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耀曾

黄耀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29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3:30

黄耀曾(1912.11.11-2002.12.17)江苏南通人,有机化学家,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耀曾院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但同时涉及多环化合物化学、氯化学以及金属有机化学。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甾体化学:是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的一个独特分支,与许多生命过程密切相关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在中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从事过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实现第一例催化的胂型维蒂希反应。对砷、锑、碲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居国际前列。

基本资料

名:黄耀曾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南通

出生日期:1912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2002年12月17日

职业:有机化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开创有机微量分析方法

实现第一例催化胂型维蒂希反应

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人物生平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十一月十一日,黄耀曾出生于南通市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衍熙15岁考中秀才,母亲刘安清生下一女三男,黄耀曾是最小的一个。黄耀曾4岁入初小,8岁入高小(当时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11岁进了南通中学初中部,14岁免试入高中。17岁时,黄耀曾考入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研,付研究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讲师。

194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付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9—1945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教、讲师和上海造化工业化学厂技术厂长。

1946—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其中1960-1984年任副所长。

1963—1990年,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理事会务理事,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63年至1987年,历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与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部常委,副主任。

1983年,任美国诺特丹大学客座教授。

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

1981—1987年,任《有机化学》主编。

1983年,受聘为美国诺特丹大学访问教授,并在美国7所大学讲学。

1985年,应香港中文大学聘请讲学。

1985年,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4个大学及学院讲学。

1987年,任《有机化学》顾问。

1989年,应邀在美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杂原子化学会议上做了大会特邀报告。

1990年,任《HeteroatomChemistry》顾问编委。

2002年12月17日,黄耀曾逝世。

主要成就

黄耀曾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研究,在中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抗菌素的研究与生产迅速发展,其领导的研究组致力于从事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他领导研究有机汞种子杀菌剂—西力生,并在沈阳农药厂投产。

20世纪50年代末,从事国防研究,与其他合作者投入氟塑料、元素氟氟化的研制,开展氟表面活性剂、新型炸药等的研究工作,解决了核武器试制中急需的高爆速塑料粘结炸药的研制,并组织批量生产。

20世纪60年代起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开辟了砷元素的类wittig反应并致力于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发展了有机砷盐直接与醛反应的方法,实现了催化的wittig型反应。在有机锑化合物工作中阐明了有机锑化合物反应的三种不同历程。在对有机砷、有机锑、有机碲、有机镓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方法学研究为国际间所瞩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特别是最近几年,同施莉兰等人将固液相转移技术应用于胂试剂的Wittig反应,使胂盐在固体碳酸钾存在下,于室温即能与醛反应,方便地合成多烯醛、酮、酯、酰胺及有关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多次被国际上有机合成化学家所应用。他的小组还发现了国际上第一例催化的类Wittig反应。

在中央研究员化学所,黄耀曾做有机微量分析和有机合成。黄耀曾用微量分析天平和微量分析仪器,摸索着掌握了有机微量分析操作技术,并分析出贝母素甲的经验式,但与当时中国化学界前辈用常量分析导出的经验式大不相同。新技术受到了质疑。经德国两家微量分析实验室将分析的数据结果和黄耀曾做的完全相同,因此改正了贝母生物碱的经验式。从此,有机微量分析技术在中国站稳脚跟,并逐渐传播至国内其他单位。有机化学所的微量分析现在还承接世界各地的样品。而黄耀曾先生无疑是中国有机微量分析方法的创始人。

黄耀曾发表论文220多篇,多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上;他还撰写内部资料20多篇,与他人合编书籍5种,合译书籍5种。主要论著有:

1Chang-KongChuang,Yu-LinTienundYao-TsengHuang.SynthesenmittelscyclischerKetonsaure-esterI.Mitteil.Synthesevon2-Methyl-cyclohexan-essigsaure-(1)-carbonsaure-(2)undverwandtenVerbindun-gen.Chem.Ber.,1935,68:864-879.

2Chang-KongChuang,Yu-LinTienundYao-TsengHuang·SynthetischeStudieninderSterin-undSexua1hormon-GruppeI.Mitteil.Syntheseeines10-Oxy-3-oxo-hexahydro-chrysensundseinesMethy-lathers.Chem.Ber.,1937,70:858-863.

3Yao-ZengHuang,Kuo-HaoLinandLiangLi.ChemicalStudiesonAmino-AcidsandTheirDerivatives.IX.SynthesisofValine,LeucineandNorleucine.J.ChineseChem.Soc.1947,15:38—45.

4Yao-TsengHuang.Y.W.YiehandI.Chang.PhenylthiourethansasLocalAnesthetics.Brit.J.Pharmacol.,1947,3:297-299.

5Yao-TsengHuang.SynthesisofSubstancesRelatedtoTetracyclines.Tetrahedron,1960,11:52-59.

6黄耀曾,戴立信,倪大男等译.有机化学中的空间效应(M.S.Newman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7卢嘉锡,黄耀曾,曾广植等译.化学键的本质(L.鲍林原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6.

8Yao-ZengHuang,Ji-SenLi,Jian-QiangZhou,eta-l.OligomerizationofPerfluoropropyleneCatalyzedbyπ-Bis(Arene)Chromium(O).J.Organomet.Chem.,1981,218:169—175.

9Yao-ZengHuangandYan-ChangShen.ArsoniumYlides.AdvancesinorganometallicChemistry,1982,20:115-157.

10Yao-ZengHuang,Yan-ChangShen,etal.ANovelAcetylenicEster-VinylEtherRearrangement.ScientiaSinica,SeriesB,1982,25(5):587-593.

11MTsutsui,Y.IshiiandYao-ZengHuang.FundamentalResearchinOrganometallicChemistry(ProceedingsoftheChina-Japan-UnitedStatesTrilateralSeminaronOrganometallicChemistryheldinBeijing,June,1980).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y;Beijing:Sci-encePress,1982.

12Yao-ZengHuang,AkioYamamoto,Boon-KengTeo.NewFrontiersinOrganometalliciandInorganicChemistry(ProceedingsoftheSecondChina-Japan-U.S.A.Trilatera1SeminaronOrganometallicandInorgan-icchemistryheldinShanghai,China,June1982).Beijing:SciencePress,1984.

13Yao-ZengHuang,JisenLi,QilinZhou,etal.PolymerizationofPerfluoro-2-alkynenitrilesbyπ—Bis(benzene)chromium(O).J.Polym.Sci,Polym.Chem.Ed.1985,23:1853—1859.

14Yan-FangWang,Jin-CuiLi,Yao-ZengHuang,etal.AFacileStereoselectiveSynthesisofLeukotrieneA4(LTA4)MethylEster.TetrahedronLett.1986,27:4583——4584.

15Li-LanShi,Weng-JuanXiaoandYao-ZengHuang.TheuseofArsoraneasIsoprenoidReagentSynthesisof5-Substituted-3-methyl2.4-Penta-dienoicEsters(ABAEsterAnalogs).Synthesis,1987,370—371.

16HuaiyuSheng,ShouyuanLinandYao-ZengHuang.PalladiumCatalyzedRearrangementof2—AlkynylArylKetonestoSubstitutedFurans.Syn-thesis,1987,1022-1023.

17Yao-ZengHuangandQi-LinZhou.Nickel-,Palladium-andPlatinum-CatalyzedReactionsofPerfluoro-andPolyfluoroalkylIodideswithTer-tiaryAmines.J.Org.Chem.,1987,52:3552—3558.

18Yao-ZengHuang,Li-LanShi,JianHuaYang,etal.HighlyStereoselec-tiveSynthesisof(Z.E)ConjugatedI)ieneTypeSexPheromone.J.Org.Chem.,1987,52:3558—3560.

19Yao-ZengHuang,ChangtaoQianandYuanyaoXu.ProgressofOrg-anomentallicChemistry.In:AdvancesinScienceofChina,Chemistry.TangYouqi(ed.)Beijing:SciencePress;NewYork:JohnWileyandSons,1987.Vol2:91—124.

20Yao-ZengHuang,Li-LanShiandSnao-WeiLi.AnEfficientandStere-oselectiveSynthesisof(E)α-EnonesviaArsoniumSalts.SynthesisoftheKeyIntermediatesofBrassinosteroidandProstaglandin.Synthesis,1988,975—977.

21Yao-ZengHuangandJ.Q.Zhou.ReductiveDefluorinationofPerfluoro-propyleneTrimerandPerfluoro-,△9(10)-octalineby“Cr-H”.J.Organomet.Chem,1988,348:235—239.

22QilinZhouandYao-ZengHuang.AFacileMethodforFluoroalkylationofAnilineandItsDerivatives.J.FluorineChem.,1988,39:87-98.

23QilinZhouandYaoZengHuang.AConvenientandGeneralSynthesisof2-Alkyl-3-fluor-3-opolyfluoro-alkyl-2-propenalJ.F1uorineChem.,1988,39:323-327.

24Li-LanShi,Wei-BoWang,Yao-ZengHuang,etal.TheFirstExampleofACatalyticWittig-TypeReaction.Tri-nbutyl-arsineCatalyzedOle-finationinthePresenceofTriphenylphoIphite.J.Org.Chem.,1989,54:2027—2028.

参见CHEMTRACTS-ORGANICCHEMISTRY1989,2:300—301.

25Li-LanShi,WeiBoWangandYaoZengHuang.ANovelSynthesisof2,3-Epoxy-3-arylpropanolviaArsoniumSalt.TetrahedronLett.1989,29(41):5295—5296.

26Yao-ZengHuang,Li-LanShi,Jian-HuaYang,etal.FacileSynthesesofUnsaturatedAldehydes,Ketones,AmidesandRelatedNaturalPro-ductsviaArsoniumSa1ts.HeteroatomCheImistry.VCHPublishers,Inc.,1990,189—206.

27WeiBoWang,Li-LanShiandYaoZengHuang.EfficiantSbCl3-MetalSystemforAllylat1on,ReductionandAcetalizationofAldehydes.

Tetrahedron,1990,46(9):3315—3320.

28Yao-ZengHuang,YiLiaoandChenChen.ReactionofCarbonylCom-poundswithBenzyltrialkylstiboniumBromideMediatedbyDifferentStrongBases.J.Chem.,Soc.Chem.,Commun.,1990(1):85—86.

29YiLiao,Yao-ZengHuangandFang-HuaZhu.SelectiveAcetalizationofAldehydeswithTrialkoxystibineusingAllylBromide.J.Chem.Soc.Chem.Commun.,1990(6):493—494.

30Jian-HuaYang,Li-LanShi,Yao-ZengHuang,etal.FacileSynthesisof2.4-Diena1sviaArsoniumSaltandItsApplicationTowardSomeNaturalProducts.HeteroatomChemistry,1990,1:75-—81.

31Yao-ZengHuangandYiLiao.OnPentaalkylstiborane.SynthesesofHo-mobenzylicAlcohols,HomoallylAlcohol,Ethyl5-Aryl-5-hydroxy-2-pentenoatesandβ-Hydroxy-propionicAcidDerivativesviaPentaalkyl-stiboranes.J.Org.Chem.,1991,56(4):1381-1386.

32Yao-ZengHuang.TheChronicleofMyScientificStudyReviewsonHeteroatomChem.1995,12:1—21,MYU,Tokyo,Japan.

黄耀增从1956年就开始带研究生,至今已培养了10多名博士,l0多名硕士,其中有许多人已成为年轻一代的科技骨干,有的已成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生有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

社会任职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家金属有机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1960至1984年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担任《有机化学》杂志第一任主编、《化学学报》编委和国际性刊物《无机和金属有机的合成和反应》、《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等职。

人物轶事

黄耀曾阅读古典诗词是他的业爱好,兴致所至,在重要场合他常吟诵诗词以言志,是化学界有名的诗人。

1959年11月至1960年2月,他随团出访东欧五国并到了苏联,在科学考察之余,他写了《旅欧杂感》,用诗记录了自己心灵的感触;他为波兰首都华沙战后重建而欢欣鼓舞,也以诗歌之;访问民主德国柏林大学,他又以“青年课罢笑声多,或作嬉游或放歌。忽忽敛容齐侧立,相传教授且经过”,勾画出莘莘学子课余嬉笑的校园小景;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由于当时的代表团团长是位久经沙场的新四军将领,竟也不能神色镇定地走完那座人间地狱,令他感到万分震撼遂作诗数首以记观感。

个人生活

黄耀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贤内助尤其婝是黄耀曾事业的有力支持者。黄耀曾常说,如果他有一点成就的话,那和他爱人的照顾是分不开的。他年轻时身体羸弱,多次患重疾,爱人细微、深情的照料使得他转危为安。在他遭到厄运的时代,也幸得爱人的开导与宽慰。他们伉俪情深,1988年,还被上海市评为金婚佳侣。他们有子四人,次子黄乃中、媳舜华双双都是化学博士,可谓化学世家。

人物评价

缅怀和追思黄耀曾先生为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弘扬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朱志远评)

黄先生真正称得上是学术大师创伟业,辛勤园丁育俊才,谦谦长者塑风范,是南京大学以及化学界的骄傲,是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缅怀黄先生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是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黄耀曾先生高尚的精神品格、严谨的学术态度、刻苦的求索精神。(南京大学副校长毅评)

生活中一位勇敢、时尚、浪漫、风趣、睿智的父亲;研究工作中孜孜不倦,坚定追求以及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写诗作词、以诗言志的父亲。(黄耀曾三儿子黄乃卷评)

黄耀曾先生的一生是顽强拼博、无私奉献的一生。要学习他的精神风范和高尚品格,从他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养分,从他的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的力量。我们要学习他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学习他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郏静芳评)

后世纪念

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2003年6月,中国化学会设立“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百年诞辰纪念会

2012年11月16日,中国金属有机化学学科开拓者之一—黄耀曾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有机所隆重举行。

黄耀曾故居

黄耀曾故居位于南通市区寺街,是一座东至三衙东巷、北至天宁寺照壁、西为寺街,坐北朝南的大宅子。此宅为一堂三进,始建于清代,在当时也算得上气派。后来历经分割变卖和改造,如今存留下来的故居只是过去的一小部分,但还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原貌,尤其是最后一进,门楣很高,建国后还曾被作为幼儿园的大门。相传民间有节节高的说法,即门楣一进比一进要高,而此间门楣的高度冠绝寺街,更是印证了大户之说不虚。

标签: 黄耀曾

更多文章

  • 蔡诗东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诗东

    蔡诗东(1938年5月—1996年6月20日),物理学家,福建东山人。1960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物理系,196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等离子体物理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讲师、助理物理学家和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3年蔡世东先生学成回国,1995年

  • 张国藩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国藩

    张国藩,著名的教育家、力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分子物理和原子物理以及湍流理论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他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工科院校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治学严谨,生活俭朴,是一位人民爱戴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另还有与之同名的还有中央工艺美术

  • 胡立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立

    胡立(1921—2002)字梦痕,号望之,四川都江堰市人。张大千第一代亲传弟子。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诗人,以宋元青绿及水墨山水驰誉画坛。其国画深得张大千技法之精髓,国画造诣和成就颇高。早年毕业于南虹艺专,50代年为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作画。80代初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90年代初应邀为天安门城楼作画。曾

  • 胡国定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胡国定

    胡国定,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是中国信息论研究的开拓者。对香农信息论的基本命题作出重要工作。长期主持南开数学研究所工作和国家基金委工作,对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作出了贡献。中文名:胡国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鄞县出生日期:1923年逝世日期:2011年9月21日职业:教授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性

  • 罗九香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罗九香

    罗九香(1902年6月19日—1978年6月9日),广东省大埔县人,中国客家筝演奏家、教育家,与曹正、曹东扶、赵玉斋一起被誉为“中国古筝四大名家”,有“南派筝王”、“客家筝代表”之称。1921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1925年师随“乐圣”何育斋学习古筝和民间音乐。1954年被戏剧家欧阳予倩推荐入大埔县

  • 段克己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

  • 孙淑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淑

    孙淑,字蕙兰,出生于汴州(今河南开封)。元代诗人傅若金之妻.她的父亲孙周卿,是元代著名作曲家,所以以小令为多,散见于各家曲选中.孙淑的生卒年不详,约在傅若金的生年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左右,约卒于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只活了二十余岁。中文名:孙淑别名:孙蕙兰国籍:中国元朝民族:汉族出

  • 郭敦仁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敦仁

    郭敦仁,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和普通物理的教学工作,成绩卓著。编著的《数学物理方法》被全国高校广泛采用,和王竹溪合作编著的《特殊函数概论》,享誉中外,并与夏学江合作翻译成英文,在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英译本。中文名:郭敦仁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中山县出生日期:1917年10月23

  • 木公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木公

    木公,明代纳西族土司、诗人。字恕卿,著有《雪山始音》、《隐园春兴》、《庚子稿》、《万松吟卷》、《玉湖游录》、《仙楼琼华》6部诗集,共1000余首。木公早期诗作多写自然景物,寄情山水。后期诗则写风俗人情,多直抒胸臆。中文名:木公国籍:中国明代民族:纳西族出生日期:1495年逝世日期:1553年职业:作

  • 李金声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金声

    李金声(1924.8-2009.9.27),男,京剧红生、老生演员祖籍南京。其父李洪春,有“活关公”美誉。李金声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资深名师,国家一级演员,李(洪春)派红生艺术优秀传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教育“耕耘奖”、中国戏曲老艺术家终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