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胡寄窗

胡寄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4/1/21 1:47:19

(1903~1993)中国经济学家。原名钟睿,四川天全县人。192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四川大学、华西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之江大学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院长,浙江财经学院院长,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西大学教授。并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创办《经济学报》、《经济评论》杂志。著有《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大纲》、《当代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等。

基本资料

名:胡寄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

出生日期:1903

逝世日期:1993

职业: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北平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经济思想史》

个人生平

胡寄窗教授一生都努力推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他分别于1941年1946年创办了《经济学报》和《经济论评》杂志,为经济理论的研究和交流开辟了专业领域。1980年,由胡老积极倡导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在上海成立,胡老当选为会长。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学会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支较为强大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队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胡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学术理念和拓荒精神,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开展和完善默默奉献。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树立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新标的。它是第一部探讨中国几千年经济思想演变的思想通史,填补了对秦朝至鸦片战争前夕两千年经济思想研究的空白。他以《中国近代经济思想—l850到1919》为基础扩充并延展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也填补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在研究方法上,胡老还非注重对理论前沿的把握,他不时国内介绍西方经济学界的最新成果,为国内学术界了解和研究国外的经济理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20世纪40年代,胡老即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广泛向国内介绍了包括凯恩斯理论、货币数量说等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沿成就。

胡寄窗教授是中国当代博学多才、中外兼通、古今兼擅的卓越经济学家,他在学术精神上强调立德、立言、立行,对学术的追求永无止境。胡老曾说,“我一生治学,无论在理论上或方法上,从来不迷信任框框,思想深处经常有个攀高峰的强烈意愿”。20世纪80年代后期,胡老将研究重点从中国经济思想史转向西方经济学说,为了能够对西方经济学说有更为准确和深入的认识,本可告慰私衷、颐享天年的胡老以80岁的高龄开始自学高等数学和德语,阅读德文资料,这种精神令他的每一位学生都为之感动。

胡寄窗教授将对学术的追求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把教学看得比生命还要重。即使接近耄耋之年,还继续举办全国教师进修研讨班,坚持每周三天半的教学课程,并耐心细致地指导后学之辈,从未缺过一次课。他在晚年经常为本科生举行专题学术报告,对大学生在思想上、学业上进行指导。由于胡寄窗教授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9年),并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胡老先后为国家培育出几十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术地位

胡老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爱国精神相结合。为了回应“欧洲中心论”对中国经济思想的歧视与贬低,真正将中国经济思想的历史遗产面向世界传播海外,胡老还出版了英文著作《ChineseEconomicThoughtBeforethe17thCentury》和《AConciseHistoryofChineseEconomicThought》,打破了经济学说史中“言必称希腊”的观念传统,向海外宣传中国经济思想的辉煌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

治学方法

胡老治学一直倡导中西横向的对比分析。胡老指出,不论是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还是在外国经济学说史的研究中都应该注重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不仅包括古今对比,而且包括中西对比。胡寄窗教授积几十年治学和教学之经验,纵观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历史和现状,根据经济学相融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外国经济学说史两个专业分立的现状,于1986年倡议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外国经济学说史的教学及人才培养应该互相结合,旨在培养中外兼通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并有利于将中国经济思想融汇到世界经济学说的发展中。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由胡寄窗教授为导师的中外结合的经济学说史专业博士点(试点),这在我国学科建设、博士点设置以及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均属创举。

主要评价

胡老对中国经济思想史从指导思想的选择、研究时段的延展及对个别理论观点的分析等方面无不透射出创新的风格。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不受既有的学术观点的束缚,坚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价各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思想。对于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评价时,主客观把握其所处的历史阶段、时代特征以及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不能进行片面地贬低或者拔高,避免盲目的学术跟风和人云亦云的态度。

胡寄窗教授一生殚精竭力所创造的理论成果和他的治学精神、学者风范,对我国经济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标签: 胡寄窗

更多文章

  • 王文庆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文庆

    王文庆(1882—1925),浙江台州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留学期间,结识陶成章、龚宝铨、魏兰等革命党人,投身反清革命。1905年加入光复会,不久又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王文庆秘密返浙,组织浙江会党配合起义。因浙江起义计划泄露,王文庆再次出走日

  • 张福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福运

    张福运,男,多用于中国人名,最为知名者为中国第一个留学哈佛的学者、中国现代法学家、政治家张福运(1890-1983),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税务总署署长等重要职务;另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福运(1968-)。中文名:张福运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福山(今烟

  • 林翼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翼中

    林翼中(1887年-1984年),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人。汉族客家人。1925年后,历任陈济棠部政训处处长、政务处处长,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国民政府农林部次长,广东省参议会议长等。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移居香港。1984年在香港病逝。中文名:林翼中国籍:中国民

  • 宋则行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则行

    宋则行,原名宋侠,(1917.10——2003.6.5)上海崇明人,著名经济学家,专于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说研究。1939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经济系。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当研究生,毕业后留所任助理研究员。194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现代西方经济理论,1948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张子高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子高

    张子高,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湖北枝江人。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化学多门二级学科的教学工作,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化学和化工科技人才。在化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导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著有《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中文名:张子高别名:张准,张芷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

  • 杨泰芳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杨泰芳

    杨泰芳(1927.04.30~2012.07.17)男,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二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邮电部部长、党组书记。2012年7月17日,

  • 卢师谛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师谛

    卢师谛(1886—1930),四川成都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四川中华革命党司令长官、中华民国军四川国民军副司令等职,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12月23日病逝于上海,国民政府以国葬礼安葬卢师谛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以之陪侍总理陵寝卢师谛。1930年

  • 任芝铭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任芝铭

    任芝铭(1869—1969),河南新蔡人。清末举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家庭教师。1928年以新蔡创办今是中学,任董事长。1938年任校长。曾介绍进步青年到解放区,并送儿女赴延安入抗大学习。1945年后任新蔡县参议长。建国后,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

  • 胡代光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胡代光

    胡代光(1919~2012.12.22),男,四川新都人,1947年7月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经济系。中共党员,著名经济学家,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七届、八届民革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曾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

  • 庞雄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庞雄

    庞雄(1891—1911),广东吴川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由族人庞玉辉介绍,投入广东新军,隶属炮兵,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09年,与倪映典等人策划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春起义失败,庞雄赴香港,又东渡日本,历经南洋各岛,与革命党人联络,准备再举。1911年初由日本归国,参与筹备广州起义,主管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