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卓崇德

卓崇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52 更新时间:2023/12/25 4:44:16

卓崇德(1900-1931.6.27),浙江省奉化市人。1911年在本县松溪学堂毕业,即辍学回家务农。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月,作为中共湖头渡支部的负责人,参加了卓兰芳主持召开的各村农民武装负责人会议,决定在奉化松岙实行暴动。后因故又临时决定停止举行暴动。因未接到通知,如期率领农民军松岙进发,遇敌人包围袭击,被迫出走上海。192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改组,任委员。4月受省委指派,回奉化建立农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7月被指派为省委驻沪交通。1930年2月从上海回奉化,被国民党当局侦悉。不久在鄞县被捕。

基本资料

名:卓崇德

别名:乳名阿德,学名恺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31年

出生地:浙江省奉化县湖头渡村

性别:男

人物生平

大革命时期,1925年卓兰芳来奉化开展农民运动,积极参加揭露地主、豪绅提高租价剥削农民的斗争。1926年任本村农民协会会长。11月带领农民协会会员参加攻打翔鹤潭盐局和税关,将缴获的枪支分发给各村农民协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根据党的安排,暂时离开家乡。

1931年6月27日,被枪杀于宁波大校场,牺牲时31岁。

人物事迹

1926年春,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卓兰芳回到故乡松岙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并建立党组织。卓崇德协助卓兰芳做宣传发动工作,把湖头渡、伍百岙、家山、营口、盐所、竹窦等六个自然村的150多名贫苦农民,组成农民协会,他被推举为会长,旋由卓兰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卓崇德参加中共松岙支部活动,与党员卓阿位等一起,发展湖头渡、伍百岙、王家山的七名农会积极分子入党,建立了湖头渡党小组,他任党小组长。

11月,随着奉(化)东、鄞(县)东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在松岙建立了中共忠义部委。在部委书记卓兰芳领导下,卓崇德带领湖头渡等村党员和农会会员,积极投入农民运动。年底,他带领50人,与奉东各村农会会员一起,攻打军阀设在翔鹤潭村的盐局和税关,取得了胜利。1927年元旦,他又带领30余人赶赴县城,与全县各地农会会员和县城的市民、学生一起,痛打并赶跑了反动县知事沈秉诚。同年2月,北伐军占领奉化后,他发动湖头渡一带群众,斗争土豪劣绅,砸毁庵堂寺庙的菩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

当时,毗邻的鄞县芦浦村尚未行动,卓崇德带了几名党员去对该村农会负责人说:“你们敢不敢搞革命斗争?如果不敢,我们来搞。”激励了芦浦村农会也发动群众,斗土豪、砸佛像、封教堂,还没收同隐庵的财产归农会所有,奉东和鄞东农民运动威震遐迩。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那些被打倒的土豪劣绅又抬起头来,乘机反扑。国民党南京总司令部参谋处长陈空如,听了家乡奉化马头村土豪劣绅的哭诉,立即派一个营的陆军和一艘小兵舰,水陆并进,开到奉东镇压农民运动,搜捕共产党员和农会骨干。卓崇德等人根据党的指示,已经撤离隐蔽,幸免于难。

11月,卓崇德从上海亲戚家里隐蔽一段时间后,返回家乡。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卓兰芳等人正在筹划浙东暴动奉化忠义暴动点。卓崇德积极投入筹划暴动工作,他逐个考察党员和农会骨干,恢复了湖头渡党小组和农会的活动;接着,他提出去缴土豪劣绅的枪支。

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卓崇德陪同卓兰芳、卓阿位等,到鄞县咸祥一户劣绅门口,敲门而入。这个绅士见来势不妙,转身上楼。卓崇德尾随上楼,一手抓住绅士将要伸向枕下的手腕,一手抢先探入枕下拿到一支驳壳枪,后又搜索到一支步枪,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缴枪任务,显露出卓崇德的智慧胆魄。

不久,中共浙江省委被破坏,浙东暴动未能实现。新成立的省委在杭州无法立足,暂迁宁波。12月,省委决定搞奉化暴动,任命卓兰芳为省委特派员,在松岙建立中共奉化区委,沙文汉为区委书记,卓崇德等为委员,加强对暴动工作的领导。但是,暴动武器缺乏。当时民间可搜集的枪支不多,向地方武装、警察、巡缉队(盐兵)缴枪又感到自己力量不足。卓兰芳与卓恺泽(时任省委委员兼团省委书记)商量后,提出集资买枪。卓恺泽动员父亲“变卖家产,资助革命”,带头捐助了资金。卓崇德也变卖田九亩、山两爿,所得700多块银元,悉数资助革命。党员和群众捐助了一笔可观的资金,由卓恺泽带往上海向洋行购买武器。

卓恺泽在上海搞到了几支短枪及子弹。卓崇德奉命去上海找到卓恺泽,运回这些武器。卓崇德扮作富商模样,把几支手枪及子弹装入手提皮箱,乘人力车到天潼路妹夫家里暂藏(后派邱美德去取回);然后,把其余几支驳壳枪及子弹,随身携带到宁波。为防不测,他把携带的枪及子弹用厚草纸包扎成两包:一包是子弹,暂放在宁波做佣人的四婶处;一包是枪,托路遇的同村人章来生带回。章来生不知底细,顺手接过纸包,从宁波乘航船到韩岭,再步行回家。他感到这包东西较重,打开一看惊呆了,连忙交给卓崇德并埋怨说:“你把我的生命当儿戏!”卓崇德笑着解释说:“干革命既要有胆略,又要讲究策略,我用这个办法迷惑了你,当然也可迷惑了行人及敌人。你不是把这包枪安全地带回来了吗?”章来生听了这番话,连连点头,经过这次锻炼,胆子也大了,不几天,又把卓崇德寄存在宁波的子弹带了回来。不久,卓恺泽在上海又搞到12支驳壳枪和12支手枪,每支枪各配100发子弹,用木箱包装,托一只经商的帆船带到松岙。

有了这批武器,卓兰芳和沙文汉等领导人,在奉东和鄞东各村农会会员中挑选300余人编为农民军;又选拔23名农军干部集中训练,指定区委委员卓崇德负责带领。卓崇德率领农军干部队,一面对队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面进行实战实训,多次向鄞县、奉化一带的地主武装、警察、巡缉队袭击,共缴来四五十支枪,并搜集民间的土枪和刀叉,加强农军的武器配备。

不料,奉化暴动消息泄露。1928年1月4日,鄞县大咸乡劣绅向宁波反动当局请兵40余名“进剿”芦浦村,捕去区委委员一人和农民十人。省委获悉芦浦遭受打击,乃连函催促奉化提早发动,并先后派曹鸿塘(即王中)、沈本厚来协助指导工作。

1月10日晚上,卓崇德奉命带领农军干部队去松岙灯头庙,听候卓兰芳部署暴动,计划由农军干部队和松岙村全体党员共50余人(枪),先吃掉驻扎在离松岙西南五公里马头村的国民党省防军一个排的兵力,然后各村一齐发动,夺取奉化县城。由于到者仅占应到的半数,于是,决定推迟一天,由农军干部队先在松岙附近的几个小村行动起来,多搜集一些土枪等武器,再到松岙会合,以期一举成功。

卓崇德感到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发起武装暴动必然会带来人员伤亡,损失惨重。但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决服从上级的决定,于1月11日下午,在奉东和鄞东交界处,如期举起农民暴动的红旗。他率领由23人组成的农军干部队,荷枪实弹,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走在湖头渡、伍百岙、芦浦等村,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抗债抗租抗税抗捐”等口号,在伍百岙庙召开有数百群众参加的大会,把鄞东芦浦村劣绅舒某抓来进行大会斗争,令其交出田契文书和借贷单据。可是,这个狡猾的劣绅只答应交出田契,却矢口否认放债。当借债的苦主上台揭发控诉时,仍死不承认高利盘剥,一味叩头求饶。僵持到夜幕降临,群众陆续散去。卓崇德等人因缺乏斗争经验,遂叫这个劣绅找农会干部作保放回,安排农军干部吃了晚饭,又去几个村烧毁地主的田契,收集一些土枪等武器,吸收九人加入农军,使队伍扩大到32人,连夜开往松岙。

就在这天下午,区委交通员与农军干部联系中断,湖头渡一带暴动的消息被隔绝,卓兰芳和沙文汉等领导人在松岙研究决定,停止暴动。卓崇德率队到达松岙时,沙文汉、沈本厚等已离去。卓兰芳听取了湖头渡几个小村暴动情况的汇报,即命农民解散。奉化暴动就这样流产了。

卓崇德和松岙党员卓阿位等认为,在艰险环境中刚组建的农军就宣布解散不妥,思想不通,遂带领农军干部和松岙党员共五六十人(枪),深夜跑到芦浦村,打算召开群众大会,再次批斗劣绅。可是,大会尚未召开,突遭同隐庵道梅和尚请来的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卓崇德指挥全体武装人员突围,边战边撤,在象山港边乘船到宁海樟树村,投奔曾参加过北伐、计划来支援奉化暴动的孙乃泰地方武装,被编为一个连,卓崇德、卓阿位等分别任连长和排长。可是,两三天后,又遭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卓崇德带领全连同志奋力冲杀,终于冲出了重围。为缩小敌人追击的目标,卓崇德命同志们各自分散隐蔽。第二天,他回到湖头渡,布置了善后事宜和隐蔽措施,只身离乡找上级领导人。

1930年3月14日至16日,卓崇德在上海参加了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被选为省委委员。1930年4月1日,省委从宁波迁回杭州。卓崇德奉省委之命,回到家乡奉化恢复党组织。他在松岙一带仅找到20名党员,多数党员外出隐蔽尚未回来。这时,因群众自发搞莼湖暴动,遭到国民党大批军警的搜捕,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刚恢复的松岙党组织很难开展活动,他决定离乡赴杭。

7月,卓崇德受省委书记卓兰芳指派,做交通联络工作,往返于上海、杭州等地。1929年4月,党中央决定暂时取消浙江省委建制,卓兰芳任中央巡视员,卓崇德继续担任交通联络工作。

1930年9月,卓兰芳在杭州不幸被捕。为避开敌人搜捕,卓崇德暂回湖头渡家里,深居简出,不与外人接触。一天下午,从玻璃窗窥见一个劣绅勾结国民党巡缉队朝家门口走来,他连忙转入灶间,爬上阁楼,拔出驳壳枪,做好伏击的准备。他轻声而有力地对妻子说:“我要拼死一战,敌兵进来一个打一个,进来两个打一双,再打死几个赚几个,你我夫妻正好在一起,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巡缉队围在屋外,慑于卓崇德的好枪法,不敢贸然进屋,狂叫“捉拿共逆卓崇德”,想赚他出去就范,直守候到天色将晚才撤离。卓崇德急忙辞别妻子,从后窗跳出,走到长沙湾山腰章宝生家里。

卓崇德在章宝生家里吃了晚饭,见已脱离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翔鹤潭巡缉队当差的卓阿金来章家,因回避不及,就招呼阿金坐下,拉家。章宝生从鄞县韩岭走到长沙湾,遭巡缉队盘问后,回到家里见状,就对卓崇德说:“你的胆子太大了!今晚村口布满岗哨,你却坐在我家与阿金闲谈。”卓崇德听出话中之意,拔出驳壳枪甩在桌上,厉声喝问:“阿金,今晚你是来串门,还是做巡缉队的内应?要从实说来,否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俩同归于尽。”卓阿金再三表白是来串门巧遇的,在章宝生的劝说下,灰溜溜地走出门去。卓崇德立即由可靠农民章阿仁带路,翻过后山,转移到王家山村王水晶(中共党员)家里;过了几天,又转移到鄞县塘溪大岭头村施成发家里,地下活动十分艰险。

11月的一天晚上,卓崇德决定去上海找党组织。即由王水晶在前面带路,俩人相隔一定的距离,沿着大岭、王夹岙的山岗小路,走到鄞县梅岭童夹岙的乐青桥附近,遇上了正在这一带巡缉私盐的五六个警察。警察见卓崇德用的手电筒光线特别强,即分散在暗处埋伏。当卓崇德进入埋伏圈时,一个警察从背后猛窜上去用双手抱住他。他用力一挣未能挣脱,趁势拔出腰间驳壳枪,射击围拢来的警察,但由于在抗挣中失去平衡而没有击中。几个警察一涌而上,他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连夜押往咸祥警察所。为使敌人难以辨认,他乘夜色摘下了自己的一只假眼。警察所长问他:“你是不是湖头渡村卓崇德,又叫卓阿德?”他回答:“不!我叫王宝兴”。他被转押到宁波市公安局,多次遭受严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未吐露党的机密和自己的真实姓名。敌人只好把他作为政治嫌疑犯关入牢房。

湖头渡村劣绅王三位,慑于地下党的威力,不敢去宁波当面指控卓崇德,就哄骗卓崇德的堂弟卓阿存去宁波面认。阿存年纪虽小却很机灵,不怕敌人的威胁,回答说:“我的堂兄卓阿德有两只眼睛,这个独只眼我不认识。”

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宁波市公安局长查到卓崇德妹夫的弟弟在本局当差,就假惺惺地对这个部下说:“卓崇德要出去不可能,但只要你以亲戚关系探监相认,他可以留在你的身边工作。”这个当差的信以为真,就以亲戚关系去探监。卓崇德身陷囹圄,不知道敌人圈套,一听可以出狱,遂与相认,还托这个当差的去松岙向卓恺泽父亲借银洋40元,以备出狱后之用。此人到达松岙,卓恺泽的父亲问清情况后说:“40元钱不用借了,说不定你还未回到宁波,卓崇德就被杀害了!”

果然不出卓恺泽的父亲所料,卓崇德于1931年6月27日被敌人枪杀在宁波大校场。牺牲时,年仅31岁。其夫人由章宝生陪同去宁波殓尸,运回家乡安葬。

标签: 卓崇德

更多文章

  • 江明君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江明君

    江明君,汉族,浙江奉化人,大学专科毕业。自幼喜爱美术、书法,15岁起师从原国立艺专(现中国美院)院长汪日章先生,著名画家韩培生、王利华老师,作品多次参市、省、全国性美术展览,并有作品获奖,发表于中国书画报、山东集报、黄河文艺报、东方书画报等,出版多部名人精品书画籍。中文名:江明君出生日期:1965年

  • 卓恺泽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卓恺泽

    卓恺泽烈士,男,汉族,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浙江奉化松岙村,1928年4月26日牺牲。中文名:卓恺泽别名:乳名阿培,笔名砍石,化名视晋年、郑百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5年10月25日逝世日期:1928年职业:革命者出生地:浙江奉化松岙村性别:男卓恺泽(1905—1928),奉化松

  • 郑源兴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源兴

    郑源兴(1891—1955),字福明,奉化萧王庙镇慈林村人。1954年,茂昌蛋业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任董事长兼副经理。逝于上海。中文名:郑源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91年逝世日期:1955年性别:男13岁去上海一家小蛋行学业,19岁任朱慎昌蛋行经理,旋集资2万元创办承余蛋公司。1920年,

  • 鲍吉龙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鲍吉龙

    鲍吉龙,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97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甘肃省金昌市副市长。中文名:鲍吉龙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5年3月性别:男1982.09——1986.07吉林大学物理系读本科;198

  • 黄岳渊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岳渊

    黄岳渊(1880~1964)名渭,别名鹤苑,号刻曲灌叟,奉化人。7岁入私塾,14岁去新昌一杂货店学业,不久参加宁波人王锡桐所创平洋会,1897年平洋会遭清政府取缔,避走江苏。次年去日本,加入同盟会。1906年任上海水陆厘金机关总巡,为同盟会探取情况。1909年在上海真如创办黄氏畜植场(又称黄园)。辛

  • 王才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才运

    王才运(1879—1931),名士通,以字才运行,奉化长寿乡王溆浦村(今属江口镇)人。其父早年东渡日本,以成衣为生。中文名:王才运国籍:中国籍贯:奉化长寿乡王溆浦村出生日期:1879年逝世日期:1931年性别:男名:士通王才运(1879—1931),名士通,以字才运行,奉化长寿乡王溆浦村(今属江口镇

  • 陈舜礼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舜礼

    陈舜礼,男,汉族,著名教授。浙江省奉化县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9年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回国。中文名:陈舜礼民族:汉族职业:著名教授出生地:浙江省奉化县陈舜礼(1917-2003),这位1939年的清华毕业生,在英法深造后于1949年回国,执教于南开大学。历任山西大学校长、山西省政协

  • 唐月萍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月萍

    唐月萍女,演员。浙江奉化人,1930年10月出生。中文名:唐月萍出生地:浙江奉化出生日期:1930年10月职业:演员代表作品:谁是母亲唐月萍女,演员。浙江奉化人,1930年10月出生。1946年拜越剧男班艺人马潮水为师,习花旦。出师不久就担任主要演员,演出于江、浙、沪等地。1950年参加上海市少壮越

  • 蒋坚忍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蒋坚忍

    蒋坚忍(1902—1993),字孝全,浙江奉化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上海大学毕业,黄埔军校四期及中央航空学校结业。北伐战争时期任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后历任汉口特别市政府社会局长、总司令行营宣传处长,杭州笕桥航空学校副校长,是中国现代空军创始人之一。1949年赴台湾,1993年病逝。中文名:蒋坚

  • 陈济琳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济琳

    陈济琳,浙江奉化人。青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小学、扬州中学和大同大学。民国32~34年(1943~1945年),任?中文凿井公司制图员,民国34年至解放初期(1952年),任上海圣约翰附中教师。中文名:陈济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奉化陈济琳,浙江奉化人。青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小学、扬州中学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