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煜瀛

李煜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4/1/15 1:35:43

李煜瀛(1881年5月29日-1973年9月30日),字石曾,笔名真民,石僧,晚年自号扩武,河北高阳人。李鸿藻第三子。1906年与张静江一起发起世界社,创办《新世纪》杂志。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与组织天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次年又参与发起进德会及社会改良会。1920年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继而又在法国里昂创办中法大学分校,任理事长及兼代校长。192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5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8年任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北京大学校长,1929年为北平研究院院长。抗战期间奔走欧美,从事国民外交。1945年后再次主持北平研究院工作,1948年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移居海外,后赴台定居。中国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曾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石曾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81年5月29日

逝世日期:1973年9月30日

职业:教育家、文物学家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University)首席校董

李石曾人物生平

李石曾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其父李鸿藻在清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是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子,6岁即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禊亭习汉学,积累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在巴黎,李石曾入蒙达顿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学生物。1906年,他和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了“世界社”,宣扬无政府主义。同年,经张静江介绍,李石曾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

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中国豆腐公司,以机器新法制豆腐,因而获得豆腐博士的雅号。1911年李石曾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黄复生等组织了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在北方宣传和组织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1913年初,首批由俭学会资助的30名学生赴法,李石曾安排他们进入巴黎南郊的蒙达学院。二次革命失败后,李石曾避往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北方陷于战火之中,中国的俭学生大都避往法国西南部,一进生活无着,处境艰难。1914年李石曾与蔡元培、汪精卫等组织了留法西南维持会。1915年6月,李石曾援引豆腐公司的成例,和蔡元培等一起组织勤工俭学会,号召留学生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生活和学业。

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为赴法勤工俭学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他在高阳县布里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同时,李石曾还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了留法高等预备班。这个班的设备好,教师水平高,是向法国输送留学生最多的预备班。1918年,北京成立法文专修馆,李石曾任副馆长并亲自授课。由于赴法学生与日俱增,华法教育会应接不暇,心系勤工俭学事业的李石曾再度到法国,亲自为学生们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经济萧条,大批工人失业,许多中国留学生也无工可做,陷入困境。李石曾利用自己和法国官方及教育界人士关系,多方奔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工作。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同年,他得到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经济支持,在法国建立里昂中法大学。

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李石曾和吴稚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了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间代表身份参与其事,出任故宫财产清理保管委员会主席。

1926年,张静江和蔡元培也入选监委。李、吴、张、蔡四人因关系密切,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李石曾任院长。

1927年4月,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等人多次开会密谋,鼓动和支持蒋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928年9月,应张孝若之邀任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University)首席校董。

抗战期间,李石曾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

1956年,李石曾定居台湾,1973年逝世,终年92岁,葬于台北阳明山。

李石曾主要贡献

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标签: 李煜瀛

更多文章

  • 汪康年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汪康年

    汪康年(1860年1月25日—1911年11月4日),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中年号毅伯,晚年号恢伯、醒醉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进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出版家、政论家。官内阁中书。甲午战后,在沪入强学会,办《时务报》,后改办《昌言报》,自任主编。又先后办《中外日报

  • 陈锦涛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锦涛

    陈锦涛(1871—1939),广东南海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幼年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后任北洋大学堂教习。1901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攻读,获博士学位。1906年归国参加学部考试,获第一名,授法政科进士。历任度支部预算司长、统计局局长、币制改良委员会会长、大清银行副监督、度支部副大臣。

  • 蒲殿俊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蒲殿俊

    蒲殿俊(1875—1934),四川广安人,辛亥保路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04年参加殿试,中进士,被授职主事,1905年公派日本留学。1909年蜀人公推蒲殿俊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同年8月北京成立全国咨议局联合会,蒲殿俊被选为联合会副主席。1910年创办四川咨议局机关报《蜀报》,提倡民权。因为满清政府要收

  • 顾竹轩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顾竹轩

    顾竹轩(1885—1956),字如茂,江苏建湖人。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适逢灾荒,16岁到上海谋生。在公共租界协记公司拉黄包车,一度入租界巡捕房充当巡捕。20多岁时,跻身上海帮会上层。徒弟达数百人,有“江北大亨”之称。20年代初,与人合伙在闸北开办同庆舞台,不久又开设德胜茶楼、天蟾舞台。1923年起,

  • 周素园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素园

    周素园(1879—1958),原名周增艺,又名培艺,别字树元,澍元,贵州毕节人,1879年3月7日生。前清贡生,年轻时立志改良政治,寻找救国之策。1907年在贵州创办第一份日报《黔报》,讥切社会黑暗,宣传民主思想,宣传爱国主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唤起民众,推行政治改革;同年与张百麟、钟昌祚等发起建立

  • 耿焱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耿焱

    耿焱,开国元勋、国务院前副总理耿飚之女,一位传奇女性。毕业于北大,当过翻译,做过编辑记者,经过商,从过政,36岁升到副局级。但她却觉得当官不适合自己,于是“弃官”出国留学,获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随后的几十年里,她都是老师,并为南昌大学组建了公共管理学院。名称:耿焱毕业学校:北京大学出生年月:19

  • 陈其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其业

    陈其业(1870—1961),字勤士,1870年出生于浙江吴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陈其美胞兄。早年留学日本,并考察日本的工业,回国后陈其业继承家业,经营丝绸,为抵制洋布倾销,进行改良蚕丝。为了使民间资金流动畅通,又降低典库的利息,使农民免遭高利贷盘剥。为减少当地洪涝灾害,又倡导河流

  • 刘瑞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瑞玉

    刘瑞玉(1922.11.4-2012.7.16),河北乐亭县人,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在探索中国

  • 沈明臣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沈明臣

    沈明臣(1518~1596)明代诗人。字嘉则,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平生作诗七千余首,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明臣著有《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越草》一卷。另著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中文名:沈明臣别名:沈嘉则、沈栎社、句章山人国

  • 周惠久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惠久

    周惠久(190903.01-199902.09),出生于辽宁沈阳,金属材料学家、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学家、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率先开设并改革充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