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陶诗言

陶诗言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62 更新时间:2024/1/20 0:16:42

陶诗言(1919.08.01~2012.12.17),男,浙江嘉兴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前从事大气环流天气动力学研究工作,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天气预报专家。对中国寒潮和梅雨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指出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与东亚的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突变有密切关系。在中国最早将卫星资料用于大气分析和预报的研究,提出东亚季风是独立于南亚季风但两者又有密切的关系的观点。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基本资料

名:陶诗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嘉兴人

出生日期:1919年8月1日

逝世日期:2012年12月17日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地理系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19年8月,陶诗言诞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幼时顽劣,初中开始发奋读书,那时孤身一人在嘉兴市第一中学求学,上学时的数学、物理课本就是英文教材,寒暑假时才能与远在南京工作的父母团聚,每学期都拿到10元钱的奖学金。两年半后,他跳级到南京中学。

1937年,考进位于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

1938年,二年级时转入地理系气象专业。

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教。

1944年底,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资深教授涂长望刚上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举荐陶诗言到气象研究所所工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诗言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继续从事气象学的研究工作。

1950年3月,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通力合作,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和“联合气候资料中心”,由陶诗言出任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顾震潮任主任)。

1954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由于陶诗言等人的正确判断和预报,使国家和人民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一成功的预报,受到国务院的嘉奖。

1956年,由于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被提升为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当选为第20届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1985年1月起,兼任南京大学气象系(1944年成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1986年,当选第21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1996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陶诗言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1950年3月,陶诗言出任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中心的任务一是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气象保障任务,二是向中国国内发布天气预报。预报中心每天都向中国国内和朝鲜前线发出短期和中期预报,并积累了大量关于中国和东亚地区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的宝贵经验,为他以后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陶诗言和叶笃正合作,共同研究了东亚大气环流。当时对冬季寒潮的预报深深地困扰着广大预报员,他从北半球大气环流出发,提出影响中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对中国寒潮和梅雨的研究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指出长江流域的梅雨与东亚的北半球大气环流突变有密切关系。50年代末,他首先倡导了对平流层大气环流的研究,并亲自参加了平流层环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对流层环流的相互关系研究。

20世纪60年代,陶诗言多次为中国国防科学技术的试验,特别是“两弹”试验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保障,1964年-1967年,他多次到试验基地工作,跟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吃苦耐劳,有时连续几天不睡觉,以极大的责任心,完成了国防试验的气象保障任务,先后立个人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60年代末,陶诗言看到卫星云图已在发达国家用于天气预报,为填补气象卫星云图应用于日的天气预报业务这项中国国内空白,陶诗言及时指导中国气象卫星接收和卫星资料应用的研究工作,并亲自参与中央气象台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他着手研制卫星云图的接收设备,率领学生开展了卫星气象学研究,编纂了《中国卫星云图使用手册》,他还利用卫星云图发展了一套识别天气系统的方法,特别是预报台风发生、发展的方法,该方法推广到全国,一直为广大气象台站所使用。最早将卫星资料用于中国大气分析和预报,提出东亚季风独立于南亚季风、两者又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系统研究中国暴雨活动规律、机制和预报,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指导作用。开创了中国利用气象卫星监测灾害性天气,从而提高了天气预报水平。

20世纪70年代,陶诗言对暴雨以及中小尺度系统的天气学特征及动力学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陶诗言牵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季风研究,使中国在季风研究方面跨进世界先进行列。1981-1985年,陶诗言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与国家气象局的几位专家合作,研究利用卫星云图分析预报台风的移动、强度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分析预报方法,提出了一个分析预报程序,已在中国沿海各省台风预报业务中普遍使用。

学术论著

截至2004年,陶诗言为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撰写了许多论著,先后发表《中国冬季寒潮前后天气型式转变过程的研究》、《寒潮预告的几点经验》、《东亚温带低气压的统计研究》等科学论文80篇,主编和翻译专著10多本,陶诗言从天气过程的天气学实例分析及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一些研究报告,如寒潮预报,在当时成为全国气象工作者人手一册的《天气预报手册》,对于指导天气预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成果奖励

陶诗言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会抓问题”。具体说就是搞科研必须具备三个素质,第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找寻到解决方法的能力,第三就是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勇气。而这三点中他最看重第一点:“发现问题”。在做预报、搞科研的过程中,陶诗言培养了大批青年业务骨干,他常对学生说,一个东西你去看它,要从自己的角度看出它的价值来。读书,不是为读而读。比如看文献,有的是思想方法新奇,有的是文笔优美;有时甚至通篇看完,你认为这个推论是不成立的,但或许里头有一句话特别精彩,有一幅图比较独特,这都是可取之处。无论它有什么样的不足,都不应该妨碍你去欣赏它并从中获取所需。

社会任职

陶诗言担任过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计划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陶诗言小学时就在家门口的体育场踢足球,中学时还是校队的右前锋。他的书柜是清一色的专业书,还有就是《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音乐,是陶先生唯一收藏的“闲书”。除了架上繁多的音乐家传记,还有整箱整箱的VCD,工作之余,陶诗言最大的享受就是沉浸在这些古典音乐中,听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然而对音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在1997年,那一年相伴40多年的老伴离世。陶诗言家离海淀图书城不远,于是他就养成了逛图书城的习惯,常看的报纸是《参考消息》、《北京晚报》。

人物评价

陶诗言一生淡泊名利,从不挑剔,生活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追求,默默奉献,品德高尚,为人极其低调,堪为典范。(《中国科学报》评)

陶诗言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发展和培养大批天气预报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评)

陶诗言敏锐的科研视角,卓越的洞察力和领悟力,作为一个气象学学家,陶诗言学识渊博,在许多领域中研究成果卓著,他的特点是善于将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他的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的学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贡献为气象界所公认。(中国气象局评)

标签: 陶诗言

更多文章

  • 杜道生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杜道生

    杜道生(1912年10月30日—2013年9月10日),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专业,曾师承于钱穆、胡适、沈兼士等国学大师。先后在乐山、成都、大邑、新都等地任中学教师,1956年调成都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后从事汉语教育和

  • 彭世彰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彭世彰

    彭世彰,男(1959.9-2013.12),我国著名节水灌溉专家,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文名:彭世彰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59.9逝世日期:2013.12职业: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性别: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 边贡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边贡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概述图片

  • 金近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近

    金近(1915—1989),男,汉族,原名金知温,曾用名金汝盛,浙江上虞崧厦四埠乡(原沥东镇今崧厦镇)前庄村人。中共党员,著名儿童文学家。自称临安为“第二故乡”。1939年后历任重庆流浪儿童教养院教师,重庆、上海英国新闻处文学翻译,儿童文学作者联谊会理事、副主席,北京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中国作家协

  • 谢瑞阶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谢瑞阶

    谢瑞阶(1902—2000)曾用名谢宝树,号就简老人,笔名黄河老人;河南省巩义市焦湾村人;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教育家;1921年入河南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学绘画;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开封艺术学校校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

  • 顾震潮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顾震潮

    顾震潮(1920-1976),大气物理学家。上海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1947年留学瑞典。1950年回国。历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建国初期,与陶诗言共同领导了中国联合大学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多次准确预报了洪水的暴发。开创了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六十年代为原子弹

  • 赵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中文名:赵蕃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郑州出生日期:1143年逝世日期:1229年职业:诗人,学者人物介绍赵蕃(诗

  • 王德荣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德荣

    王德荣,结构力学家,航空航天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航空航天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主持创建中国第一个热应力实验室和飞行器强度专业。曾参加航空航天多种型号的设计工作,承担解决关键性课题,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成功作出过贡献。他重视教学工作,提出高校的科研要与教学密切结合,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专家和

  • 朱新予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新予

    朱新予,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毕生从事丝绸教育,一贯提倡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亲自编写教材,抓科学研究,积极推广科学育蚕、贮茧、机械缫丝等新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丝绸生产;扩大丝绸教育领域,培养多种人才;晚年还倡导丝绸史研究,筹建丝绸博物馆,积极发展我国丝绸工业和丝绸文化

  • 秦公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公

    秦公,字旭,号陶然。山东蓬莱人。1943年9月13日出生于北京。于一九七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少时自力于学,弱冠肄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因腿伤转入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得诸前辈传授。一九六四年调北京市文物公司任职,经三十年累迁至总经理,兼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总经理、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