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学文

王学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1/2 13:54:46

学文(1895—1985),江苏徐州人,中共地下情报人员。1910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同文书院。1913年转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21年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受教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1925年毕业后,入大学部当研究生。1927年夏回国到武汉,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海外部任《海外周刊》编辑,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转去日本、台湾,进行秘密的革命宣传活动。1928年回国到上海,加入创造社。先后在法政学院、上海艺术大学、群治大学,暨南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政治经济学。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任执行委员,负责组织工作。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中共党团成员。不久发起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任中共党团书记。在上海的十年时间里,王学文从事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中共地下情报工作。虽然在这一领域里同样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他一直严守秘密,默不作声。1940年调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兼敌军工作干部学校校长,并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任课。他参与领导对日军的秘密争取和对日俘的教育改造,为培养日本进步青年走上光明的道路、成为日中友好人才做出了贡献。后任陕甘宁边区银行顾问,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大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财经学院院长,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马列学院教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85年病逝。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学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徐州

出生日期:1895年

逝世日期:1985年

职业:革命家、情报人员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经历

土地革命时期

王学文(1895—1985),江苏徐州人。1910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同文书院。1913年转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21年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受教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1925年毕业后,入大学部当研究生。1927年夏回国到武汉,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海外部任《海外周刊》编辑,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转去日本、台湾,进行秘密的革命宣传活动。1928年回国到上海,加入创造社。先后在法政学院、上海艺术大学、群治大学,暨南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政治经济学。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任执行委员,负责组织工作。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中共党团成员。不久发起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任中共党团书记。他与冯雪峰主持创办上海文艺暑假补习班和现代学术研究所,培养具有进步的文艺、理论知识青年和党团员。他撰写文章批判“托派”对中国社会性质的错误观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团结左翼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守阵地,同中国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作斗争。1932年调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管省委机关报《红旗》,开办干部训练班。1933年后调到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工作。1937年春奉调赴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校班主任,不久任教务主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参与领导教学工作并兼课。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初期,担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实际主持院务和日常工作,亲自讲授政治经济学,为全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理论人才。1940年调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兼敌军工作干部学校校长,并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任课。他参与领导对日军的秘密争取和对日俘的教育改造,为培养日本进步青年走上光明的道路、成为日中友好人才做出了贡献。后任陕甘宁边区银行顾问,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

历任华北财经学院院长,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马列学院教授等职,培养党的财经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

长期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并在中央党校讲授政治经济学,致力于研究《资本论》和财政经济问题,撰写学术论著。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经济组专门委员、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政治经济学教学委员主任委员,新经济学筹备会常委,中国《资本论》学会理事长等职。他的学术观点曾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82年5月,首都举行隆重的祝贺会表彰他从事理论教学与研究55年。1985年2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情报工作

在1928年秋天,王学文与杨春松相见后从台湾回到上海,参加了文化战线的斗争。他参加了郭沫若的创造社,先后在上海艺大、中华艺大、华南大学、群治大学、法政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在公开出版的《思想月刊》《新思潮》《读者》《社会科学讲座》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1930年,王学文与宋庆龄鲁迅、潘汉年、朱镜我等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并担任执行委员。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他也是发起人之一。随后他还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的创立,并担任研究会的第一任党团书记。1932年冬,王学文任中央文委书记。在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文章,分析中国大陆经济,研究台湾和香港经济,剖析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此时,在中共党内和共产国际内,围绕大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行着一场论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中共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大肆宣扬和美化中共国民党的统治,叫嚣共产主义不合中国国情。中共党内也出现“取消派”,说蒋介石的统治表明中国资产阶级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中国社会已成为资本主义占优势的社会,因此无产阶级应该转入以“国民会议”为中心的合法斗争,等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30年5月,王学文发表《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途》一文,通过对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分析,科学论证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有力地回击了上述谬论。王学文对中国实际问题的论述,得到国内外经济学界的极大重视,薛暮桥、钱俊瑞、骆耕漠等著文表示支持。他的文章还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刊物上转载。

在上海的十年时间里,王学文从事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中共地下情报工作。虽然在这一领域里同样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他一直严守秘密,默不作声。近年来,随着一些资料的解密,人们还是从老革命,特别是从国际友人如鲁特·维尔纳、中西功、西里龙夫、尾崎秀树(尾崎秀实胞弟)的回忆录中隐隐约约地了解到当年一些真实情况。

人物成就

王学文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社会问题概论》、《中国经济学概观》、《政治经济学研究大纲》、《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资本论研究文集》等。

标签: 王学文

更多文章

  • 施咸荣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施咸荣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果卓著、贡献很大的文学翻译家和美国文学研究专家,生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译有外国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其中有《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美国文学简史》(合著)《西风杂草》等论著;《最幸福的人》《马戏团到了镇上》《斯巴达克思》《美国黑人短篇小说集》《希腊悲剧故事》《王冠上的

  • 周策纵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策纵

    周策纵(1916年1月7日-2007年5月7日),出生于衡永郴桂道祁阳县(今衡阳市祁东县),逝世于美国旧金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系和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著名红学家和历史学家(特别是中国五四运动)、国际红楼梦研究会主席、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和历史系终身教授。中文名:周策纵外文名:ZhouCe

  • 王守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守武

    王守武(1919.3.15-2014.7.30),江苏苏州人,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守武194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45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1950年回国。回国后,王守武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半导体研究室室

  • 刘北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北茂

    刘北茂(1903-1981),别名寿慈,江苏江阴人,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天华是兄弟。刘北茂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刘天华逝世后,他继承其兄“改进国乐”的遗志,先后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国现

  • 韩德馨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韩德馨

    韩德馨,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田地质学家、煤岩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煤田地质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参加领导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煤田地质系;在煤变质的研究领域里,提出了“燃烧变质”和“热液变质”新类型,并制定了构造变质作用的鉴定标志;组织编写了《中国煤田地质学》,主编了《中国煤岩

  • 郑孝燮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孝燮

    郑孝燮(xiè),1916年2月2日出生于沈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城市规划专家,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倡议人之一。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在研究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和理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古迹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倡建及其

  • 何炳林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何炳林

    何炳林(1918-2007),男,广东番禺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分子化学科技人才,并在功能高分子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何炳林是中国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发明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

  • 侯光炯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侯光炯

    侯光炯,(1905—1996),又名侯翼如,上海市金山县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原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他提出用土壤粘韧曲线作为判断土壤肥力的方法。60年代末提出“土壤肥力的生理性”的观点,后发展成

  • 承淡安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承淡安

    承淡安(1899.09.01-1957.07.01),原名启桐、秋悟,1899年9月13日出生,江阴华士人。中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时随父亲学医,17岁时师从名医。1951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业,承淡安带病参加教学和管理。195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聘请为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

  • 刘积斌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积斌

    刘积斌(1938.12.09~2010.11.01),男,山东黄县(现龙口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优秀领导干部,我国著名的航空专家,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原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