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军,男,汉族,1969年4月出生,1995年6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导弹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一院导弹设计专业,研究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小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9年4月
毕业院校:国防科技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9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一院一部11室副主任、主任,11室主任兼院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一部副主任,一部主任、党委副书记、科技委主任,一部主任、党委副书记、科技委主任兼一院研发中心主任,某型号总指挥,新一代运载火箭预研项目行政负责人、项目经理,某型号行政负责人、项目经理,一院科技委主任等职务。
2020年8月,赴海阳市实地考察调研东方航天港项目,先后调研了固体运载总装基地,观看东方航天港宣传片,了解基地规划建设情况;赴海阳港参观调研,慰问海射发射队,并了解了海阳港规划及建设情况。
2020年9月18日,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在作主旨报告时提到了未来载人火星探测的构想,“我们设想未来载人火星探测分成3步”。
2020年10月,在2020年国际宇航大会上,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成功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
2021年4月2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与三亚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航天一院院长王小军参加签约。
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贡献领域
王小军同志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的圆满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攻克了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的整流罩超重、加注过程信号异常、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飞行试验要求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并组织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的故障仿真系统和航天员逃逸仿真系统的研制。此外,王小军同志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总体方案设计、空中发射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设计和重复使用运载器工作中成绩突出。
个人荣誉
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12完成人)、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2完成人)、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和型号研制有突出贡献二等奖等一系列奖项。第四届“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2022年9月,获“2021一2022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