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黎鳌

黎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4/1/16 0:32:43

黎鳌(1917年5月4日—1999年9月21日),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烧伤医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原副校长,一代名师。黎鳌在中国烧伤学界素有“百科全书”的美誉。他先后发表科研论400篇,主编专著近20部。其弟黎介寿和黎磊石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黎氏三兄弟”。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黎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浏阳

出生日期:1917年5月4日

逝世日期:1999年9月21日

职业:烧伤医学专家

毕业院校:国立上海医学院、湘雅医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开创了中国的烧伤医学

代表作品:《烧伤的研究》;《烧伤治疗学》;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

人物生平

1917年5月,黎鳌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

1935年8月,听从父亲意愿,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从此迈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

1937年7月,因战乱原因,转入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读。

1939年9月,国立上海医学院迁到昆明,黎鳌回到国立上海医学院就读。

1941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烧伤病人逐日增多。黎鳌意识到,烧伤是人类的天敌,是军事医学研究和平时临床医疗的一个空白且困难的课题。他奋笔疾书了一份烧伤防治研究的请战书,第三军医大学党委当即决定由他牵头在普外科组建烧伤救治小组。

1959年,在上海举行的烧伤经验交流会上,他报告了“30例大面积烧伤经验的总结”,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1966年,四川合江32111钻井队发生井喷,数十人被烧得面目全非。黎鳌率领一支精英救治小组赶赴合江投入到与死神较量的战斗中,他几天几夜没合眼,硬是将烧伤的钻井英雄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1994年,黎鳌荣获美国烧伤协会“伊文斯”奖,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逝世。

突出贡献

他参与开创了我国的烧伤学、创伤学,总结了一整套适合国情、有独创性、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远见卓识地在我国较早地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为我国我军的烧伤救治与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黎鳌教授参与开创我国烧伤学科,早期主持研制了一整套烧伤抢救方案,为中国烧伤救治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巨大贡献。1962年,首先提出"从整体出发,维持机体抗病能力的观点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我国治疗烧伤方案;制定了适合我国人体的计算烧伤面积的中国九分法,首先总结了我国自己的输液公式等。这一整套措施和基本思想,不仅迅速在国内推广,为我国烧伤治疗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烧伤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长期指导着我国烧伤救治工作,他领导的烧伤研究所,已救治了上万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烧伤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黎鳌教授在国内率先组建了烧伤实验室,主持完成了全军六五、七五、八五攻关和八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唯一的重大课题研究,阐明了吸入性损伤的发病机理和肠源性感染重要理论,使我国的烧伤理论和防治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持吸入性损伤研究,历时15年,完成30余项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质量成果,《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先后6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60年代初开始进行烧伤全身性感染的研究,提出了烧伤败血症分型和早期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烧伤后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重要意义,并注意到肠源性感染是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在国内首先领导研究了肠源性感染,历时15年,完成20余项研究,为防治烧伤感染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烧伤肠源性感染研究》,199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烧伤感染的研究》,198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领导并组织烧伤免疫、烧伤营养和人上皮细胞培养等系列研究,为丰富和发展烧伤的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还领导烧伤早期发病机理的研究,全面开展了早期组织灌流不足、过度炎症反应的感染对脏器损害的研究,肯定了巨噬细胞、粒细胞和内皮细胞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水平,起了重要推进作用。在他主持领导下,率先在国内培养成功人上皮细胞片,并应用于临床,赶上了世界先进行列,为大面积烧伤缺乏自体皮源提供了治疗手段,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领导烧伤免疫研究,除弄清烧伤后免疫功能的一般规律外,还重点研究了伤后巨噬细胞的始发作用,探明了多种中草药的免疫调理作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荣誉

黎鳌教授是我国烧伤学科的泰斗。

他领导的烧伤研究所救治了上万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他主持的《烧伤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烧伤感染、肠源性感染,烧伤免疫及营养代谢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1994年,他获美国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1996年获全军重大科技贡献奖。他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烧伤专业人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1998年被国务院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是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创伤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国际烧伤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荣誉委员,中美国际烧伤创伤会议第一、三届主席、第二届副主席。长期从事烧创伤的系统研究、诊断和教学,为国内烧创伤防治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的“烧伤的研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性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获1988年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美国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1996年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撰有《严重烧伤早期败血病的诊断》、《对烧伤防治研究的刍议》等论文400多篇;主编有《烧伤治疗学》、《吸入性损伤》等。

个人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黎磊石是同胞兄弟,湖南浏阳人。

大弟黎介寿

大弟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弟黎磊石

二弟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是中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创始人,国际著名的肾脏病学者,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半个多世纪来,黎鳌曾获得了美国烧伤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伊文思奖”、首届中国工程奖和解放军首届重大科技贡献奖,黎鳌生前是两院院士。

这是一个偶然中包含着必然的巧合。三个同胞兄弟,成为中国也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院士三兄弟。他们率领同事们在烧伤、普通外科、肾脏病三个领域里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就。老大黎鳌曾作为我国烧伤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担任全国烧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于1999年不幸去世。黎磊石也于2010年3月去世。

人物评价

黎鳌是中国烧伤学、创伤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在中国烧伤学界素有“百科全书”的美誉。

●谈起院士三兄弟,黎华中对黎鳌特别钦佩,除了称道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外,对黎鳌的为人也赞不绝口。“我女儿1997年到四川成都读书,得知我们家境困难,黎鳌便每年资助我女儿800元,他去世后他的夫人每年照样资助我女儿直到毕业。”黎华中说,黎鳌去世前留下遗嘱,吩咐家人将其所获的奖金等共计15万元捐赠出来,用于烧伤治疗研究。

●黎鳌的高风亮节,嘉言懿行,深深影响着他身边的人。谈起他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举人过肩,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大弟子宗城教授说:“为什么全所人员都愿意跟着他为烧伤医学而奋斗?为什么他能团结全军甚至全国烧伤工作者一道为我国烧伤事业出力?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一个德高望重的带头人,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学科建设至关重要。烧伤所第二代带头人仕良,第三代带头人黄跃生,均具乃师风范。

标签: 黎鳌

更多文章

  • 李金发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金发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

  • 杨至诚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至诚

    杨至成(1903.11.30-1967.2.3),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人,侗族。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军部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军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先谴工作团主任、军委采办处主任、红一方

  • 曾雪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雪麟

    曾雪麟,足球教练员,1983年初—1985年担任中国国家队足球主教练。1929年12月2日出生于泰国,7岁回到老家广东梅县。1949年夏季高中毕业,1949年11月初参加革命,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广州的第二野战军四分校学习。1951年加入西南军区体工大队足球队,代表云南军区足球队参赛。1959年

  • 邓仲元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邓仲元

    邓仲元(1886—1922),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广东惠阳淡水人,祖籍广东梅县丙村镇金盘堡,清朝末年随父行商于惠阳淡水(今惠阳市淡水镇),后落户淡水。早年在惠阳就读,肄业于崇雅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读广东将弁学堂,次年任将弁学堂步兵科助教、公立陆政学堂教习,并秘密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

  • 黎新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黎新生

    黎新生,籍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印尼华侨,香港著名影视巨星黎明父亲,黎明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婚,黎明由父亲黎新生带大。中文名:黎新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7年逝世日期:2013年6月籍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北京寻访黎明故里之前,《金鹰报》记者多方打听那条胡同的具体名称,终于在《黎明传

  • 陈光甫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光甫

    陈光甫,1881年生于江苏镇江,中国银行家。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190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年回国。其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的多个“第一”,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的摩根”。中文名:陈光甫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镇江出生

  • 梁厚民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梁厚民

    梁厚民(1940年—2017年),男,1940年出生,河北玉田人,著名快板书演员,从小喜欢文艺,曾演过笛子及箫独奏、民族舞蹈、评剧、京剧、话剧、山东快书、相声、快板、快板书等。1963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先后在北京农村文化工作队、北京文工团任演员。1969年在北京曲艺团任快板书演员。1985

  • 刘景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景范

    刘景范(1910.9.20-1990.8.9),又名刘荡平,字子忠,刘志丹胞弟。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鼎镇芦子沟村。抗日战争期间,刘景范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秘书长,边区政府委员,陕甘宁边区建设厅长,民政厅长。解放战争期间,刘景范历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秘书长,边区政府民政厅长、边区政府副

  • 叶笃正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叶笃正

    叶笃正(1916.2.21—2013.10.16),又名叶平斋,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叶笃正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

  • 马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洪

    马洪(1920~2007),中国经济学家,1920年5月13日生于山西定襄。中共十二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在经济改革、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