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沛瑶

李沛瑶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4/1/15 20:20:27

沛瑶(1933-1996.2.2.),广西自治区苍梧县人。生前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沛瑶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一代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李沛瑶同志是著名爱国将领、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李济深先生的儿子。

基本资料

名:李沛瑶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西自治区苍梧县人

出生日期:1933

逝世日期:1996.2.2

职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学院

人物履历

李沛瑶,1933年6月1日生于香港。

1952年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学习。

1957年毕业后,任江西省南昌航空学校教师。

1958年至1987年,历任国营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年任政协江西省委员会常委,民革江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当选为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

1988年任政协江西省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江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民革第七届中央副主席。

198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部长。

1992年当选为民革第八届中央主席。

1993年3月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6年2月2日,李沛瑶被其警卫张金龙杀害,终年63岁。

社会评价

李沛瑶同志与李济深先生虽然成长于两个迥然不同的时代,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为国家统一、中华振兴而奋斗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李沛瑶同志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他逐步走上了民革中央和全国人大的领导岗位,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在合作共事中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李沛瑶是在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将这一制度载入宪法之后,走上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领导岗位的。他虽然长期从事技术工作,但由于熟悉历史传统以及勤奋学习和深入研究,使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革本身就是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个共同目标团结奋斗的产物。他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要经受两个考验,一是同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考验,一是担负起参政党历史责任的考验。这就要求民主党派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上都要转变和发展,围绕参政党的性质和职能来搞好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他多次强调,民革要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参政党,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增强组织活力,建立健全参政党的机制,也要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他认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革作为参政党的基本职能,这个职能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越能体现民革自身存在的价值。参政议政就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建议。民主监督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有组织地开展,当前要着重在反腐倡廉、立法执法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履行监督,当好共产党的诤友,并接受共产党的监督。

李沛瑶言行一致,对民革的工作非常投入,非常热爱。为从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把民革建设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李沛瑶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民革工作的新局面。1992年以来,在他亲自带队和组织下,就智力支边扶贫、抑制通货膨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很有价值、见地深刻的建议。这些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他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李沛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地走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大学毕业后,他自愿下到基层,接受锻炼,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整整干了30年。他虚心向工人学习,与群众打成一片,受到工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被树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典型”。他刻苦钻研业务,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过《锻造、冲压工作技术问答》等专著,是一位在冲压、设备电气等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他参加过多种新型飞机的研制和设计,主持完成了多项较大的技术革新项目,多次被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技术革新能手”等称号。他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与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培养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出差回厂看望同事,工人们握着他的手仍亲切地称他“李师傅”。在担任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领导职务期间,他提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并且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从事劳动部和工会的具体工作,必须从这个根本点出发。他对劳动用人、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意见。他特别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劳动保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的当天,他带队上街宣讲,解答问题。他对危害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不正之风极为痛恨,力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并且身体力行,坚决斗争。1996年2月2日凌晨,当罪犯进入居所行窃时,他进行了严厉斥责和教育,当罪犯持刀行凶时,他虽年过花甲,仍与凶残的罪犯进行英勇搏斗,不幸牺牲。他的英勇精神和浩然正气,永留人间!

李沛瑶作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十分关心祖国统一大业,曾就祖国统一问题发表过不少文章和讲话,表达盼望和平统一的殷殷之情。他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他利用父辈的关系和影响,广泛联系台湾和海外亲友,沟通感情,介绍国内情况,为祖国和平统一做了大量工作。他曾致电台湾国民党领导人,提出遵循孙中山先生遗教,加强两岸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建议。他在遇害前两天,还主持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纪念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的座谈会。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坚决反对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图谋。他一贯认为中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李沛瑶十分重视对外友好工作,他曾多次率团出访,广泛接触各方面人士,为加强同各国议会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沛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泽东著作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以致用,不尚空谈。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为人厚道,敬业乐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正派民主,生活俭朴。

李沛瑶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国家和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领导,是国家和人民无可挽回的损失,举国为之惋惜和悲痛!沛瑶虽逝,但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与世长存!

死因

1996年2月3日上午,中央办公厅、中组部、统战部、公安部、新华社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全国人大秘书长曹志召集的会议,会上,公安部白景富副部长介绍了案情经过。罪犯张金龙入伍前有多次偷盗行为,他利用值勤之机潜入李家行窃将李沛瑶杀害。白景富指出,这是一起没有政治目的和其他背景的案件,罪犯的作案动机是谋财害命。

现继任者为何鲁丽。

标签: 李沛瑶

更多文章

  • 呼延赞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呼延赞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之子,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兴

  • 黄轩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黄轩

    黄轩字日驾,一字小华,号蔚塍,清代人,生卒年月不详。故籍安徽休宁。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进士。黄轩擅长书法,也善属文,刻意追求,效法赵孟頫。中文名:黄轩别名:一字小华,号蔚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休宁人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职业:古代官员主要成就:恩科进士字:日驾黄轩是

  • 金维映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维映

    金维映(1904年-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舟山地方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舟山籍杰出女革命家。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金维映在整风中受冲击后与邓小平离婚,后为早期革命领导人李维汉之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之生母。金维映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她是包括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在内走

  • 狄青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

  • 刘廷芳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廷芳

    刘廷芳(1891年-1947年),字亶生,浙江省温州永嘉县大同乡人,诗人,传教士。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又在美国乔治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得教育与心理学博士学位,及耶鲁大学神学院取得神学学士学位。在1920年代初至1940年代中,在中国教会是动静观瞻的人物。刘廷芳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中国心理学会的创

  • 王竹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竹泉

    王竹泉(1891.04.09-1975.07.24),男,字云卿,又名宗琪,出生于河北交河,区域地质学家、煤田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29-193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从事地质工作60年,研究领域广泛,特别在研究中国煤田地

  • 李光谟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光谟

    李光谟,(1926~2013),湖北钟祥郢中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资深翻译家,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子。他是新中国第一批成果丰硕的高水平资深专业外文工作者,主要从事俄文、德文翻译工作。2013年12月7日凌晨,李光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中文名:李光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

  • 钱保功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钱保功

    钱保功,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学家,他为开创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新领域,开发中国自行研究的合成橡胶和辐射高分子材料,培养科技人才,付出了全部精力。他善于拓展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科,提出高聚物固体反应的“点—链—片—体”模式,发表了一批具有影响的论著。中文名:钱保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江阴县出

  • 赖少奇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赖少奇

    赖少奇(1915-2000)现代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诗人、作家。一作赖少麒。广东普宁人。曾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校,早年从事木刻创作。后参加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安徽文联主席安徽美协、书协主席等职。早期主要从事版画创作,自本世纪6

  • 杨澄中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澄中

    杨澄中,物理学家,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是国际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少数人之一,首次测量(d,p)反应出射质子角公布,得到削裂反应机制的证据。他领导建立中国自制的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倍加器;创建兰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领导建成1.5米回旋加速器和第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