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伟,男,汉族,1962年生,福建福州人,教授,世界知名学者,主要从事土力学与生态岩土学(Eco-geotechnics)研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中电控股可持续发展冠名教授、土木及环境工程系讲座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类)获得者、第17届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主席(2017-2021),是该学会自1936年成立以来首位中国人主席。2021年11月3日,吴宏伟主持的项目“状态相关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宏伟
外文名:CharlesW.W.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籍贯: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1962年
毕业院校: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0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主席
2017年纪念黄文熙讲座主讲人(第20讲)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代表作品:《AdvancedUnsaturatedSoilMechanicsandEngineering》、《Plant-SoilslopeInteraction》
性别:男
职称:讲座教授
人物经历
吴教授于1993年取得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博士学位,随后在1993至1995年间于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ofCambridge)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1995年返回香港并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此后,分别于2000年、2004年及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与讲座教授,2017年荣任中电控股可持续发展学教授。在此期间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岩土离心机实验室主任(2001年-2015年)、工学院副院长(2007年-2011年)、协理副校长(2013年-2020年)、霍英东研究生院院长(2020年至今)。
吴教授先后当选为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类)获得者、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
吴教授曾获多家学术权威组织颁发的资深会员荣衔,包括英国土木工程学会(FICE)、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FASCE)及香港工程师学会(FHKIE)。吴教授曾当选2017年纪念黄文熙讲座主讲人(第20讲),2010年曾国熙讲座主讲人(第四届)。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研究方向
吴教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及生态岩土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包括:非饱和土状态相关的力学特性及其理论、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边坡稳定性、泥石流防治、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和能源岩土等方向。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3本英文学术专著,包括2004年由ThomasTelford出版的《Soil-structureEngineeringofDeepFoundations,ExcavationsandTunnels》、2007年和2019年分别由Taylor&Francis出版的《AdvancedUnsaturatedSoilMechanicsandEngineering》和《Plant-SoilslopeInteraction》。
主要贡献
吴教授创立了香港科技大学非饱和土研究组,建立了科大土力学实验室,完配了世界第一流的全套饱和土及非饱和土实验仪器,研发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非饱和土仪器与测试系统,被国内外290余家科研单位采购与使用。基于成熟完备的非饱和设备与技术,吴教授与长江科学院包承纲教授合作,成功开展了系统的非饱和膨胀土渠坡现场、室内试验和离心机模拟,成果用于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路段的设计。
吴教授与李相崧教授、沈志刚教授合作创建了香港科技大学岩土离心机实验室,自主研发了生态岩土工程与极端气候模拟箱,用于在离心机中模拟生态岩土以及极端气候涉及的问题;开发了可用于离心机模型实验的人造根,能够模拟不同形状的植物根系的水力作用和力学加筋作用,并利用其揭示了根系形状对边坡的变形与破坏机理;设计了适用于离心机试验的能量采集装置,可用于模拟海底土体力学性质的变化对可燃冰生成及开采过程的影响;研创了世界第一座离心机上的二维振动台,可完成复杂的地震模拟;离心机配备最新研制的4轴机器操作手,可在离心机运转过程中模拟施工过程。
吴教授迄今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350余篇SCI论文以及25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编写了英文学术专著3部,多项成果已应用于内地、香港一些规范和设计指南的编制与修订。吴教授受邀在六大洲近30个国家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作特邀演讲和主题报告100余次,并分别于2006年、2015年与2018年任主席主办了第六届国际岩土物理模拟大会、第一届国际环境岩土与岩土能源大会与第七届国际非饱和土力学大会。
他曾获颁多个国内奖项以表彰他在业内的卓越贡献,包括2002年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茅以升青年奖、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类)、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最佳论文奖、2018-19学年香港科技大学教学卓越奖(TeachingExcellentAppreciationAward)。也曾获多项国际奖项,例如1990年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的亨利·亚当斯奖(HenryAdamsAward)、东南亚工程技术学会首个TanSwanBeng奖、于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先后3次获得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R.M.Quigley最佳论文奖、2017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特尔福德优质奖(TelfordPremiumPrize)。
吴教授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资助局一项卓越学科领域计划(AreasofExcellenceScheme)的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并曾主持一项跨学科主题研究计划(Theme-basedResearchProject),及两项跨学科协作研究基金(CollaborativeResearchFund),他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并担任其中一个重点跨学科研究项目的主任。
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众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和其它一些国际国内合作项目,例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住宅楼倒塌离心机模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峡水库库区边坡工程、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扩建工程、香港滑坡与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国台湾地区大坝与铁路桥墩抗震工程、马来西亚铁路路基工程。
在近30年的研究工作中,吴教授培养了50多名博士生和60多名硕士生,并指导了20多位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多位入选杰青、万人、优青、青长和青千等国家人才计划。
获奖记录
科学类 2023 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工程建设技术奖) 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