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光远

陈光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30 更新时间:2023/12/23 5:51:57

陈光远(1920年4月29日—1999年11月6日),地质学家、成因矿物学家。长期从事结晶学、矿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中国现代矿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开创者。他对钨矿、富铁矿、铬矿、金矿等的矿床成因矿物学的研究,为矿山解决疑难问题及为找矿和远景评价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矿物学人才。此外还有将军和教授。

基本资料

名:陈光远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20年4月29日

逝世日期:1999年11月6日

职业: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

主要成就:党员、教师、院士

代表作品:《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

个人简介

陈光远,地质学家、成因矿物学家。长期从事结晶学、矿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中国现代矿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开创者。他对钨矿、富铁矿、铬矿、金矿等的矿床成因矿物学的研究,为矿山解决疑难问题及为找矿和远景评价作出了突出贡献。90年代末期,转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废弃物改善生态环境。专著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张岭铁矿成因矿物学》皆是中国矿床矿物学、成因矿物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矿物学人才。

个人简历

陈光远1920年4月29日出生于南京市。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3年获学士学位。

1943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助教,从事古生物教学。

1948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1951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

1951-1952年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副教授。

1952-1999年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任副教授、教授,矿物教研室主任,成因矿物学研究室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与全国优秀教师。

1990年被聘为第14届国际采矿大会执行主席;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组织委员及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分会主持人。

1995年获四光地质科学奖。

1996年被聘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分会主持人。

1998年为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院士。

1999年11月6日病逝于北京。

生平

陈光远,1920年4月29日生于南京市,在南京市上小学、中学,曾获南京市学生自然科学讲演竞赛与英语演说优秀奖。1939-1943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加入党的外围组织“群社”,由于学习成绩优良,曾获得上海银行及资源委员会两项奖学金;1943-1948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任助教;1948-1951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地质矿物系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51-1952年,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52-1978年,任北京地质学院结晶矿物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1979-1996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成因矿物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光远教授是中国外知名的地质学家与矿物学家,是国家教委矿物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是中国现代矿物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开创者。40多年来,他在引进、推广、发展和建立成因矿物学的理论体系及地质生产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中国在该学科领域中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历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务理事、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陈光远著有教材2部、专著9部,重大科研报告20份,中外论文130篇。他多次主持并参加国家部委的科研项目,曾12次获奖,包括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省部委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特等奖1项,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等3项,199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由于他在成因矿物学及在教学上的突出贡献,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及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陈光远的传记被收入由中国科学院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陈光远是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地质学会终身会员,历任访外代表团团长、援外地质专家组组长、联合国特聘专家、联合国小矿山会议顾问,第14届国际采矿大会执行副主席,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组织委员及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分会的主持人,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成因矿物学及其应用分会的主持人,并任俄罗斯乌拉尔科学院外籍院士。

学术贡献

陈光远花费半个世纪的精力,致力于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引进、完善、发展和推广应用,在学科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认为,传统矿物学侧重于描述,但矿物是地质成因、找矿信息的载体,又是自然历史的产物,矿物组合与矿物种本身的形成过程记载了地质条件演变的历史。研究和提取这些信息,为地质成因研究与找矿勘探服务,是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中心课题。为此,50年代初,他就从苏联引进了成因矿物学的学术思想,翻译介绍了矿物发芽、矿物发生史、矿物标型、矿物世代等一系列现代成因矿物学术语,这类术语在中国一直沿用至今。

在近40年的工作实践、理论探索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他于1987年出版了专著《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全面反映了现代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内容,建立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阐明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内在联系,并系统提出了二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专家认为,此书是当前该学科领域最系统最全面的优秀著作。他对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作了重要的补充、创新和发展:(1)从8个方面(矿物区域分布、矿床矿物分带、矿物标型、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形成作用、矿物产状和复成因性、矿物找矿标志、找矿方法)系统整理了中国浩瀚古籍中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史料和学术思想,理清了该学科的发展历史。(2)开辟了矿物系统发生史研究的新领域,提出按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分别研究矿物自然历史的方法,把矿物成因演化同地球历史的发展相结合。(3)提出了成因矿物族的概念。传统矿物学分类是晶体化学分类,而成因矿物族则把矿物成因、矿物标型、矿物晶体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类,从而提高了矿物学在成岩成矿研究中的作用。(4)总结了矿物标型的普遍规律,从哲学高度提出矿物标型的六性:普遍性、特殊性、变化性、相应性、继承性和分带性,为矿物标型的研究指出了方向,使该研究的应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5)从8个方面提出找矿矿物学的系统内容。(6)把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和相关学科引入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研究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更新,如他领导的科研集体在中国首次将天然热发光、热电性引进矿床成因找矿和矿物学填图的研究中,大大丰富了该学科的内容,促进了微观成因矿物学的发展。(7)发展了矿物学填图,提出矿物学填图的发展史、理论基础、分类、方法、步骤、比例尺及实例,促进了矿物学研究在基础地质理论与找矿勘探中的应用。(8)发展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研究的方法论,提出并阐明了理论与实际、野外与室内、宏观与微观、常规方法与现代方法、成岩成矿实验与地质观察相结合的5结合方法。这些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中的具体体现,不仅适用于矿物学的研究,对地质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亦可借鉴。

陈光远的学术贡献获得国外专家的高度赞扬,1990年俄罗斯著名的成因矿物学专家格里戈利耶夫称赞《弓长岭铁矿成因矿物学》专著时,认为“是矿床矿物学、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三位一体,这样的书在苏联也很少见”;1996年俄罗斯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术带头人尤什金院士来信称赞:“由于您的贡献与提倡,中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才得以蓬勃发展,您是中国当之无愧的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1996年尤什金院士认为,“陈教授在中俄都很有名,发展了成因矿物学的思想方法,是中国的格里戈利耶夫”;“陈教授把俄罗斯学派与英美学派结合起来,21世纪该领域的主要发现将在中国产生”。1999年前国际地科联主席W.S.Fyfe教授,在对陈光远教授的悼词中写道:“当我们离开这个地球的时候,我们是否对国家及世界的未来作出贡献?而对于陈教授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对我们的未来作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伟大的人。他所作的贡献永存!我们一定要完成他未完成的工作。”2001年Fyfe教授对矿物填图集著文的评价是:“开拓了找矿矿物学的新篇章”。

人才培养

陈光远不仅是科学家,也是地质教育家。50年来,他主要从事结晶学、矿物学、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教学。他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提出高校矿物学教学体系两段论:在低年级学习矿物学基本理论及鉴定描述,以便为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在打好其他地质学科基础后,到高年级还应学习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以便达到融会贯通、联系地质与找矿实际的目的。因此他首先在本科生高年级开设成因矿物学课程,继而又为研究生开设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课程,对其他院校亦起到了开创示范与促进作用。50年代初,他与苏联专家一起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矿床矿物学研究生。1960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及中国外进修教师,培养了大量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培养了大量的矿物学人才。他培养的学生,许多已成为中国外知名学者。

他努力普及推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学术理论,十几年来他主持召开了5次该学科的全国学术会议,在中国不同地区应邀举办主讲了13次该学科的短训班。当前,中国在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及找矿领域中广泛应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术思想,与他的倡导是分不开的。他学识渊博,思路清晰,讲课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他重视野外教学,不仅培养各层次的学生,还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结合实际,并善于把容易被忽略的各种野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使很多受益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光远不仅对矿物学造诣很深,对岩石、矿床、地球化学、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学及物化探遥感等相关学科也有较深入的了解。他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联系实际,从地质矿物现象中提取成因找矿信息。从一个普通的露头、一块标本、一片切片或光片的矿物组合、矿物形态、矿物粒度、矿物颜色、矿物成分、矿物产出部位、矿物排列方式、矿物相互关系、矿物时空变化与应力标志等各种细微特征,判断晶体生长方式、形成条件、形成过程与成岩成矿作用及构造运动的关系。在地质观察时,善于以成因矿物学为纲,把矿物学现象与地层、岩石、构造和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参加第一届成因矿物学短训班的学员在总结中谈到:“陈先生讲事物联系,讲演化、讲机理、讲事物本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好比是一根线,把其他许多学科像串珠一样,一粒一粒地穿起来了,一提此线,线上的串珠就都被提起来了。”参加短训班的老岩矿鉴定人员说:“过去对标本和光薄片只做一般描述定名,像开中药方子,而成因矿物学却给岩矿工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是岩矿工作的必由之路。”

陈光远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一生耿直,以直言不讳著称。他在学术问题上,基于大量实际资料,敢于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他十分重视教书育人、身教言传。他对青年教师和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关怀,热情帮助。他关心支持其他学科的发展,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他对许多学科方向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与科学工作者,敢于实事求是,不计个人恩怨得失,力排众议,大力推荐,深受大家爱戴。他有深厚的古文功底与文学修养,精通英语,又能涉猎多种外语科技文献,加之勤奋努力,使他以知识面广为人称道。他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科学,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科领域内,他总是不断地以一个目标为起点去追逐另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在无数的实践中,他不断发展科学思维和认识能力,从无休止,使中国成因矿物学跻身于世界前列。他常说,任人不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在大自然无穷的奥秘与复杂的生产实践面前,永远都是小学生,就像在海滩上寻找蚌壳的孩子一样。他虽历经挫折和困难,但对科学的热爱不改初衷,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他一生工作十分勤奋努力,已进入高龄仍不计节假日与寒暑,天天到办公室上班,伏案工作。在重病入院后,在病床上还坚持工作。他的病床床头放满了书籍和资料,在他去世的前两天,还打电话关心着中加合作项目的进展。陈光远教授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标签: 陈光远

更多文章

  • 逯钦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逯钦立

    逯钦立(1910-1973)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史研究专家、中国古文献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曾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广西大学。1951年至1973年任东北师范学大学教授。编纂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校注有《陶渊明集》。另有《逯钦立文存》等著作出版。中文名:逯钦立别名:胡蛮

  • 嵇璜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嵇璜

    嵇璜(1711年-1794年),字尚佐,晚号拙修,江南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清朝水利专家。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长于治河。雍正八年进士,历官乾隆间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以治河有功著称。中文名:嵇璜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无锡出生日期:1711年逝世日期:1

  • 白玲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玲

    白玲,女,原名郑志诚,1922年7月7日出生在河南省罗山县。原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主席团常务委员、辽宁戏剧家协会理事、会员,著名话剧演员,文艺九级。2008年2月23日18时50分病故。白玲同志一九四九年三月参加我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一九五零年八月调入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部研究室

  • 陆徵祥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陆徵祥

    陆徵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上海人,原籍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县(今江苏太仓)人。中华民国外交家,天主教本笃会修士、神父。中文名:陆征祥别名:陆徵祥、陆子欣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871年6月12日逝世日期:1949年1月15日职业:外交家、修士毕业院校:

  • 童恩正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童恩正

    童恩正,考古学家、科幻作家。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教授。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文名:童恩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宁乡出生日期:1935年8月27日逝世日期:1997年4月20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四川大学主要成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 夏坚白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坚白

    夏坚白(190311.20-197710.27),江苏常熟人,中国当代测绘事业开拓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大地天文学奠基人、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和重操守的教育家,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中的首位测绘科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留

  • 李若冰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若冰

    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笔名沙驼铃。陕西泾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学的拓荒者、“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他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李若

  • 高吹万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吹万

    高吹万(1878—1958),字时若,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江苏金山人。南社诗人,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早年勤于治学,受业于同邑名儒顾莲芳。1903年起,在金山出版《觉民》月刊,宣传民族主义思想。光绪1906年又与柳亚子、田桐等创办《复报》月

  • 席泽宗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席泽宗

    席泽宗(1927.6.9-2008.12.27)山西省垣曲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已被8种世界名人录列传。在国际天文学界,他的名字总是与超新星联系在一起。他对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的证认及整理工作,长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蜚声于天文学和科学史两界。他长期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

  • 王同春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同春

    王同春(1852--1925),俗名瞎进财,字浚川,邢台县东石门村人,他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之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顾颉刚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对王同春开发黄河后套的事业给予很高的评价。中文名:王同春别名:瞎进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邢台市出生日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