年(903)罢为左仆射。哀帝天祐二年(905)以司空致仕,寻为朱全忠所嫉,贬青州司户参军,旋被杀。后唐时,凭借儿子的功勋,追赠司徒。
史料记载
《新唐书·裴坦传》附及《新唐书卷七十一表第十一宰相世系一裴氏》;
《资治通鉴》卷二五四、卷二六五;
《太平广记》卷一八三;
《唐诗纪事》卷六六。
亲属成员
五世祖:裴知久,宜芳县令。
高祖:裴安期,汾州司马。
曾祖:裴后己,济源县令。
祖父:裴郜,汾州别驾
父亲:裴稷,虔州刺史。
儿子:裴羽,字用化,寿安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