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拯陆

杨拯陆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6 更新时间:2024/1/16 10:54:04

拯陆,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母亲谢葆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大学毕业后自愿到新疆工作。1958年9月25日,杨拯陆烈士在新疆中蒙边界的三塘湖盆地率队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时,遇寒流袭击,壮烈牺牲。人们找到她的遗体时,发现她俯卧在一道冰封雪盖的斜坡上,两臂前伸,十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在她的怀里,揣着一张新绘的地质图,上面有她新涂上去的识别地质情况的可靠颜色。

基本资料

名:杨拯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1936年3月12日

逝世日期:1958年9月25日

职业:石油勘探队员、烈士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生平

杨拯陆(1936—1958),1936年3月12日出生在陕西西安。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母亲谢葆真。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新疆工作。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队117队队长,是当时唯一一位女队长。

1958年,她带领勘探队员,完成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美丽探区1950平方公里的地质详查。同年9月,原本打算举行婚礼的杨拯陆,为了完成三塘湖地区普查的新任务,主动推迟了婚期。当完成了10200平方公里的普查地质面积后,杨拯陆和队员在做收尾工作途中遭遇强寒流风暴,在石油探区她走完了年轻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年仅22岁。杨拯陆牺牲后,中共称她为“党的优秀儿女,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坚强不屈的模范共产党员”,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骨灰安放在西安南郊烈士陵园。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把她勘察的三塘湖盆地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包括新疆准噶儿盆地东部克拉玛依与北塔山之间的二塘湖旷野的地质构造)。

人物轶事

杨拯陆的幼年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度过的。当她来到人间才9个月的时候,父亲杨虎城便发动了“西安事变”,从而受蒋介石之逼,出国“考察”。那时还处于襁褓中、不满周岁的拯陆,就失去了双亲的爱抚,到了2岁时,小拯陆就和姐姐们跟着外婆一起逃到四川。

1949年5月,西安解放。那时正在西安女子中学读书的杨拯陆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她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思想进步的青年。在班级里,她是各种活动的骨干。她还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1953年,拯陆高中毕业,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进入学校后,拯陆从各方面了解到新中国的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资源,而寻找资源最急需的就是地质人才。从此,更坚定了她献身祖国石油事业的决心。那时杨拯陆还在《陕西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我要做一名祖国工业化的尖兵》的文章。由于她在大学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突出,18岁的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时,许多同学都认为她作为名将的后代,加之本人各方面表现突出,留西安、甚至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是很容易的事。然而,拯陆填写的志愿第一是到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二则是柴达木。最后分配时,终于分到了新疆石油管理局。那时,管理局的领导根据机关知识分子党员少的实际,准备将她留在机关地质科工作。拯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找到局领导表示了自己一定要到地质队去,到野外去工作。领导考虑到她是烈士的后代,又是一个女同志,还是劝她留在机关。可是她再三请求要到基层去。局领导见她决心已定,只好满足了她的要求。那时的她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

地质勘探队工作非辛苦,每天都要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拯陆所在的117地质队工作的地点正好在准噶尔大戈壁,那儿荒无人烟,许多地方都没有水,夏天炎热,太阳晒得整个戈壁就像一个大蒸笼,气温常常都在40度以上。到了晚上,却又寒气逼人,还要穿皮袄。而到了秋冬时节,大风一阵接着一阵,搅得黄沙满天。拯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着。

1957年,杨拯陆还担任了117队的队长,她也是地质队中惟一的一名女队长。117队担负着克拉玛依地区的勘探任务。作为队长,她常常把困难留给自己。一次,她和自己的同伴骑马到野外去勘探,因路途很远,当天无法回到地质队大本营,只好就地寻找了一个山洞住下。夜幕降临,远处传来了阵阵的狼嚎声。为了安全,拯陆让同伴入睡,自己捡了一些树枝将洞口堵住。半夜里,狼嚎声越来越近,拯陆没有叫醒同伴,自己用火柴将草把点燃扔出洞外,就这样过一会扔出一把,直到天亮,她才叫醒同伴。出洞一看,地上到处是狼的脚印,此时,他们才发现,昨夜正好住在狼窝里。

夏天的戈壁酷热难忍,队员外出时,饮水量很大,而队员们带的水又是有限的,因此,拯陆总是忍受着干渴,把水留给队友们喝,而自己的嘴唇总是干裂得流血。一次在野外勘探,拯陆带的水给一位实习队员喝光了,自己却忍着渴。正在前进时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洼水,水中浮着许多红色的小虫。干得嘴流血的拯陆见了,也顾不得水脏,伏下身去便喝了几口。在旁的那位实习队员看到队长干成这个样子,心里很难受,后悔不该喝了队长的水。

到1958年的夏天,杨拯陆所带领的地质队完成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玛依地区1950平方公里的地质详查任务后,并于9月份准备举行婚礼。就在此时,新疆管理局又为117队下达到了三塘湖地区的勘探任务。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杨拯陆推迟了婚期。三塘湖位于哈密以北,中蒙边境线以南的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那儿环境恶劣,气候多变。就在这年的9月25日,这一天也正是农历的中秋节。那天上午,杨拯陆带着队员张广智出发时还秋阳高照,晴空万里。到了下午拯陆与队员准备收拾工具返回驻地时,天气突变,狂风夹着暴雨突然朝他们袭来,不一会,雨变成了雪,气温骤降至摄氏零下20多度。拯陆和队员张广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与狂风搏斗着,艰难地驻地前进。

这时,117队营地的队员们也在期盼着杨拯陆和她的同伴平安归来。于是开着汽车冒着狂风暴雪到处去寻找他们。夜幕降临了,队员们又燃起篝火,给风雪中的杨拯陆指示方向,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

第二天,天一亮,队员们才在营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了杨拯陆和她的同伴冻僵的尸体。人们从雪地上的足迹可以看出她的同伴张广智先倒在雪地里,在她的身旁还有许多脚印,那显然是拯陆扶着队友张广智走了几步后留下的足印。但她也终于坚持不住了,在距张广智十几米远的地方,杨拯陆在同寒流的搏斗中也倒下了。此时的杨拯陆怀里还揣着当天勘测的资料和有关的图纸。

杨拯陆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献出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她不愧是新中国石油战线上的女中豪杰。

杨拯陆同志牺牲后,党组织追认她为“党的优秀儿女,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坚强不屈的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并把她勘察的三塘湖盆地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1959年,她的骨灰葬入西安南郊烈士陵园。

拯陆铜像

2008年11月28日,在杨拯陆烈士牺牲的地方——吐哈三塘湖盆地,吐哈油田公司在三塘湖采油厂举行隆重的杨拯陆烈士铜像落成典礼。

杨拯陆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50年前,杨拯陆率队在三塘湖盆地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时,遭遇寒流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2岁。

铜像总高度3.78米。其中,人像高2.2米,寓意杨拯陆同志牺牲时年仅22岁;基座高1.58米,寓意杨拯陆同志牺牲于1958年。

铜像为杨拯陆野外勘探时昂首阔步的工作形象,身挎地质包,手握图纸和地质锤,折射出这位将门之女追求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铜像面向广阔的三塘湖大地,目光坚毅,寓意着三塘湖的明天更加美好。

相关作品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克拉玛依市歌舞团根据杨拯陆的事迹创作了舞剧《大漠的女儿》,当该剧1998年2月应文化部邀请进京作专场演出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等领导观看了这部舞剧,并给该剧以高度评价。该剧上演后在观众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新疆历史画丛—杨拯陆》是一套64开本的连环画,2008年9月1日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六名历史、民族学的著名学者专家参加画丛脚本创作,十二名新疆人民出版社维文部、哈文部资深编辑人员参加翻译工作,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画家参加连环画创作,讲述了杨拯陆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献出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的故事。

标签: 杨拯陆

更多文章

  • 郭天民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天民

    郭天民(1905.5.7—1970.5.2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副连长、大队长、支队长、师参谋长、师长、军区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教育科长、军参谋长、军委局长、军分区司令员、军区司令员、纵队司

  • 张苍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苍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史记》称之为张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谥号北平文侯。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同门师兄弟。在秦

  • 秦二世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二世

    秦二世(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姓嬴,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儿子),扶苏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自幼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李斯的帮助下,逼死扶苏,继而又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从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

  • 章乃器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汉族,浙江青田人,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和收藏家,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资信业第一人。章乃器将收藏的1192件文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名留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内的“景仁榜”。中文名:章乃器别名:章埏、子伟、金锋

  • 傅秋涛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傅秋涛

    傅秋涛(1907.8.3-1981.8.25),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南省平江县人。1925年参加雇农工会,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赤卫团政委、平江县工会委员长、湘鄂赣省总工会委员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兼第三作战区政委、

  • 王新亭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新亭

    王新亭(1908年12月23日-1984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王家岗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教习、连指导员、团部书记、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大学政治部主任、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旅政委、纵队政治部主任、军区司

  • 钟子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 费孝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费孝通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

  • 康世恩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世恩

    康世恩同志1915年4月20日出生于河北怀安县田家庄。1935年在河北省立北平高中读书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同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清华大学学生救国会常委。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120师民运部工作员,

  • 王芝祥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芝祥

    王芝祥(1858—1930),字铁珊,直隶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人,清末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清未曾任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等。1911年11月广西独立后任副都督。中华民国成立后,原委任直隶都督,后遭袁世凯反对,改任南方军宣慰使。后曾任国民党理事、京兆尹、侨务局总裁、中华红十字会总会会长等职。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