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俞国华

俞国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40 更新时间:2023/12/25 4:59:06

俞国华(1914年1月10日-2000年10月4日),浙江奉化人,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同乡,台湾地区政治家。因与蒋介石为同乡,进入其侍从室工作,后留学英美深造。1955年返台从政。日后在财经方面大展长才,与前”行政院长“孙运璇、前”财政部长“国鼎、前主计长周宏涛等,并称台湾经济奇迹最关键的推手。1984年5月,孙运璇中风辞去院长职,俞国华以“中央银行”总裁兼“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身份,继任“行政院长”。卸下“院长”职后,曾任“总统府”资政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在国民党高层派系中,俞国华为“官邸元老派”头面人物。曾参与主持七十年代台湾经济建设规划设计,协助蒋经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推展10项建设,对台湾经济起飞颇多建树。

基本资料

名:俞国华

外文名:YuKuo-hwa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奉化

出生日期:1914年1月10日

逝世日期:2000年10月4日

职业:政治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哈佛大学

职务:“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长”

早年生平

俞父俞作屏与蒋中正为中学同学,曾任蒋氏的秘书,后于陈炯明与广州方面内战时殉职。俞国华先后入锦溪中学、舟山定海中学、浙江省立四中高中部(现宁波中学)、上海光华大学、北平清华大学,并曾与蒋经国在锦溪小学同过学;1934年夏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学系,7月任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开了俞国华在蒋中正身边服务的日子。

1935年起,俞国华先后任职于军委会武昌行营、重庆行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秘书。1936年6月发生两广事变,旋即赴广州处理相关事宜,未几发生西安事变,亦被软禁两周后被释放回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俞国华随国民政府西迁,期间并随同蒋中正与美龄外访印度甘地、见习开罗会议等事。1944年5月奉派赴美进修;9月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国际财政金融;1946年转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1947年赴美出任华盛顿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副执行董事;1951年1月,任国际货币基金会副执行董事。

回台服务

俞国华于1955年自美返台,旋即出任“中央信托局”局长,于任期内致力对外贸易,主办台糖、台盐、米粮外销业务,对象是日本。后业务逐渐扩展至棉织品、五金等轻工业品,市场亦延伸及韩国、泰国、美国、西欧,并增设新加坡代表处。

1957年秋,应美政府之邀赴美研究资本形成问题,归台后建议台湾当局成立开发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使民间资金透过证券市场导入党产。1958年初,台湾当局成立中华开发公司筹备处,俞国华奉派兼任主任委员,同年十月出度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年会,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会议;1960年2月赴南越出度“中越经济合作会议”。1961年,俞国华转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并兼任“中国产物保险公司”董事长,积极拓展国际金融,过后数年赴南美各国访问,并在1964年赴日本东京出度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年会。

财经专家

1967年12月,俞国华出任“财政部长”,因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极为庞大,为筹措财源,乃实施加税计划,以达成预算平衡。1969年4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5月兼任“行政院”力行小组召集人。

当年6月,俞国华接任“中央银行”总裁,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理事及亚洲开发银行理事,在央行任内,俞维持货币供给稳定增加,并抑制台湾在1973年、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物价狂飙;建造央行办公大楼,更新中央造币厂、印制厂,并实施利率自由化,订定银行利率调整要点。1970年6月,俞兼任中国国民党文化经济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72年4月,俞国华访西德、瑞士、比利时,5月任国民党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3年10月获美国圣若望大学颁荣誉商业博士学位。1977年12月,“行政院”成立“经济建设委员会”,俞奉命兼任主任委员,负责整体经济决策及规划各项发展计划,主掌台湾经济快速转型的政策导引。

1978年7月,蒋经国以俞国华在“财政部长”任内改革税制,为九年国教提供财政后盾,卓有勋绩;其后任“央行“总裁”兼任“经建会”主委任内,主持经济金融政策,协助完成十大建设,使经济快速成长,兼保有物价稳定,特授于一等景星勋章,以酬其功绩。1979年12月当选国民党第11届中央常务委员。

行政院长

1984年6月由蒋经国提名任“行政院长”,任职5年间,台湾经济连续五年平均成长率达9.9%,外汇存底由150亿美元增至76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任内成立“劳工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停纳田赋,开办农民健康保险。设置“环保署”,分层推动环境保护。

1989年5月辞职,由时任国民党秘书长李焕接任,6月1日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俞国华从政台湾期间,对台湾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证券交易制度的建立、赋税制度的改革、央行调节金融的工具与制度的建立、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和制度化的推动等,是台湾地区关键性的重要政治人物。

晚年时期

1991年12月,俞担任“国家统一促进会”首任理事长;1993年2月,获伦敦政经学院颁授杰出校友奖状,同年成立“财团法人俞国华文教基金会”以资助财政、金融、经济等议题的文化教育事业;1994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俞国华讲座”以鼓励清大杰出研究人材,并成立“俞国华奖学金”以奖励清大品学兼优的学子。1996年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2000年10月4日,俞国华因前淋巴球性白血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享年86岁。

标签: 俞国华

更多文章

  • 于省吾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于省吾

    于省吾(1896~1984),古文字学家,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汉族,辽宁省海城县人。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历任奉天萃升书院院监,辅仁大学讲师、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学术委员

  • 熊雄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熊雄

    熊雄,1892年出生,江西宜丰芳溪人镇下屋村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中华革命党。后留法勤工俭学,加入少共旅欧支部和中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和苏联留学,回国后在黄埔军校任教,是周恩来之后实际负责军校政治部的负责人。1927年被捕后牺牲。1984年8月,聂荣臻元帅亲自写下“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条幅

  • 包龙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包龙图

    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龙图阁是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存放皇帝御书御画、皇家重要文献及宝瑞等物,配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龙图)阁等人员。前三种名义上为皇帝出入侍从,并备作顾问,后一种不具此资格,只是单纯的“贴职”。只增加荣显,厚重身份,表示皇帝给予恩宠。宋代此类“阁”共有1

  • 朱德熙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德熙

    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他由物理专业转入语言研究,曾与吕叔湘等一起为国家语言文字作出卓越的贡献。中文名:朱德熙国籍:中国出生地:吉林长春出生日期:1920年10月24日逝世日期:1992年7月19日职业:教育家籍贯:苏州性别:男好

  • 李国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国鼎

    李国鼎(1910—2001),中国近代政治家兼经济学家,“中华民国”科技教父、总统府资政、被誉为“台湾经济成长奇迹见证人”。出生于南京,祖籍徽州婺源李坑村。1930年李国鼎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1934年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英考试,获他所在考场数学第

  • 钱思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钱思亮

    钱思亮(1908年1月9日——1983年9月15日),男,字惠畴,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出生于河南新野县。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论著有《立体化学研究》、《有机质在无体分析之应用》等。钱思亮长期

  • 崔白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崔白

    崔白(1004-1088),中国北宋画家,字子西,活跃于宋神宗前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其无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其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画佛道鬼神、山水、

  • 聂济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聂济峰

    聂济峰(1914年6月—1992年2月)河北省晋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二团政治处干事,师轮训队特派员,旅直属队特派员,旅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太行军区独

  • 黄鸣龙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鸣龙

    黄鸣龙,有机化学家。1898年7月3日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文名

  • 萧光琰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萧光琰

    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人;1942毕业于美国坡摩那大学化学系;1945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研究员、美孚石油公司研究化学师;1951后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研究员;是建国后最早从事石油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