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丁佛言

丁佛言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7:59

丁佛言(1878—1931),原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黄县宋家疃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东京政法学堂第四期。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丁佛言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黄县

出生日期:1878年

逝世日期:1931年1月19日

职业: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

主要成就:民国国会参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大总统府秘书长

国民大学文字学教授

代表作品:《说文古籀补补》、《古陶初释》、《说文部首明》

简介

丁佛言,山东黄县人,名世峄,以字行,号迈钝,古文字学家,善籀篆,工刻印,曾任《亚细亚日报》主笔。

家庭介绍

丁佛言是黄县丁氏家族光裕堂第15世孙,祖父丁培芬,父亲丁翰章,丁佛言为丁翰章第三子。其父丁翰章(1853—1917)字汉亭,附贡生,诰封奉直大夫、侯选同知。母亲王氏。丁佛言兄弟三人,长兄丁世崧、次兄丁世岷,他排行第三。丁佛言发妻王氏病故后续弦山湘文,过继了侄子丁少言和外甥女丁孝佐为子女。丁佛言生前收藏的部分、拓本及著述手稿,由山湘文1950年捐赠山东古物管理委员会,现存山东省博物馆。

人物生平

他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艺,19岁为县庠生员、补廪生。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遭父训斥,负气出走,1904年(光绪三十一年)就读于济南全省师范学堂(今山东省师范学校)。1905年8月官费东渡日本,当年11月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为第四期学生,与沈钧儒同学。1907年5月学成归国。后执教于山东法政学堂。

1908年积极参与了同盟会领导的山东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占山东矿区。1909年(宣统元年)当选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开始从政。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1月5日济南各界1000多人在省咨议局开会,同盟会山东支部主盟人徐镜心等草拟山东独立大纲七条,要求山东响应共和,脱离清廷,宣布独立。丁佛言等将独立大纲改为劝告政府八条,提交山东巡抚孙宝琦,限三日内答复。

11月7日省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与绅商学各界人士集会,宣布取消省咨议局,成立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作为全省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最高机关,推举夏莲居为会长,丁佛言为秘书长。11月13日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在济南原省咨议局召开独立大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于11月13日宣布山东独立,丁佛言发表演讲。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南京临时参议院迁北京后,他当选为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为庶政委员会委员。正式国会成立后,又被推举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丁佛言全程参与了《天坛宪草》的起草工作。1913年5月,进步党成立,被选为党务部长。10月18日脱离进步党,成立民宪党。主编《中华杂志》(1914年4月到1915年1月停刊,出13期),以笔名“善哉”撰文针砭时政,反对专制,为袁世凯所忌恨,被誉为为新闻界三杰之一(另两名为黄远生和刘少少)较有影响的是《民国一年来之政党》《民国国是论》。二次革命时,作为山东代表参加江宁会议,反对袁世凯称帝。1914年4月,同乡徐镜心被袁世凯逮捕后,他闻讯曾多方奔走营救。

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恢复,他再次出任议员职。同年8月1日,任黎元洪大总统府秘书长,1917年2月25日辞职。1917年7月,国会解散,张勋复辟。他赴上海拜访孙中山后,去南方游说,力促恢复国会,继续制宪。

1922年旧国会恢复,他再次赴会,参与制宪。他写出《说明对于省权限提案之理由书》。1923年拒绝曹锟贿选,隐退归里。

1925年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丁氏为“古物审查委员会”委员。1928年,为避张宗昌裹挟由原籍抵京,暂住西城一住宅。以卖字为生,埋首于断碑古籍中。所得龟甲、彝鼎、泉玺、陶玉之属、拓片不下七八千种,潜心研究,造诣极深。留有《说文古籀补补》《续字说》《说文抉微》《还仓室述林》《古玺初释》《古陶初释》《说文部首启明》等著述。

1930年任国民大学文字学教授。1931年1月19日年病逝于北京。噩耗传开,海内外贤达名流敬赠仪幛、挽联,《大公报》发表社论《悼丁佛言先生》,推崇其人品、气节、学问,称之为“一代之范”。

丁佛言政治上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山东独立宣言中关于联邦制的意见就是他的手笔。他是1923年国会中“省宪同志会”的首脑。

丁氏故宅

丁氏故宅各堂号房式一致,磨砖对缝、飞檐龙脊、朱檩画梁,墩石大门、花墙矗立、更道纵横,厅堂楼榭、华丽辉煌。1987年被列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2000年,博物馆将丁氏故宅“爱福堂”“保素堂”“履素堂”的原客厅、卧室、厨房、账房、当铺、轿子房、私塾、磨房、碾坊、农具室、粮仓等部位进行的复原陈列开放。其中“爱福堂”大住房辟为丁氏后裔丁佛言纪念馆。

标签: 丁佛言

更多文章

  • 张岳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岳崧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澥山,号觉庵、指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革除各种陋规,四次受到皇帝召见,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鸦片。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濬、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

  • 谢学锦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谢学锦

    谢学锦,男,世界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早年参与发现了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与苏联学者各自独立地同时发现了金属矿床的原生晕分带特征。他提出并全面部署和系统指导了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他的《区域化探》一书

  • 阚潮洗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阚潮洗

    阚潮洗(1888年7月10日-1952年8月11日),原名朝玺,字子珍,奉天省锦州府广宁县(今盘山县)人,清末及中华民国、满洲国的军人、政治家。1927年(民国16年)春,他任安国军大元帅府军政执法处处长。6月奉系败北,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遇刺身亡,他随之解职,后逃到大连。中文名:阚潮洗国籍:中国民

  • 庄长恭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庄长恭

    庄长恭(1894.12.25~1962.2.15)字丕可,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福建泉州鲤城人。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对有机合成特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引起了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重视,在国内外化学界享有盛誉。中文名:庄长恭国籍

  • 饶国梁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饶国梁

    饶国梁(1888—1911),1888年出生于重庆大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受黄兴派遣,饶国梁联络组织会党筹备广州起义。同年4月27日辛亥广州起义中,饶国梁身负重伤,4月30日英勇就义,年仅23岁。中文名:饶国梁国

  • 张相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相

    张相(1877~1945),原名廷相,字献之,浙江杭州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他是晚清著名词人谭复堂的学生,天份很高,骈文诗词都好,有“钱塘才子”之称,是个学者型人物。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汇辑唐宋以来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详引例证,考释辞文与用法,兼谈流变与演化,该书从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以

  • 陈伯平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伯平

    陈伯平(1882—190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师礼,改名渊,字墨峰。别号白萍生、光复子。浙江绍兴平水人,出生于福州。先后入福建武备学堂、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就读,并赴日本,学习巡警课程,1906年回国,协助秋瑾组办《中国女报》,1907年到安庆与徐锡麟一起发动起义,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在与

  • 马超俊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超俊

    马超俊(1885—1977),字星樵,广东台山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投靠蒋介石,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曾参加国际劳工大会。历任广州特别市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工人部长、国民政府劳工局长、广东农工厅厅长兼建设厅长、南京市长、广东省党部整理委员、广州市党部

  • 杨洪胜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洪胜

    杨洪胜(1875年—1911年),湖北谷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农民家庭。1903年投入武昌防营当兵,后隶湖北新军第八镇第三十标为列兵,随即升正目,后结识刘公、孙武等革命党人,立志革命。1911年加入文学社,受命请长假离营,在武昌中和门正街右旗营房附近设小杂货铺为革命联络据点。武昌起义前夕,起

  • 张心一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心一

    张心一先生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甘肃省永靖县抚河村人,出生于1897年1月17日。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1925年毕业于美国依阿华农学院畜牧系。192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农业推广系主任,中国银行农村贷款主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