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智

刘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32 更新时间:2024/1/15 23:07:10

刘智(1669—1764年),字介廉,号一斋,清上元(南京)人,为清初回族伊斯兰教著名学者著作家,据刘智研究专家马在渊先生考证,刘智高寿达96岁,详见《刘介廉先生编年考》。其修身研阅经史百家之籍,览读西洋书百余种,呕心沥血,潜心著书立说达40余年,遂创具中国特色之伊斯兰教思想体系,学者誉之为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思想集大成者,广大穆斯林尊奉为“先贤”。刘智一生著书数百卷,《天方典礼》被收入乾隆时编纂之《四库全书》。

基本资料

名:刘智

别名:字介廉,号一斋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669年

逝世日期:1764年

职业:学者

信仰: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创具中国特色之伊斯兰教思想体系

代表作品:《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录》

人物生平

刘智出身伊斯兰教经师世家。父亲刘汉英是清朝初年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自幼师事胡登洲五传弟子经师袁汝琦等,习伊斯兰教经籍。青年时期博览经史稗官、天官律数及道、佛典籍,深得儒学精微之旨。

他继承了父亲的志愿,为了把伊斯兰教学术发扬光大,开始研究和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及有关著作。同时,他还深入研究儒家的传统著作和道教、佛教的经典,对各种学术思想都有了全面的认识。此外,他还精通阿拉伯、波斯和拉丁语。为了进一步扩大视野,他到全国各地去旅游,认识了不少著名人士,接触到了各种文化。在最后的十几年中,专心从事研究和著述、翻译。

个人作品

刘智一生著作丰富,被尊为“汉克塔卜”(汉文经典)。在其父归真后,他立志用汉文阐释伊斯兰教,结庐金陵清凉山麓,闭户山居10余年,会通诸家而折衷于天方著译《天方性理》、《天方典礼》等。而后裹粮负笈,遍访全国宿学,在河南朱仙镇偶得波斯文《天方至圣录》,遂著译《天方至圣实录》。他一生著译数百卷,刊行仅十数种。传世尚有《五功释义》、《真境昭微》、《天方三字经》、《天方字母解义》等。

外界评价

刘智是清初中国穆斯林学者中的佼佼者,在他那里,伊斯兰哲学完成了由阿拉伯源文化到中国儒家本土文化的转型,刘智被后世赞誉为“圣教功臣”、“大伊玛目”,在西北门宦中则尊崇为“介廉巴巴”。他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神学;还把中国的传统哲学与阿拉伯的医学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

墓碑铭

石碑高为1.24米,宽0.58米,此碑为光绪末年,宣统初年重修先贤墓后所立之碑,较全面介绍了先贤生平、先贤墓的重建及后代、远孙刘德坤阿訇的情况等,所记史料珍贵。碑文共计为1200多字。全文如下:

"重修刘介廉先生墓碑铭

先生讳智,字介廉,晚自号一斋。上元刘氏,世习天方之学。父汉英先生,有文行,尝喟然叹曰:“天方经典,析理甚精,惜未有汉译,俾广其传于东土也。”时先生方总角受书,窃闻绪论,已默识之。

年十五,笃志于劬学,于经史百家之籍,靡不研究,凡八年。乃进而读天方经典,又六年。将从事于翻译,忽复不敢自信,则又进而读释藏经三年,道经一年,又进而读西洋书百三十七种。由是怡然涣解,乃操笔著述。且译且诵,朝作夕思,屏弃人事,举凡当世声色利禄之途,视之若浮云之过太空,而飘飘之入吾耳也。久之,又以为未足,复裹粮负笈,历齐、鲁、燕、赵,走京师,与朝士贤大夫游,相与讨论学术。折而至湘楚,入秦陇,访求遗经宿学。南下武林,上会稽,寻峋嵝碑。再登天童及大嵩珠山,观沧海,而学识益大进。雍正庚子,应衮州太守马公之招。谒孔林,心忾然有所感,遂辞而归。盖至是而涉猎之富,登览之远,足以尊所闻而副所志矣!方其求天方经典原本也,得《至圣实录》全帙于河南朱仙镇赛底,得吴氏藏经数十册于京师某氏,皆西文旁行。自元代入中国藏于秘府,至明季流寇之乱始流传人间。其书多言天算舆地之学,为世所罕观。既又得《人镜》《格致全经》诸书于秦中,于是本教中故籍雅记集略皆备矣!

先生自少至老所著书数百卷,其先行刊行者曰《天方典礼》二十卷、《天方性理》五卷、既又著《五功释义》一卷、《字母解义》一卷。晚年始著《至圣实录年谱》一书。转博采天方群籍,胪列至圣生平事迹,颇仿紫阳纲目之例,年经事纬,凡涉于政教、刑法、礼乐、阴阳、五行、风俗、疆域、人物,辑录无遗,盖数十年心力之所萃,垂老而成之者也。先生晚归金陵,居清凉山扫叶楼十余年,闭户覃思。一时名公贤士无不知金陵刘居士。乾隆中,天子开四库,采访天下古今遗书,而《天方典礼》遂得收入存目中。提要称其:习儒书,援经义,文颇雅赡。呜呼,信矣!

先生墓在聚宝门外,粤匪之乱,全家歼焉。谱牒无征,其世自汉英先生以上殆不可考。先生生平岁月亦不能详。以行辈计之,自康熙中叶,迄乾隆初年,享寿盖五、六十岁。有远孙德坤,今为金陵净觉寺掌教,能善承先志,继介廉先生之学于不朽云。光绪丙午,乡人士集资葺先生墓,凡为圹若干丈,华表二,石坊一,碑一,而属鼎为文以志之。乃即其荦荦可记者著于碑,俾知吾教中大贤邱垄之所在,又欲使后之人有所考镜观感焉。

铭曰:峨峨钟山,孕毓灵奇。穆穆先生,实降于兹。遗编榛莽,廓而清之。回教西来,历年逾千。非释非道,末流涣焉。西称哲学,我宗儒经。非是不美,乃坠晦瞑。手振坠绪,爰发其光。明教阐理,厥声琅琅。坯上既夷,坊表谁正。既封既树,桑梓是敬。告我后人,式此卓行。

宣统二年,岁在庚戌二月朔乙亥越十六日庚寅建

花翎二品衔署理湖北盐法武昌道军机处存记湖北补用道上元金鼎撰

武进正华书江西补用知县金嗣芬篆额上元侯仁继刻石"。

标签: 刘智

更多文章

  • 胡刚复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刚复

    胡刚复(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江苏省无锡县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将X射线标识谱、吸收谱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实验规律扩展到25号至34号元素,并测定了X射线频率和光电子速度的关系,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先驱,在南京大学创办

  • 郭绍虞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绍虞

    郭绍虞(1893—1984),名希汾,字绍虞,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15年后历任上海进步书局编辑,上海尚公小学、启秀女中(今启秀实验中学)、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教师,福州协和大学(今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系

  • 傅锦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锦华

    傅锦华(1938年12月29日—2013年2013年2月2日),国家一级演员,主演过《刘三姐》、《王三打鸟》、《李双双》等50多个彩调剧目。1960年《刘三姐》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引起轰动。主演电影舞台艺术片《刘三姐》,为电影故事片《刘三姐》中刘三姐配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2013年2月2日

  • 钱仲联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钱仲联

    钱仲联(1908-2003),号梦苕,浙江湖州人,生于江苏常熟。著名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苏州大学终身教授。钱先生1926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先后任教于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馆、南京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苏州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 柯召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柯召

    柯召(1910.4.12-2002.11.8),字惠棠,浙江温岭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称为中国近代数论的创始人、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代数学宗师。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

  • 马骅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骅

    马骅,诗人、支教志愿者,祖籍福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地居留,职业跨度极大。2003年2月底,马骅突然摈弃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村做免费乡村教师受到藏民爱戴。2004年6月20日,马骅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中

  • 于东楼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东楼

    于东楼(1934-2003),本名于志宏,天津人,台湾作家和出版家。其武侠小说结构严密,情节奇诡,节奏明快,语言幽默风趣,人物性格鲜明,深受学者和专家的好评。2003年7月21日晚,于东楼于台北逝世。中文名:于志宏别名:于东楼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4年逝世日期:2003年7月21日职业:作家代表

  • 赵启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启光

    比较文学专家,美国卡尔顿学院亚洲研究系主任、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同济大学中华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艾美奖评委,上海九州书院名誉院长。2015年3月14日在迈阿密海岸游泳不幸因突发心脏病遇难,享年67岁。中文名:赵启光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

  • 任继学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任继学

    任继学,吉林省扶余人,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脑病、心病、热病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

  • 许家林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许家林

    许家林(1956-2013),出生于湖北荆州,中共党员,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研究所副所长、《会计论坛》编辑部主任、武汉市科技局项目评估专家、湖北省会计学会理事,是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2013年8月19日在家中不幸遇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