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灿玾

张灿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17 更新时间:2024/1/16 9:39:15

张灿玾(1928年7月—2017年9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荣成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2017年9月1日,张灿玾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去世,享年90岁。

基本资料

名:张灿玾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荣成

出生日期:1928年7月

逝世日期:2017年9月1日

职业:国医大师

主要成就:医学研究

代表作品:《针灸甲乙经校注》《素问吴注》《经穴解》《石室秘录》

人物经历

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

2017年9月1日,张灿玾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去世,享年90岁。

1936年春,张灿玾始入小学读书。1939年冬,读完了小学四年级,1940年初,日寇铁蹄踏进荣成,家乡沦陷,被迫辍学。

1941年,家乡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在下回头村办起了完小(即高等小学),张灿玾入校继续学习。他学习勤奋,在两年多完小学习期间,不仅在学业方面每登榜首,还在课时间自学了多种乐器演奏,参加学校组织的戏剧演出。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为张灿玾日后广泛涉猎,各科打下了基础。

1943年下半年,迫于环境,张灿玾结束学校生活,回家跟随祖父与父亲学习中医。

1948年,张灿玾开始独立应诊。此后数年,张灿玾白天看病,晚上看书,研究中医经典著作,阅览历代医籍,学习现代医学,常常深夜才睡,鸡鸣即起。

1949年,张灿玾参加了区医药联合会。

1952年春,他奉调参加县防疫队,承担反细菌战任务,时值俚岛区峨石山村麻疹流行,县防疫队派张灿玾等两人前往救治。经调查,全村约百名儿童患麻疹,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治疗,患者无一例死亡。

1955年,创办荣成县崂山区联合诊所,并任所长;

1958年,山东省荣成县卫生局选送张灿玾到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同年又派其赴南京进入江苏省中医学校(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班学习。

1959年7月,张灿玾回到山东,同年9月,调山东中医学院(后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工作。自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执教生涯。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院长。

1964年3月,张灿玾与徐国仟等受命整理研究《针灸甲乙经》。此后,这本《针灸甲乙经校释》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3年,张灿玾被卫生部指定为华北山东片古籍整理学术带头人,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素问吴注》、《松峰说疫》、《经穴解》、《石室秘录》校点等10多部中医古籍。

1994年,张灿玾开始撰写《中医古籍文献学》,每天平均工作10多个小时,历时3年完成,全书100多万字,体现了国内外该专业的最高水平。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在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他的老伴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由于过度劳累而复发胃肠病和颈椎病。

2006年,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9年,张灿玾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同年,为响应中央“中医农村发展”的号召,张灿玾还招收了福建的许文灿、宝泉两名乡镇中医为徒,并加以悉心指导。

主要贡献

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素问吴注》、《松峰说疫》、《经穴解》、《石室秘录》点校等10多部中医古籍。

张灿玾著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一书。曾出版《医余吟草》诗词集。

1983年,张灿玾被卫生部指定为华北山东片古籍整理学术带头人,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素问吴注》、《松峰说疫》、《经穴解》、《石室秘录》校点等10多部中医古籍。

1994年,张灿玾开始撰写《中医古籍文献学》,每天平均工作10多个小时,历时3年完成,全书100多万字,体现了国内外该专业的最高水平。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在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他的老伴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由于过度劳累而复发胃肠病和颈椎病。

获奖记录

1964年3月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9年,张灿玾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

人物病逝

2017年9月1日下午6点多,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新中国成立以来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的张灿玾,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去世,享年90岁。9月3日,张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莲花山殡仪馆举行。张灿玾从医近70载,医治病患无数,一生爱书如命的他,时至晚年仍然笔耕不辍。

治学思想

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

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

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浸润着山东的每一寸土壤;

标签: 张灿玾

更多文章

  • 陈国达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国达

    陈国达(1912.1.22~2004.4.8),广东省新会县人,地质学家,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的创立者。国际地质界称他为"地洼学说之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46升任中山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

  • 周志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志宏

    周志宏(1897.12.28-1991.2.13),江苏丹徒人,冶金与金属材料专家。中国金属学与金属热处理的带头人之一,中国合金钢与铁合金生产的奠基人之一。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

  • 丁夏畦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丁夏畦

    丁夏畦(1928.5.25-2015年5月11日)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数学家,长期以来从事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在国内外数学界知名。2015年5月1

  • 刘有成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有成

    刘有成(1920-2016),男,安徽省舒城县人,有机化学家,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赴美国任教、继续求学。1954年12月突破重重障碍回国。次年根据国家需要赴兰州大学工作,并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自由基化学研究小组。1980年当选为

  • 阿甲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阿甲

    阿甲(1907-1994),中国当代著名戏剧编剧兼戏曲理论家、表演和导演艺术家。阿甲原名符律衡,曾用名符正。1907年生,祖籍武进,定居无锡宜兴蜀山。阿甲自幼随父读书,爱书画,尤喜京剧。他生性聪颖,常为乡邻写字作画,在当地有“十灵童”之称。抗战爆发后,他投奔革命,1938年春赴延安,考入鲁迅艺术文学

  • 袁可嘉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可嘉

    袁可嘉(1921年-2008年11月8日),浙江余姚(现属慈溪)人。民盟成员。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助教,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翻译,外文出版社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学

  • 唐若青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若青

    唐若青(1918~1983)湖南湘乡人。民国23年(1934年),唐若青在其父戏剧家唐槐秋组建的中国旅行剧团开始舞台生涯,扮演《梅萝香》剧中梅萝香角色,引起上海观众的注意。从此时开始,直至抗日战争前夕,连续在近30部中外名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如《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复活》中的卡秋莎、《雷雨》中的鲁

  • 冯钟越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钟越

    冯钟越(1931年12月31日—1982年10月),北京人,杰出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82年10月,不幸病逝,年仅51

  • 陈序经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序经

    陈序经(1903~1967),字怀民,广东文昌县(现属海南省)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曾任岭南大学校长、中山大学副校长、广州暨南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副校长。中文名:陈序经别名:字怀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文昌县(现属海南省)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

  • 叶绍袁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叶绍袁

    叶绍袁(1589年~1648年),明末文学家。自幼在袁黄家长大,故名绍袁。字仲韶,晚号天寥道人,吴江分湖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北厍镇叶家埭(今叶周村),天启五年进士,官工部主事,不耐吏职,以母老告归。妻沈宜修、三女及幼子叶燮并有文藻。明亡后,隐遁为僧。著作今存《叶天寥四种》,皆为其年谱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