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立铭

杨立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3/12/5 22:26:44

立铭(1919.2.20-2003.1.12),出生于江苏溧水,理论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立铭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液体统计理论、原子核幻数理论、原子核多重散射理论、原子核多体模型、原子核集体运动微观理论、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强子结构强子多体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原子核集体运动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理论,不但为国际上著名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而且可以解决唯象理论未能适用的某些领域中的问题。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基本资料

名:杨立铭

国籍:中国

出生地:南京市溧水区

出生日期:1919年2月5日

逝世日期:2003年1月12日

职业:理论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英国爱丁堡大学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19年2月5日,杨立铭出生于南京市溧水区。他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他的家乡。经过半年的颠沛流离,他逃难到了四川。国家和民族的屈辱,坚定了他工业救国的决心,所以,在1938年毕业于合川国立二中后被保送进中央大学时,他选择了机械系。

1942年,杨立铭于中央大学毕业,在昆明中央机械厂工作一年,又回到中央大学机械系当助教。

1944年,杨立铭通过留学生考试,1945年被公派到英国学习。在英国一家工厂实习时,他曾帮助该厂解决了刀具设计方面的一个难题,使该厂不再从美国进口这方面的产品。

1946-1949年,杨立铭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1948年,杨立铭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他在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中崭露头角,发表了论文6篇。

1949-1951年,杨立铭致力于爱丁堡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1-1952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51年,杨立铭满怀建设新中国的爱国主义热情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从事教学工作,先后讲授了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群论和原子核理论,并编写了讲义,同时培养了不少研究生。另外,为了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在50年代末,举办了全国核物理讲习班,杨立铭是主讲人之一,他和于敏合作,撰写了《原子核理论讲义》。

1952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杨立铭应邀作为主讲人赴意大利Erice国际核物理讲习班讲授这一理论。

1983年,杨立铭根据国际同行的建议在苏州主持关于原子核集体态的国际会议。

1985年,IBM创始人之一F·Iachello邀请杨立铭到耶鲁大学做访问教授。

1986年,西德慕尼黑工业大学聘杨立铭为客座教授。

1987年,东京大学校长、IBM另一创始人A·Arima教授主动提出东京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的核理论研究组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协定,开展原子核集体运动的研究。国际著名核物理学家MIT的H·Feshbach·F·Iachello和I·Talmi(壳模型的奠基人之一),在他们的报告和文章中对杨立铭的微观理论分别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2003年1月12日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50年代探讨过量子化规则,以运动方程为第一性,导出了动量在坐标表象中最普遍的表达式,后经H.S.Green推广,导致了满足仲统计的广义量子化方法。与导师M.Born合作,借助费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当时刚发现的原子核的幻数。在原子核多体理论、特别是核内粒子间关联及核内集体运动方面,取得了国际同行赞赏的成果,提出了算符化的波戈留玻夫变换,建立了系统的原子核集体运动的微观理论,阐明了核子间关联与集体运动的动力学对称性。

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液体统计理论、原子核幻数理论、原子核多重散射理论、原子核多体模型、原子核集体运动微观理论、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强子结构和强子多体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原子核集体运动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理论,不但为国际上著名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而且可以解决唯象理论未能适用的某些领域中的问题。

●主要论著

1:YangLiming,KineticTheoryofDiffusioninGasesandLiquids:ⅠDiffusionandtheBrownianMotionProcRoySoc,1949,A198(94);ⅡGeneralKineticTheoryofliquidMixturesProcRoySoc,1949,A198(471).

2:YangLiming,ANoteontheQuantumRuleoftheHarmonicOscillator,PhysRev,1951,84.

3:YangLiming,ATheoremontheTracesofGammamatrix,PhilMag,1951,42.

4:YangLiming,MaxBorn,NuclearShellStructureandNuclearDensity,Nature(London),1951,166.

5:YangLiming,ANoteontheGeneralTheoryofNuclearManyBodyProblem,ScienceRecord,1957,1.

6:杨立铭,关于原子核内的多次散射理论,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8,3。

7:YangLiming,ANewTreatmentofPairingForceinNuclei,ScientiaSinica,1964,13.

8:杨立铭、曾谨言,大变形核中对力对内部激发的影响,物理学报,1964,20。

9:YangLiming,MicroscopicInvestigationoftheInteractingBosonModel,ProginParticlesandNuclei,1983,9.

10:YangLiming,DHLuandZNZhou,MicroscopicInvestigationofIBMandIBFM,NuclPhys,1984,A421.

11:YangLiming,TSongandXHWang,MicroscopicTreatmentofShapeCocxistenceinEvenEvenNucleiandRelatedExtensionofIBM,PhysLett,1986,B175.

12:YangLiming,ZNZhouandDHLu,SelfconsistentStructureofSandDPairs,PhysRev,1989,C40.

13:YangLiming,TSong,MicroscopicInvestigationofPairExcitationandShapeCoexistenceinEvenEvenNuclei,PhysRev,1989,C40.

14:YangLiming,MicroscopicTheoryofCorrelationandCollectiveStateinNuclei:ⅠLowlyingPositiveParityCollectiveStatesinEvenEvenNuclei,AdvancesinScienceofChina,Physics,1989,3.

●科研获奖

杨立铭的微观理论于1985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杨立铭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物理和原子核理论的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30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已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很多是博士生导师。

杨立铭在带领年轻人开展研究工作时,总是循循善诱,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学术讨论,鼓励年轻人大胆闯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总是提醒年轻人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密切注意国内外科研的动态,要开阔眼界,掌握第一手资料,严谨地开展研究工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社会任职

1982年,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

1984年,任中国核数据委员会特约顾问。

1985年,任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7年,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顾问。

人物评价

杨立铭的微观理论不但可以作为IBM唯象理论的微观基础,也适用于原子核的一切低激发集体态。以后,他又扩展了这个微观理论,引入关联空穴对和电荷交换力,成功处理了满壳核附近的原子核的闯入态。该微观理论于80年代发表后,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赞赏。(九三学社评)

标签: 杨立铭

更多文章

  • 周开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开达

    周开达(1933.4.26-2013.7.20),重庆江津人,中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8月于四川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1960年9月在四川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毕生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

  • 张伯声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伯声

    张伯声(1903.6.23-1994.4.4),又名遹骏,河南荥阳人,构造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创始人。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

  • 刘应明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应明

    刘应明(1940.10.8-2016.7.15),数学家,福建福州人。主要从事拓扑学与不确定性(主要是模糊性)数学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被誉为“中国的查德(模糊数学奠基人)。刘应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历任四川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学会首届副理事长等

  • 黄琳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琳

    黄琳,控制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黄琳主要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给出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定理,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线性控制律。建立输出反馈实现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指出一般情况下该问题无解。中文名:黄琳国籍:中国民族:汉

  • 赵尔宓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尔宓

    赵尔宓(1930—2016),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成都人,满族,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95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生物系,曾为美国康奈尔大学高级访问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首批入藏考察的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之一,为西藏增加8个新种和10个中国或西藏新记

  • 冯两努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冯两努

    冯两努,实践派作家,一九五三年生于中山县翠亨村,四岁丧父。先后寄居于四个亲戚家中,直到十四岁才和亲母相会。2008年10月11日下午5时半猝死,终年55岁。中文名:冯两努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中山出生日期:1953年逝世日期:2008年10月11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加拿大约克大学代表作品:

  • 陆启铿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启铿

    陆启铿(1927.5.17—2015.8.31),男,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1950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陆启铿是华罗庚先生归国后的第一批亲传弟子,是新中国培养的国际一流数学家,在多复变和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陆启铿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

  • 刘炳银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炳银

    刘炳银,男,1941年3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1955年到河南新乡富民铁工厂当工人,1956年参加工作,1981年调到“新飞”前身的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主管生产,1983年任厂长,原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1987年毕业于河南省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后赴美国圣玛利大学深造。19

  • 刘知侠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刘知侠

    刘知侠(1918年—1991年9月30日),河南省卫辉人,我国著名作家。他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铁道游击队》至今不衰。该小说曾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还有连环画等,并成为现在小学6年纪3单元的一个教材。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的原本加上各

  • 单士元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单士元

    单士元(1907~1998),文物专家。北京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曾任故宫博物馆办事员、科员、编纂,中国营造学社编纂兼中法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故宫博物馆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对古代建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