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丁道衡

丁道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3/12/20 10:09:18

丁道衡是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者。当年他发现白云鄂博铁矿时年仅二十八岁。丁道衡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重庆分社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是贵州省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

基本资料

名:丁道衡

国籍:中国

出生地:贵州省织金县

出生日期:1899

逝世日期:1955

职业:地质学者

个人信息

丁道衡,字仲良。出生书香门第,生活在一个世代以读书进取为荣的环境里,从私塾课读经书,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和熏陶,天资聪慧,勤奋读书,少年得志。17岁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1919年中学毕业后,矢志深造,于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后经严格甄别,升入正科,名列前茅,获得贵州省公费津贴。在北平求学六年,他半工半读,兢兢业业,1926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以优异成绩中选为母校助教,专门研究地史和古生物学,曾担任重庆大学地质学主任。

人物生平

1927年5月至1930年8月

丁道衡参加了由北大教授炳昶、黄文弼、袁复礼等和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组织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他主要担任天山西南部的地质考察工作,并负责地质矿产调查和古生物研究。考察团在戈壁沙漠之中和荒无人烟之地,费时三年,冒着生命危险,行程数万里,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对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北部的40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行了详尽考察,终于在西北高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丰富宝藏。当时刚踏出校门的丁道衡年仅28岁。他公开认定:白云鄂博是一个蕴藏丰富而有开采价值的大型铁矿,沉睡了亿万年的白云鄂博被丁道衡发现了。在这次考察工作中,他共绘制了地质图100多幅,收集地质资料35箱、风俗物品3箱,这不仅是他正式参加地质工作的开端,而且是他一生中所取得的最辉煌的巨大成就。从西北考察回来,他发表了《新疆矿产志略》、《蒙新探险生涯》等多篇文章,在他著名的《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中首次发现内蒙古大铁矿,这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和大西北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设想修铁路将附近的大青山煤田与之相连,使煤铁积于一地,并在包头建设一个钢铁基地,对西北的交通、经济将有重大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60年代,丁道衡的设想才得以实现。如今,包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1987年,白云鄂博铁矿隆重举行发现白云鄂博主矿体60周年庆典,为表彰发现者丁道衡博士的业绩,特在该矿区街心为他塑象,供人景仰,垂于后世。

1934年

丁道衡以教学科研的成就获北京大学资助赴德留学。先入柏林大学学习构造地质学,次年转入马堡大学研究无脊椎动物化石,完成了古杯海绵、方椎珊瑚、十字珊瑚、波哈特贝、鄂头贝等的研究。并撰写了《古杯的更订》一文,在德国《矿物、地质、古生物年鉴》上发表,精确地解决了古生物学家们争论了90多年的问题。留德3年期间,获博士学位,并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7年底

丁道衡放弃了优越的条件,怀着报效祖国的热诚回国,应聘为云南省建设厅技正(总工程师)。于1939年秋参加“川康科学考察团”,立下在西南处女地寻找矿产的雄心,率先研究了西南地区铝土矿。他不顾川康高原山高严寒、空气稀薄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四川理化县郊野遇上土匪,衣物被洗劫一空,他仍泰然处之。考察后提出并发表了“关于有盖珊瑚的讨论”的论述。

1940年

丁道衡应聘武汉大学矿冶系,后随校搬迁至四川乐山。当时条件极差,师资奇缺,整个矿冶系除配有一名绘图员外,全系6门专业课都由丁道衡一人担任。除一个系的教学行政工作外,还要负责学生的实验课和野外实习,尽管他患有高血压,在海拔3500米的高山上昏倒,仍满腔热血,坚持搞科研、撰写论文发表,终年如一日。

1942年秋

丁道衡怀着报效桑梓的热诚回到故乡,任国立贵州大学矿冶系主任、教授、文理学院院长。1945年贵州大学成立地质学系,他又任系主任,为国家培养地质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督促学生勤奋学习,他撰写文章,明确提出:“学习的目的为了求得真理,谋求福利,以尽个人应尽的责任。第一为学要专一,第二为学要好学,第三为学要有毅力,第四为学要谦虚,第五为学要有系统,第六为学要创作。”由于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而在全校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被推选为贵州大学教授会主席。除了搞行政管理和授课外,每年还要到重庆大学讲学两个月,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

丁道衡以他的一生,实践了他“以科技报国”的理想。他敢于坚持真理,疾恶如仇。早在北大求学时,就因参加反对北洋军阀卖国运动而被捕。1949年初,他应邀赴重庆大学讲学时,目睹重庆大学等院校师生4千多人举行的轰轰烈烈的反饥饿运动和重庆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而深受鼓舞,曾在重大教授会上公开痛斥蒋介石政权的黑暗政治。同年8月返校后,他即以贵大教授会主席的身份师生作了介绍,极大地鼓舞了贵大师生的斗志。随即由贵大牵头联合师院和工学院,在贵阳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开始罢教、罢课。国民党当局以“煽动学潮和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于8月秘密逮捕了丁道衡。经历了3个月的囚禁生活后,经社会各界和亲友营救,于1949年10月以“联名保释,随传随到”的形式,丁道衡才得以“取保外释”。

解放后

全国解放后,丁道衡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满怀激情地说:“作为一名中国的科学家要勇担重任”,“黑暗终于过去了,像我这样长期过着担惊受怕、忍受压制的人止千万;今后我要坚决跟着共产党走,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人民。”1950年起,丁道衡任贵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委,当选为贵州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西南文教委员会副主委。在团结文教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951年,丁道衡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商委员会(省政协前身)15名常委之一,参与了贵州省大政方针的协商制定。

1952年1月,经他的老师孙云铸、杨仲康介绍,丁道衡加入了九三学社,成为贵州省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同年9月,他当选为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之后,经丁道衡介绍,贵州省知名教授罗登义、庆延相继加入九三学社,为贵州社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丁道衡调重庆大学任地质系主任。1953年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第一届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1953年,丁道衡当选为九三学社重庆分社副主任委员和重大支社第一届主委。在他的带领下,重大支社开展了形式丰富多样的组织活动和拟出年度工作计划。每次参加人大、政协和分社会议后,他总是及时向大家传达会议精神。他在一次支社会上讲:“我们九三分社的同志都愿在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每一个人的岗位工作上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带动我们所联系的群众搞好工作……提高我们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和人民服务。”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及重庆分会理事长等职。尽管事务繁忙,他的心情却格外舒畅。丁道衡常为赶写发言提纲或编写讲义而工作到深夜。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就在逝世的前一天,他在参加了重庆市政协主席团几天紧张会议之后的当晚,他还向地质系的全体同学作了发行新币的传达报告。

1955年,地质部委派丁道衡到地质部古生物司工作,正当他满怀希望迎接新的工作任务时,不幸于1955年2月21日晚,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6岁。

标签: 丁道衡

更多文章

  • 吕海寰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海寰

    吕海寰(1842~1927),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著有《奉使金鉴》60卷,补辑40卷;《庚子海外记事》4卷。中文名:吕海寰国

  • 柳溪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柳溪

    柳溪(1924.04.21~2014.03.18),女,原名纪清侁,河北省献县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创作的小说《刘寡妇结婚》,获得河北省1950年作品评奖小说甲等奖;长篇小说《战争启示录》,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3月18日2时45分,柳溪因病

  • 赵家璧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家璧

    赵家璧,中国编辑出版家,作家,翻译家。1908年10月27日生于上海松江。在光华大学附中时,即主编《晨曦》季刊。大学时期,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主编《中国学生》。1932年在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进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任编辑、主任。其间,结识鲁迅、郑伯奇等左翼作家,陆续主编《一角丛书》

  • 傅惜华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傅惜华

    傅惜华(1907年-1970年),又名宝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中文名:傅惜华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07年逝世日期:1970年职业:戏曲研究家毕业院校:北京蒙藏专门学校代表作品:《北京传统曲艺总录》《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傅惜华(1907年-

  • 刘永济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永济

    刘永济(1887一1966),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

  • 王湘浩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湘浩

    王湘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早期从事近世代数的研究,在类域论研究中获重要成果。后从事多值逻辑的自动机理论研究,并在我国倡导人工智能研究。他是吉林大学数学系第一任系主任,后任该校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和副校长。王湘浩是我国第一批计算机学科博士导师之一,曾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

  • 姜圣阶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圣阶

    姜圣阶(1915—1992),化工与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4年11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林甸县,祖籍为山东海洋县。1932年从天津河北工学院毕业后,在多处从事化工技术工作。1992年12月28日在重庆出差途中逝世,终年77岁。姓名:姜圣阶国籍:中国出生地:黑龙江省林甸县出生日期:1915

  • 陈作新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作新

    陈作新(1870—1911),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99年随唐才常在湖南联络会党,准备举事。1902年入湖南弁目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任新军二十五混成协炮兵营排长,旋改任步兵四十九标排长,因倡言革命被撤职。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该协创办随营特别班和测绘班,兼任教官。1910

  • 陈火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火旺

    陈火旺(193602.05-200802.02)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玉南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08年2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72岁。计算机软件专家。是我国第一台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之一。中文名:陈火旺国籍:中国出生地

  • 程民德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程民德

    程民德,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多元调和分析、多元三角逼近论的研究,并在中国倡导开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的研究。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领导工作,是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中文名:程民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917年1月24日逝世日期:1998年11月26日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