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江丙坤

江丙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66 更新时间:2024/1/17 23:14:12

江丙坤(1932年12月-2018年12月10日),台湾南投县人。1959年毕业于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地政学系,197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研究院农业经济学博士。曾任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副负责人,2003年出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2008年5月被选为海基会董事长。2018年12月10日,江丙坤在台北病逝。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江丙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台湾南投县

出生日期:1932年12月

逝世日期:2018年12月10日

政治面貌:中国国民党党员

祖籍: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

人物生平

1959年毕业于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地政学系,

197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研究院农业经济学博士。曾任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副负责人,

2003年出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2008年5月被选为海基会董事长。

2005年3月,江丙坤率领国民党大陆参访团访问大陆。

2008年6月,江丙坤率海基会代表团来到北京,同海协会进行会谈。江丙坤担任海基会董事长期间,两岸两会领导人举行了8次会谈,签署了18项协议。

2012年9月,江丙坤卸任海基会董事长职务。

2012年10月17日,江丙坤当选台湾工商团体“三三会”会长。

2012年11月29日,获南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014年4月10日,成为山东大学名誉教授。

2015年10月,受聘为武昌首义学院(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荣誉理事长。

2018年12月10日,在台北病逝。

个人生活

祖籍

据江氏族谱记载,乾隆初年,平和江氏开基始祖江肇元的第四世江巽、江湘,相携迁台湾彰化县一带。江丙坤的祖父江屋出生在彰化县永靖乡,后来迁到南投县草屯镇溪州里。

家庭

江丙坤与夫人陈美惠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江俊德1961年出生,娶陈妍岚为妻;女儿江素华1967年出生于日本,1994年与陈家恩结婚;次子江俊宏1969年出生于日本。

生活

2018年12月8日晚间,台湾东森新闻云、中时电子报等岛内媒体相继报道了“85岁的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传出意识不清,由晶华酒店送往马偕医院CPR急救”的消息。消息提到,江丙坤身边有多名幕僚在场。

逝世

2018年12月10日晚,因病情恶化,江丙坤家属同意拔管。2018年12月10日,前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市去世,终年86岁。

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先生10日不幸辞世,我们深感痛心与不舍。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海协会会长张志军以及原会长陈云林、陈德铭等已向江先生亲属发了唁电,表达深切哀悼和诚挚慰问。

人物故事

大器晚成

江丙坤曾长期主管台湾经贸事务,是参与推动台湾经济腾飞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共有9个孩子,他排行第八。父亲到80岁仍早出晚归在田里劳作,而且非常节俭,吃饭时碗里不能剩下一粒米。在父亲的影响下,江丙坤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努力,认真负责”的性格。不到十岁,他就上山加入垦荒行列。小时候,他喜欢读书,多半利用放牛的时候抱着书本猛看。有一次看得太投入,竟然不知道有条蛇已经爬上膝盖了。幸亏这条蛇没有毒。

靠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后,江丙坤到南投县政府工作。但他并不甘心,于1960年考取第一届台湾“中山学术奖学金”赴日进修。这成了江丙坤事业的转折点,兴奋的他赶紧跑回家把好消息告诉父亲。但一向支持他读书的父亲此时却沉默不语,因为江丙坤的工资是家中重要的经济来源。江丙坤左思右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把奖学金都寄回家,自己半工半读,完成学业。1967年,他获得东京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学位。之后,出任台当局“驻日本大使馆”经参处助理商务专员。1974年任“驻南非大使馆商务专员及经济参事”,一驻就是8年。这些经历使江丙坤的日语和英语都非常好。

1982年,50岁的江丙坤觉得自己升迁无望,打算退休。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时他却得到一位国民党要员的赏识,出任“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副局长”。此后春风得意,一直做到“经济部长”的职位,外界评价他是坐着直升机上去的。2000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但江丙坤的上升势头并未受阻。2001年底,他当选“立委”,次年2月,当选“立法院副院长”。2003年3月,他又出任国民党副主席。

财经专家

江丙坤长期主管岛内金融、财政事务,有国民党“头号财经战将”之称。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他以“扩大内需”来应对这场风暴,获得一定成效,使台湾经济未受到大的冲击。

江丙坤做事严谨周密,讲求效率,无论大小事他都喜欢亲自过问。任“国贸局长”时,每当遇到业务上的问题,他往往跳过组长、科长,直接把电话拨给负责承办的科员,有时甚至亲自追要公文,完全不像一个局长,岛内媒体都戏称他为“江科长”。江丙坤工作起来非常拼命。他经常把公文装在一个红色带轮子的大行李箱里带回家批改,在车上、飞机上也照常工作,而且速度非常快,批示一份公文平均只需两分钟。就连平日里把国民党官员骂得狗血淋头的民进党“立委”。也不得不称赞他是“最负责任的公务员”。民进党执政后,缺乏财经专业人才,陈水扁几度想拉拢江丙坤“入阁”,甚至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职位来诱惑他。但不同于国民党内许多见风转舵、脚踏两条船的高层人士,江丙坤始终听从国民党中央的安排,拒绝了陈水扁的邀请。

两岸会谈

第一次会谈

2008年6月12日至1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化协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确定首波大陆观光客于2008年7月4日抵台。

第二次会谈

2008年11月3日至7日,陈云林率团访台,两会领导人第二次会谈在台北举行,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由此,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第三次会谈

2009年4月25日至26日,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并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宜达成原则共识。这些协议的签署与共识的达成,意味着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

第四次会谈

2009年12月21日至25日,陈云林二度率团访台,与江丙坤在台中举行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

第五次会谈

2010年6月29日至30日,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在重庆举行,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由此,两岸经济关系跨入新的历史纪元。

第六次会谈

2010年12月20日至21日,陈云林与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

第七次会谈

2011年10月19日至21日,陈云林与江丙坤在天津举行两会领导人第七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公布了关于继续推进两岸投保协议协商和加强两岸产业合作两项共同意见。

第八次会谈

2012年8月8日至9日,陈云林与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两会领导人第八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

访问大陆

概要介绍

2005年3月28日,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此次访问,并不是江丙坤第一次到大陆。2000年9月,他曾访问大陆,并感慨自己受到“三大震撼”:一是“大陆公共建设突飞猛进,上海有大都市的气魄,北京的高速公路修得很平,而且车速快,质量不输给日本,不像台湾的路高低不平”;二是“大陆官员年轻有效率,投资的台商人人赚钱”;三是“台商在大陆设厂数量多、规模大”。江丙坤认为,台湾投资环境日益恶化,当局应该更务实面对两岸经济交流,尽快考虑实现直航。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所率领的国民党大陆参访团从台北桃园机场出发,搭乘中华航空公司CI641航班由香港转机赴广州,开始为期5天大陆之行。国民党参访团此行共34人,将先后赴广州、南京和北京,拜谒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南京中山陵,祭拜北京香山孙中山先生衣冠冢。此外,参访团还将会见大陆各地的台商代表,并就两岸经贸交流等议题与祖国大陆有关方交换意见。江丙坤登机前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大陆之行既是“缅怀之旅”,也是“经贸之旅”。“缅怀之旅”也是“经贸之旅”。

江丙坤曾两次访问大陆,但此次去拜谒南京中山陵和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并到北京祭拜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意义重大。江丙坤表示,两岸分隔超过50年,这是国共内战的结果。最近5年两岸关系紧张,台湾的经济也受到影响,但两岸不可能再继续对立下去,必须找机会推动和解。参访团此行希望就两岸的经贸交流听取台商的心声,与大陆有关方面交换意见。江丙坤认为台湾老百姓所需要的是安居乐业,是经济繁荣、就业机会增加,但在两岸关系紧张的状态下,台湾经济无法很快恢复荣景。通过两岸交流让台湾经济尽快恢复,是台湾人民共同的愿望。如果春节包机能扩大到其他节日包机、周末包机直至实现“三通”直航,相信对台湾经济会相当有帮助。因此,他希望此行能就推动货运便捷化及台商投资中涉及的其他问题,与大陆交换意见。

成员组成

江丙坤率领的国民党访问团一行共34人。由于此次访问意义重大,国民党内及各界众多人士踊跃参加,最终由“立委”及市议员等民意代表还是经抽签后产生的。访问团成员来自岛内各界,其中国民党党务干部代表丁远超、张荣恭、林丰正、黄福田、郑逢时、赖素如、颜素秋、陈淑蓉、邵铭煌;智库代表薛香川;“立法院”党团代表有吴松柏、曹尔忠、杨琼樱、朱凤芝、昱婷、黄志雄、林益世;市议会代表有陈锦祥、陈玉梅、林奕华;另有中评委主席团主席陆润康、记者公会理事长李庆平、客属总会总会长刘盛良、青商总会总会长宋树人、台商之友会秘书长张昌财、工商界代表威京集团总裁沈庆京、台北县青工总会总会长杨国志、嘉义市议会党团副书记长郭明宾等等。

意义重大

2005年3月27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为访问团送行时表示,国民党不主张“台独”,反对“一边一国”。大陆南京中山谒陵是为了提醒民众不要忘记历史,两岸正值紧张态势,国民党愿意为化解僵局跨出主动的第一步。连战就参访团此行的意义表示这是国民党创党人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是广州黄花岗起义94周年纪念日,参访团在选择这个时候程,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两岸可以有很多共同努力的事,应加紧努力,开始对话,从共同利益出发。连战说,现在两岸关系非常严峻,台湾的政治环境也非常反常,国民党希望能为人民提供另一种愿景、另一种选择。今天岛内有些人在两岸关系上横冲直撞,升高对立,即使兵凶战危也在所不惜,对此,国民党应该保持警惕。除此之外,国民党还可以运用智慧,加强努力,来帮助社会面对和解决台湾真正的基本问题,提出不同的选择。

缅怀之旅

2005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领该党代表团,于五十六年间首次以政党名义踏足大陆,首站抵达广州。翌日逢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九十四周年纪念日,江丙坤一行要前往位于广州先烈中路的陵园拜谒。尔后该团还将脚不旋踵地赶往南京与北京拜谒中山陵与“国父”衣冠冢。在清明节前夕,国民党这一番故园祭故人的行程,在两岸政治关系的坚硬议题之外,催发了一缕追远怀近的温柔新绿。

黄花岗上一抔土,葬的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因革命党人围攻清廷两广督署一役而牺牲的烈士。这一举事,虽死事惨烈,但“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天地为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可见对于推翻帝制和缔造民国而言,黄花岗是值得顶礼膜拜的圣地。无论是对要遵“国父”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行的国民党人而言,还是对尊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先行者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黄花岗陵园墓坊上手书的“浩气长存”,南墓道碑林中镌刻的“自由魂”、“精神不死”,无疑都是要超越一人一党之私与意识形态分歧的民族大义。对于一个从屈辱中觉醒、在苦痛中挣扎的古老民族来说,这黄花岗上的血,是为独立、自由、富强而流的血。此后的中国——无论海峡的哪一岸,因此流血而“大兴奋”,为那些民族命运而再流血。来到这里拜谒,是向超出政见分歧的一段中国历史起点致敬,是向超出政见分歧的一段共同家国情感效忠。江丙坤率团前来,相继还要再拜中山陵与香山的衣冠冢,细微处是在现场重温该党心路起绪,高远处是在宣示家国民族认同。

标签: 江丙坤

更多文章

  • 连战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连战

    连战,字永平,台湾台南人,1936年8月出生于陕西西安,祖籍福建漳州。195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65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67年在美国任教。1968年,连战返回台湾任教,担任台湾大学政治系暨政治研究所主任。1975年,连战步入政坛,出任台驻萨尔瓦多“大使”。历任国民

  • 蒋经国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经国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蒋介石之长子。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故,享年78岁。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国防部”总

  • 蔡英文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英文

    蔡英文,1956年8月31日出生,中国台湾省屏东县人,客家人。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中华文化总会”会长。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出任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2004年加入民主进步党,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成为台湾地区首位女性领导人,也是台湾主要政党中第一

  • 毛邦初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邦初

    毛邦初(1904—1987),男,汉族,别号信诚,浙江奉化岩头乡岩头村(今属溪口镇)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期间参加第一次东征,平定滇、桂军阀叛乱。次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航空班飞行组长。1930年奉命在杭州笕桥筹建航空学校,次年任校长,1933年

  • 蒋孝严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蒋孝严

    蒋孝严,男,汉族,曾用名章孝严,1942年3月1日出生于广西桂林,浙江宁波奉化人,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台湾地区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蒋介石之孙,蒋经国次子,毕业于东吴大学,乔治城大学理学硕士。2008年11月22日,荣升中国国民党副主席。2014年5月7日,中国国民党举行中常会,通过敦聘前副主席林丰正

  • 蒋肇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蒋肇聪

    蒋肇聪(1842-1895),男,汉族,字肃庵,小名明火,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人,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之父,蒋经国祖父。蒋肇聪精明强干,是溪口镇十甲富户之一,光绪十三年(1887年),其妻王氏生下蒋介石。1895年去世。本名:蒋肇聪字:肃庵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出生日期:1

  • 章孝慈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章孝慈

    章孝慈(1942年5月2日—1996年2月24日),生于广西省桂林,籍贯浙江省奉化,是台湾法律学者。曾任东吴大学校长。中文名:章孝慈籍贯:浙江省奉化出生日期:1942年5月2日逝世日期:1996年2月24日章孝慈(1942年5月2日—1996年2月24日),生于广西省桂林,籍贯浙江省奉化,是台湾法律

  • 蒋斯千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蒋斯千

    蒋斯千,男,汉族,字玉表,浙江宁波奉化人,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甲戌十一月二十日,卒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十月二十日。他是溪口蒋姓二十六世孙。蒋介石的祖父。蒋介石在记述这位祖父的行状中说“吾族自仕杰公迁居锦溪(溪口古名)以来,累世力勤穑事,敬崇礼让,胜清三百年间未有一人求通仕籍者,至公

  • 王有则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有则

    王有则(1820年-1882年),蒋介石外祖父,王采玉之父,浙江奉化县人。中文名:王有则籍贯:浙江奉化出生日期:1820年逝世日期:1882年字品斋,时称王品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于奉化县葛竹村,是葛竹王氏第十六世孙。奉化始迁祖宋参知政事王次翁,明洪武年间,王爽始迁居葛竹,先祖有明朝工部

  • 毛思诚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毛思诚

    毛思诚(1873(癸酉年)—1940),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奉化剡源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人。早年为秀才。中文名:毛思诚出生日期:1873年逝世日期:1940年出生地:奉化剡源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村上设学馆,二十八年为蒋介石训蒙老师,他教蒋读《左传》、《纲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