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率教

赵率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3/12/24 1:18:30

赵率教(1569年-1629年),字希龙,号明善,陕西人,生于靖虏卫,明朝将领,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进士,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都司,为袁崇焕爱将。宁远之战后,赵率教赴锦州经营关宁锦防线北段,并在宁锦之战中坚守锦州,击退后金的进攻。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今属河北)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的大军激战,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殉国。朱由检追赠他为太子太师。

基本资料

本名:赵率教

字:希龙

号:明善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靖虏卫

出生日期:1569年

逝世日期:1629年

主要作品:《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

主要成就:在宁锦之战中坚守锦州,击退后金的进攻

职业:将军

官职: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

追赠:太子少师

祖籍:河北蓟阳

人物生平

奔赴辽东

赵率教祖籍河北蓟阳,高祖父赵升迁居靖虏卫,任指挥佥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进士,任甘州都司,后因功多有委用,历任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后来因被人弹劾而被罢官。在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辽东地区后,明朝发布诏书让被罢官而养有家丁的将领带兵到前线立功,因此赵率教率众随叔祖赵梦麟出征,得到经略袁应泰的赏识,被提拔为副总兵,掌管中军的事务。

元年(1621年),辽阳被后金军攻破,赵率教潜逃,侥幸免于死罪。

收复前屯

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军攻广宁,同时占据关外四十余城。巡抚王化贞放弃广宁,把关外的城镇都撤退干净了。赵率教向经略王在晋申请,表示他愿意去收复前屯卫城,就带领三十八个家丁去了。蒙古兵当时占据着这片地盘,率教不敢贸然进去,走到中前所就停下了。那年,游击鲁之甲遵照枢辅孙承宗的命令,解救了六千口难民,到前屯安置,把蒙古人全部驱逐到郊外。

赵率教才进入前屯卫城,把难民编排成部队,修缮城墙,注意侦察敌情,军府因此大致建立起来。后来孙承宗命偏裨小将陈练率领川、湖士兵来帮助他,前屯卫城的防御力量才巩固了。赵率教所召募的流亡百姓有五六万之多,从其中选择年轻力壮的编入军队,都进行了军事训练。余下的分给耕牛、种子,大力进行屯田,赵率教亲自督促、示范,以致手脚上面都长了月强子。孙承宗出关到此视察时非常高兴,把自己所乘坐的车子赠给率教了。

承宗赏识

蒙古虎墩兔一向接受总督王象乾的抚治,他的部下有个叫抽扣儿的,喜欢偷盗抢劫,赵率教捕杀了他们四个人。招抚佥事万有孚和赵率教有矛盾,就把过去赵率教败逃的事向王象乾讲了。王象乾又告诉了兵部尚书董汉儒,打算把赵率教给斩了,全靠孙承宗写信给董汉儒替他讲情,赵率教才得以不死。

当时孙承宗把关内外划分为五部,让马世龙、王世钦、尤世禄守卫中、左、右部,让率教与副将孙谏守卫前、后部,每部兵力各一万五千人。率教仍驻在前屯。

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孙承宗向朝廷宣扬了他的功绩,朝廷就提拔赵率教当了都督佥事,加衔总兵。

天启五年(1625年)冬季,孙承宗调离,高第来接任,对各部将领有很多调换。赵率教赔着小心侍候高第,高第也信用他。

屡建战功

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蒙古因为宁远被后金军包围,乘机进犯平川、三山堡。率教带兵抗击,斩一百多首级,夺取马匹二百,把蒙古兵追赶到高台堡才回来。捷报送上后,天启帝朱由校非常高兴,立即提拔他为都督同知,实际上的总兵官,让他接替杨麒镇守山海关。不久评定功绩时又升为右都督,世荫本卫副千户。当时满桂驻守宁远,名声也很大,跟赵率教很要好。等到宁远被围困,率教派一名都司、四名守备前来援助。满桂嫌他们拖延时间来晚了,拒绝让他们入城,因为袁崇焕从旁解劝,才放他们进来。宁远之围解除后,率教想分享战功,满桂不答应,并且责怪他不亲自来助战,两个人从此产生了矛盾。朝廷得知后,曾下诏警告了他们。而满桂后来又跟崇焕不和,朝廷于是把满桂召回,让率教统领关内外的全部兵力,移驻宁远。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后金南征朝鲜。赵率教统兵进驻三岔河作为牵制,最后没有效果。三月,袁崇焕打算修建锦州、大凌河、中左所三城,试图逐渐收复失地。赵率教奉令移驻锦州保卫工程建设,又升官做了左都督。五月,后金包围了锦州,率教与宦官纪用,副将左辅、朱梅等环城固守,发射大炮,死伤了不少后金兵。双方相持了二十四天,后金的包围才解除。当时满桂也在宁远立了大功,因此当时称为“宁锦大捷”。魏忠贤等人因此受到了重赏。率教也加官为太子少傅,荫封子孙为锦衣千户,世袭。

勤王身死

崇祯元年(1628年)八月,赵率教移驻永平,兼辖蓟镇八路。过一个月,挂平辽将军的大印,又移驻到山海关大门口来。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由大安口南下,率教策马西行,三昼夜就进抵三屯营。总兵官朱国彦不肯放他进来,率教只好策马而西。十一月四日在遵化开战时,赵率教被飞来的箭射中身亡,全军覆没。失去救兵的遵化城陷落,士兵投降,巡抚也死于乱军之中。

崇祯帝朱由检听说后极为伤心,给率教进行了丧葬仪式,并建立祠堂公祭。

性格特征

赵率教作为一名战将,他廉洁、勇猛,待人厚道,勤身奉公,劳而不懈,和满桂一起被人看作良将。他们两个人死后,更加没有能办理辽东战事的人了。

历史评价

《明史》:古人有言,彼且为我死,故我得与之俱生。故死封疆之臣,君子重之。观辽左诸帅,委身许国,见危不避,可谓得死所者与!于时优恤之典非不甚渥,然而无救于危亡者,庙算不定,偾事者不诛,文墨议论之徒从而挠之,徒激劝忠义无益也。

个人著作

赵率教文武双全,忠义贯日,在戎马倥偬之际,亦著书立言,有《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等著作留世。

史书记载

《明史·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标签: 赵率教

更多文章

  • 赵元僖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元僖

    赵元僖(966年―992年12月6日),初名德明、元佑,宋太宗赵炅次子。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封广平郡王。次年,进封陈王。雍熙年间,任开封尹兼侍中,进封许王,加中书令。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日(992年12月6日)暴死,年仅27岁,无后。死后被追赠恭孝太子,但不久因宠妾之事被揭发而褫夺、弟弟宋真宗赵恒

  • 赵武侯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武侯

    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史书未载其名,今亦无从考证。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烈侯之弟。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本名:赵氏别名:赵武侯、赵武公所处时代:战国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晋国晋阳(今山西太原)逝世日期:前387年在位时间:前400年—前387年谥号:武公、武侯性别:男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周安

  • 赵苞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苞

    东汉官吏。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从兄宦官赵忠为十常侍之一,他深以为耻辱,不与往来。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升任辽西太守。谴人迎母及妻子赴辽西,途经柳城,为鲜卑所虏,作为人质,载以进攻辽西。其母说:“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他即时进战,击败鲜卑军,母、妻皆遇害。鲜卑破后,他葬母事毕

  • 赵珽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赵珽

    赵珽,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父。投靠卢龙节度使,出任幽州从事、御史中丞。北宋建立后,追封皇帝,谥号惠元,庙号顺祖,安葬于康陵。本名:赵珽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涿州官职:御史中丞(唐朝)谥号:惠元皇帝庙号:顺祖陵墓:康陵赵珽,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 赵惟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惟吉

    赵惟吉(966-1010),男,汉族,宋太祖赵匡胤孙,燕懿王赵德昭次子。宋真宗即位后,授武信军节度,加同平章事。后封安定郡公。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五月去世,享年四十四岁。真宗追封南阳郡王,谥康孝。本名:赵惟吉别名:德雍字:国祥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开封出生日期:966年逝世日

  • 赵惟叙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惟叙

    赵惟叙(977年—1011年9月12日),字懋功,宋朝宗室,宋太祖赵匡胤的嫡长孙、秦王赵德芳的长子,封高平郡王。端拱元年二月,授右武卫将军。三迁右神武军。真宗即位,进右龙武军。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加右千牛卫大将军。八月卒,赠怀州刺史,追封河内侯。明道二年九月,赠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改封郡公。本名:赵惟

  • 赵士桢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士桢

    赵士桢(约1553年-1611年),字常吉,号后湖,明代军事发明家、火器研制专家,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早岁为太学生,游于京师。一生中研制改进多种火器,且善书能诗。万历二十五年(1597),赵士桢给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条陈,建议制造番鸟铳。其中“迅雷铳”、“掣电铳”为当时最新式的火器。赵士桢将其

  • 赵子偁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子偁

    赵子偁(?—1143年),男,汉族,南宋宗室,赵伯圭和宋孝宗赵眘的生父。赵德芳的五世孙、英国公赵惟宪的玄孙、新兴侯赵从郁曾孙、华阴侯赵世将之孙,庆国公赵令譮之子,与宋高宗赵构同辈。曾为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丞,居住在嘉兴运河杉青闸一带的官邸。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十月,于官邸生下赵昚(即后来的宋孝

  • 赵愭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愭

    赵愭(1144年―1167年),初名赵愉,宋孝宗赵昚嫡长子,母成穆皇后郭氏。补任右内率府副率,不久赐名赵愭,任命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宋孝宗做皇子时,赵愭任蕲州防御使。本名:赵愭别名:赵愉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临安出生日期:1144年逝世日期:1167年7月27日赵愭(1144年

  • 赵伯圭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伯圭

    赵伯圭,宋孝宗的同母兄。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孝宗受禅,除集英殿修撰、知台州,颇有政绩,改知明州,充沿海制置使。奉诏徙戍定海,时海寇猖獗,遣人谕降寇首葛明,擒倪德,并安抚其伙,海寇平。累升显谟阁、龙图阁学士。在郡十年,为政宽和,浚湖陂,兴水利,平冤狱。光宗即位,升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