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关肇直

关肇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3/12/29 16:06:11

关肇直(1919-1982),广东省南海县人,数学家,系统与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与传播人,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关肇直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数学系;1947年赴法留学,师从大数学家、一般拓朴学泛函分析的奠基人M·弗雷歇(Frechet)院士研究泛函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中断学业,回到祖国,回国后即和别的同志一起协助郭沫若进行组建中国科学院的筹备工作;1952年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197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创建;1982年11月12日在北京逝世。关肇直一生致力于数学、控制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从六十年代开始,为了军工和航天等事业的发展,他投入到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工作,在人造卫星测轨,导弹制导,潜艇控制等项目中作出一系列重要贡献。

基本资料

名:关肇直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天津

出生日期:1919年2月13日

逝世日期:1982年11月12日

职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国际上最早发现“单调算子”的方法与应用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1982年国防科工委特等奖

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与传播人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5年“科技进步”金质奖章

代表作品:

人物生平

关肇直先生,1919年2月13日生于天津,原籍广东省南海县。

1924年开始入小学学习,1931年人北平崇德中学学习。

193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8年转燕京大学数学系学习。

1941年毕业后,从教于北平燕京大学数学系,在这期间,他投身革命活动。

1942年后,他在南迁的成都燕京大学任教,参加了进步团体“成都各大学教授联谊会”。

1946年6月,返回北京后转至北京大学任教。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赴法国巴黎大学彭加勒研究所,在著名数学家、一般拓扑学与泛函分析的创始人M·弗雷歇(MauricerFechet)指导下研究数学。旅法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深受导师等人的影响和熏陶,使得泛函分析成为他终生致力的数学分支之一。

1949年新中国诞生,他决定放弃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束装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回国后,他立即参加了组建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是院首届党组成员之一,并参与了组建科学院图书馆。

1952年,他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并在数学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

1956年,他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十二年远景规划的制定。

1962年,在数学研究所内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控制理论研究室,并兼任室主任。

1977年,他领导了控制理论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

1978年,他参加了基础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

1979年,他参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创建并担任所长;同年10月,钱学森、关肇直等21位著名专家、学者倡议组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1981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成立大会,关肇直因病未能出席。由于他对中国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事业的突出贡献,关肇直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1982年11月12日,关肇直病逝于北京。

个人成就

1956年,关肇直研究了无穷维空间中非线性方程的近似解法,证明了收敛性,在国际上最早发现“单调算子”的方法与应用。

1964年,他利用希尔伯特空间与不定度规空间中自伴算子的谱理论严格处理了平板几的中子迁移方程奇异本征函数的问题,给中子迁移理论奠定了严格的数学基础。

1964年,他发表了题为“弹性动的镇定问题”的学术论文,提出了用线性算子紧扰动的理论处理弹性振动问题。

1965年,他利用泛函分析工具,在很广的条件下,用十分简短的方法证明了激光理论中一类非对称核的线性积分方程非零本征值的存在,赋与激光理论以数学基础。

1980年前后,关肇直多次发表演讲,并以标题“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某些问题”和“数学物理和系统科学中的几个问题”在《自动化学报》和《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杂志上刊登文章,从战略的眼光阐述控制理论和系统科学的内涵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观点对中国控制理论和系统科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用微分方程、泛函分析等工具,研究实际工程的量化误差、谐波平衡法等理论,并将其用于卫星测轨、飞行器导航及其他控制工程问题中,在人造卫星轨道设计和测定、导弹制导、潜艇惯性导航等的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现代控制理论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计算和轨道选择》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飞行器弹性控制理论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关肇直负责该项目中轨道设计和轨道测定两个子项目)。

关肇直在很多著名的大学里兼任教授,为本科生、研究生、各种进修班、学习班以及年轻的科研人员授课辅导。

20世纪50年代初,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不久,新来的大学毕业生除个别外,根本未学过泛函分析的基础知识。他为新到岗位的年轻人补习辅导,使之逐步走上研究轨道,并很快在所内组建了泛函分析研究室,由他亲自担任室主任。

1957年,他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开设了中国第一门泛函分析专门化课程,培养了一批从事泛函分析研究的中坚力量。

1958年,他编著的中国第一部泛函分析教科书《泛函分析讲义》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包括当时泛函分析各分支在内的较全面的专著。

他亲自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59届开设了中国国内第一个现代控制理论专门化课程,并亲自主讲全部课程,为使现代控制理论这一学科得以深人于实践应用中去,他以通俗演讲、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为高校及研究设计部门普及有关知识。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关肇直亲自带研究生,亲自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给研究生讲授泛函分析等基础数学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4月,他去贵州讲学,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近二十年积累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交待得一清二楚。他乐于扶植青年,指导他们的业务研究,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和生活情况,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陌生的青年,只要求教于他,他总是热情接待,或面谈,或亲笔回信,一一做答,给予指导。

他还热心数学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197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恢复出版《现代数学丛书》,他是副主任委员,为丛书的出版审阅稿件,并将自己的《现代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列入该丛书出版。

1980年,得知上海科技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套大学生数学读物的设想后,他在病榻上写了一封长达数页的复信,充满了对祖国数学人才的未来—大学生的无限希望,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和意见。

下面为教学方面的论著:

1、关肇直.《关于闭图象定理的一点注记》.数学进展,3(1957),4,670—671。

2、关肇直.《关于定义在一个格上的拓朴结构的几点注记》.数学进展,3(1957),4,662—668。

3、关肇直、林群.《关于用近似方程解非线性泛函方程的近似方法》.科学记录,新辑,1(1957),6,355—358。

4、关肇直.《介绍泛函分析》.科学进展,1(1958),1—23。

5、关肇直.《泛函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58。

6、关肇直.《拓朴空间概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58。

1980年

国家“科技进步”金质奖章

社会任职

1941-1947年,关肇直分别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

1947-1949年留学期间,任中共旅欧总支委员。

1949-1952年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曾担任过编译局处长、图书管理处处长等职。

1952-1979年期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党委副书记等职。

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并兼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顾问、研究员。

关肇直先生从1952年起还分别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自1951年至1982年,他曾任中国数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务理事,并兼任过三年的秘书长。他还担任过北京数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等职。并曾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等杂志的编委、主编。

亲属成员

父亲:关葆麟,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铁道工程师多年。

母亲:陆绍馨,是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曾执教于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人物评价

“他是一个最聪明的学生”(GuanZhao-Chiwasthemostbrilliantofthemall),“他对数学科学与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HeachievedagreatcontributiontomathematicalknowledgeandtoChina’sscientificprogress),“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他对自己祖国的爱”(Hewasatruepatriotwhodemonstratedhisloveofhiscountrybyaction.)(曾经教过他课程的剑桥大学RalphLapwood教授评价)

本人到系统所乃至后来开展数学机械化研究,受了关肇直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思想,特别是强调和重视应用研究的思想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曾多次评价)

后世纪念

《关肇直奖》

为鼓励从事系统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的青年科技人员做出国际一流的成果,推动控制科学的发展,同时缅怀和纪念对推动中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关肇直教授,1994年中国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设立了《关肇直奖》(2003年成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的一个奖项),奖励基金由中国国内外单位和个人捐赠,由关肇直奖基金委员会管理。

《关肇直奖》的授奖对象为中国控制会议的投稿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年龄不超过四十周岁。《关肇直奖》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获奖名额不多于两篇。《关肇直奖》以其严格的评审、高水平的获奖论文及获奖者出色的后续工作而在控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系中国控制理论界最高水平的青年学术奖项。

标签: 关肇直

更多文章

  • 江泽佳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江泽佳

    江泽佳,男,1920年11月生,安徽省旌德县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原重庆大学校长。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著名电工理论专家。2013年11月10日5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93岁。中文名:江泽佳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省旌德县出生日期:1920年11月逝世日期:2013年11月10日职业:重庆大学电

  • 钟香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钟香崇

    钟香崇,1921年11月21日生于广东汕头,原籍广东潮安,毕业于香港大学,耐火材料专家。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2月11日凌晨3点58分,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93岁。2015年2月15日上午,钟香崇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中文名:钟香

  • 梁守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守槃

    梁守槃(1916.4.13-2009.9.5),男,福建福州人。1933年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1937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次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梁守槃是中国第一任海防导弹武器系统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海防导弹之父”。梁守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

  • 陈恭尹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恭尹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中文名:陈恭尹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631

  • 杨琪良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琪良

    杨琪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红旗谱》小说主人公原型,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爱将。钓鱼台国宾馆工程领导成员。中文名:杨琪良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任邱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2003年职业:外交部政治部主任1930年在保定第二师范读书时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爱国学生运动,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

  • 任美锷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任美锷

    任美锷(1913.9.8-2008.11.4),出生于浙江宁波,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美锷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

  • 刘希武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刘希武

    刘希武(1901-1956),四川江安县柴家渡人,学者、诗人、中共党员。父刘伯山,经营油醩作坊。中文名:刘希武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江安县出生日期:1901逝世日期:1956职业:学者、诗人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城南姑媳行》、《渔歌行》1919年,赴北京,在法文专修馆学法文。1920年,考入

  • 程应镠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程应镠

    程应镠,1916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青年时代相继在燕京大学与西南联大学习,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而后投身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在昆明与上海投入民主运动;1949年以后,程应镠先后在中学与大学担任组织

  • 陈一白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一白

    陈一白(1905年—1952年11月20日),字楚宝,号南琛、别名维邨,江苏省常熟县西北(今张家港锦丰)乡郁家桥镇人,中国空军无线电通讯先驱,抗日爱国将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电信门毕业,历任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工程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首任少将防空总台长,空军前敌总指挥部首任防空总台长,空军前敌总司令部

  • 陆伯鸿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陆伯鸿

    陆伯鸿,原名陆熙顺,上海南市人氏,生于光绪二年(1875),卒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近代中国知名实业家、慈善家、天主教人士,并且是上海法租界首位华人公董之一。陆伯鸿1910年修建陆宅,现保存在黄浦湾项目内,作为黄浦湾“华董会”俱乐部会址使用,并常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文名:陆伯鸿别名:陆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