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夏淳

夏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38 更新时间:2024/1/7 10:05:11

夏淳,中国话剧导演。原名查强麟。中学期间即参加业余戏剧活动。1936年夏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联常务理事、市剧协副主席。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夏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8年1月21日

逝世日期:2009年7月11日

职业:话剧导演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雷雨》《名优之死》《风雪夜归人》《带枪的人》

主要成就: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奖

人物生平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人艺号称有“四大导演”,即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和梅阡。夏淳在人艺工作了40年,执导过的戏,总数达到40个之多,几乎是一年一个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雷雨》、《名优之死》、《风雪夜归人》、《带枪的人》(与欧阳山尊合作)、《茶馆》(与焦菊隐合作)、《北京人》、《天下第一楼》等等,这其中的大部分戏成为了人艺的保留剧目。

曾经常常晕台

老夏的祖父清末时在江南做官,老夏虽然生在上海,6岁以前却是住在武昌的旅馆里。老夏的祖母是一个“京剧迷”。家里有一部稀有的留声机,还有大量的京剧名角儿唱片,老夏是祖母的“小尾巴”,每次也都跪在椅子上,或者趴在桌子上跟着听。而且,老夏还要跟着祖母过长江去看大戏———每月最少有两次。这样,日久天长,耳濡目染,老夏也学会唱了很多的戏。

后来,老夏的家搬到北京,更是形影不离地跟着祖母看京剧,而且是不分演员,不挑戏码儿,不论远近,只要有空就去看。有一次他在前门外“第一大舞台”看赈灾的义演,演出从下午4时开锣,一直演到第二天早晨4时才散,老夏坚持到了最后。

老夏晚年感慨地说:“话剧闯入我生活的领域中来,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它是我以后为之竭心尽力,为之苦学苦修,并锲而不舍地奋斗终生的艺术事业。”

上育英中学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老夏就在选修课里选学了话剧。当时,男女同台还很少,一般都是男人扮演女人的角色。有一次,在排演丁西林的《酒后》时,老夏扮演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年轻太太。因为人物要穿上旗袍及高跟鞋、丝袜,还要在台上吸烟、吃香蕉,而老夏根本没有穿过高跟鞋,更不知道怎么走路,于是他就向表姑去借高跟鞋。表姑好说话,答应下来,可是拿来一试还是不行。最后是向一个很要好同学的姐姐借到了高跟鞋。正式公演了,当大幕拉开时,老夏心里美滋滋的,谁料走到台口时,他不经意地向台下扫了一眼,突然发现奶奶和表姑都坐在台下,正聚精会神地看戏。老夏一下子心虚起来,心里一慌神,整个乱了套,后半截儿的戏简直演不下去了。

关于雷雨

经过热爱文艺的同学介绍,老夏得到了一本《文学季刊》,上面刊登了曹禺的名剧《雷雨》。他一口气把剧本读完后,陷入了沉思,因为剧本里写的人物和他的家庭、亲友是那样的相似,因此对老夏来说,剧里的许多场面都能历历在目。老夏想,如果这个剧本要能在舞台上演出可就太好了。

不久,果然传来中国旅行剧团将公演《雷雨》的消息,这简直让他欣喜若狂。他看《雷雨》时,完全被舞台上的一切所吸引、所打动、所征服,就连戏里能有闪电、打雷、下雨,也让他觉得新奇万分。当然,更能抓住他的是剧里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剧性的情节,每次看到动情处,他心里总是被什么给紧紧困扰着,同时他还从这些人物联想到自己的家,外婆的家,甚至也联想到自己……这是老夏第一次感受到话剧会有这么强烈的震撼心灵的力量,也正是这个深刻体会使他下定决心要一生从事伟大的话剧事业。

花心思策划戏外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老夏在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导演了现代剧目《民主青年进行曲》,这是一出反映在共产党领导下,大学生在国民党统治区里,参加轰轰烈烈的“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游行运动的戏。

其中有一段激情戏———大学生们在街头游行时,不幸遭到警察的野蛮殴打,受伤多人,从而引起公愤。这段戏开始排练后,老夏几经发,演员们还是比较理智、客观、不进戏,感情无论如何也激越不起来。导演对此很不满意,又解决不了,一时十分犯愁。

一天上午,大家正在排练。突然,女演员肖榴被剧务搀扶着走了进来。演员们一下子迎了上来,大家看到肖榴的头上包着一条白手绢,上面渗出了殷红色的血迹,脸部是痛苦不堪的表情。剧务惋惜地解释说:“肖榴刚才出去买早点,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让一辆大卡车给撞倒了。”

于是,排练暂时中断了。在老夏的带头下,人们都焦急地想做点儿什么。有的人搬来了椅子,有的人倒来了茶水,有的人拿脸盆去打温水,有的人跑出去找药品……顿时,忙作一团,乱作一团。

这时,老夏走到肖榴身边,弓下腰来问:“是被大卡车撞的吗?”

肖榴缓缓地点点头。

演员们一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样子,头伤得不轻!”“别处伤着没有啊?”“现在还疼不疼?”“得赶快想办法,不能这么傻愣着。”……

老夏提高了声音,追问着剧务:“现在大卡车在哪儿?司机在哪儿?……你快说啊!”

剧务叹口气说:“撞完了人,大卡车就一溜烟跑了!”

演员们一听顿时炸了锅———“这简直是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呢?”“应该马上报告军管会,抓住肇事者。”

老夏挥了一下手:“问题是咱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有的人说:“先送肖榴上医院,治伤,全面检查身体。”

不少人应声赞同。

有的人说:“派人去报告军管会,追查肇事逃逸者。”

又有不少人应声赞同。

看着这一切,当时只有19岁的肖榴,被同志们的激越感情和热情关怀,感动得流下眼泪来。

不知道是谁,突然振臂高呼:“把肖榴送医院的,跟我走!”

有人接上去振臂高呼:“向军管会报告的,跟我来!”

在人们就要行动的时候,老夏急忙挡在排练厅的门口,高举起双手说:“停止!……停止!”

演员们愣在那里,把莫名其妙的目光投向了导演。

老夏继续说:“同志们,大家赶快把刚才自己的感觉和感情,记在心里,用在排戏当中去。”

这时,演员们才恍然大悟,心里在说———原来这是导演精心策划的一个排练小品啊!

肖榴也立即站了起来,用手摘掉头上的白手绢,哈哈大笑不止。

主要作品

夏淳自1938年投身于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创建的抗敌演剧队,先后导演过夏衍的《一年间》、曹禺的《蜕变》、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等,在北京人艺,他先后导演过《雷雨》(曹禺)、《名优之死》(田汉)、《悭吝人》(莫里哀)、《茶馆》(老舍)、《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陈波儿)、《风雪夜归人》(吴祖光)等中外古今三十多部戏,其中不少都是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并曾在中央戏剧学院兼授表、导演课程,为他们导演了曹禺的《日出》和《北京人》。

所获荣誉

夏淳在艺术上坚持现实主义道路,致力于话剧艺术民族化的探索尝试。他和已故总导演焦菊隐合作导演的《茶馆》,1979年重新上演,获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的演出一等奖。1980年秋,他担任团长带领《茶馆》出国演出团赴西德、瑞士、法国访问演出,获巨大成功。他还于1956年夏参加中国戏剧家代表赴匈牙利访问。

人物评价

老夏离开我们已经近10年了,人艺的“四大导演”也已经有3位不在人世了。温故而知新,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深切怀念这位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老艺术家。最后,要用一位熟知老夏者的话来结束本文———“看夏淳的舞台作品,常常令人感到一种从从容容、娓娓而谈、不慌不忙的境界,这同他平常说话的神态较接近;又觉得他所要表达的东西都涵化在舞台行动中,‘俯拾皆是’,用不着从舞台以外去借取。这种风格的成形很不容易。这是一个优秀导演长期追求的结果,更是从他的教养、学识、品格、情操的总和中凝聚而成的。”

标签: 夏淳

更多文章

  • 刘树来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树来

    刘树来,吉林人,运动创伤专家,此前在部队医院任职。2007年成为中国国家队队医,08年转到女足国家队,随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之后重返男足国家队当队医。恒大入主足球之后,马上从国家队中把刘大夫给“挖角”过来。刘大夫也是球队中为数不多在里皮执教之后,依然同意让其留下的前球队成员。2014年9月29日,与朋

  • 毛文书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毛文书

    毛文书(1910-1988),四川省乐山市人。是中国眼科学界享有盛誉的老前辈,国际著名的眼科专家,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主任兼防盲办公室主任。她还是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分册编委、《中华眼科

  • 朱诚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诚

    朱诚,男,1922年8月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教授,外科主任医师,第一批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文职干部一级),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会员、神经外科专业会员,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员,“中国外科年鉴”及国内外十余种期刊、杂志编委、常务编委、副主编、

  • 段会宗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段会宗

    段会宗(前84年―前10年),字子松,天水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将领、外交家。汉元帝时以杜陵县令的身份出任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回长安后作过沛郡、雁门等地的太守;后于阳朔年间(前24年―前21年),第二次出任西域都护,此后又四度出使乌孙并于元延三年(前10年)在乌孙死于任上,享年75岁。段

  • 傅骏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骏

    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原名傅金堂,曾用笔名萧虹、金虹、梅和老等。浙江省宁波人。1931年8月生于上海。2006年9月18日晚因病去世,享年75岁。中文名:傅骏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31年8月逝世日期:2006年9月18日职业:编剧代表作品:《玉堂春》

  • 朱洪元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洪元

    朱洪元(1917.2.8-1992.11.4),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朱洪元专长于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在这些领域对同步辐射和奇异粒子曾做出先导性研究;在探讨介子和超子的衰变过程中,提出了μ-介子辐射俘获所必需遵从的严格的选择定

  • 徐嘉瑞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嘉瑞

    徐嘉瑞,号梦麟,白族,1895年2月出生于云南邓川。中共党员。徐嘉瑞先生是一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研究范围涉及戏剧、历史、文学、民间文艺等多个领域;他的学术著作对今日的云南还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史学家、诗人、民间文艺学家、教授。中文名:徐嘉瑞国籍:中国民族:白族出生地:云南邓

  • 朱志豪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志豪

    朱志豪,男,1932年生,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上海远东国际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2017年1月16日12时08分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共十四大代表和全国第八届人大代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施工处处长、上海市黄浦江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副局级退休

  • 刘福安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福安

    刘福安(1948—2004)男,汉族,禹州市神垕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优秀陶瓷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钧瓷的重要创新发展者。刘富安先生从事钧瓷制作四十年,他是钧瓷行业中唯一一位由国家命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钧瓷作品从造型、釉色、烧制方法上不但继承了宋朝钧官窑器的艺术风格,

  • 余承尧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余承尧

    余承尧,原国民党退役中将、台湾著名画家,不仅是一名弦管迷,而且是一位南管专家。生于福建永春县洋上村,幼年家境困苦,十四岁时方得入学。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在国民政府平定军阀后回到故乡成婚。其后在一个友人的劝说下,余承尧到了日本东京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后来因为经济因素改读士官学校。余承尧在此时期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