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雄,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安徽铜陵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研究。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科研处处长、所长助理;兼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杜志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安徽铜陵
出生日期:1963年2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职业:教师
职称:研究员
个人履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988年9月至1992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7年1月-1998年1月,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2年12月-2007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在职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2015年12月22日-2016年12月,任甘肃省嘉峪关市市委副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
中文部分
00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选择(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01中国乡镇企业就业体制市场化程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0)
02探索适合乡镇企业发展的产权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
03印度农村工业化及其启示(《世界社科交流》,2000)
04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1)
05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与现代化(《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1》2001)
06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增长(2002年农村经济绿皮书,2001)
07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中国农村经济》,2001)
08围绕转基因农产品问题的争端及观点(《调研世界》,2001)
09乡镇企业发展历程及演变(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
10中国乡镇企业就业:非正规的,但是市场导向的(《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1》2001)
11农民收入增长不容乐观(《中国市场报》,2001)
12全球化与中国农业长期发展:结构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丰台王佐镇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实践研究(气象科学出版社,2002)
14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5小城镇发展面临严峻的政府管理体制问题(提交发改委小城镇研究中心,2002)
16小城镇案例调查报告:布吉研究报告(提交发改委小城镇研究中心,2002)
17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农村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社科基金课题报告,2003)
18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报告(所课题报告,2003)
19“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研究”课题总报告(提交发改委小城镇研究中心,2003)
20落实决定精神解决“三农”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21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管理世界》,2004)
22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综述:经理持大股的所有权安排形成的原因(《中国农村观察》,2004)
23欠发达地区县(市)科技管理工作的难题与切入点(《中国软科学》2004)
242003年农村政策与改革评价(2004年农村经济绿皮书,2004)
25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中国经济导报》,2004)
26对农村企业信贷需求与供给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
27日本种苗法修修正案对我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2004)
28农村治理结构与农村发展政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29“可持续城镇建设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报告(提交科技部,2004)
30国外推动农村城镇化的经验和启示(提交农业部,2004)
英文部分
01GovernmentMicro-InterventioninPovertyReductioninRuralChina(1996)
02ProductivityinChina’sRuralIndustry:GrowthRateandRegionalDisparity(1996)
03The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China’sRuralIndustrialization(1996)
04RuralCooperativeFundsinChina:DynamicsandImpact(1997)
05ProductivityofChina’sRuralIndustryinthe1980’s(1998)
06DevelopmentIssuesofTVEsinChina(1998)
07PRCRural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ApproachesandExperience(1999)
08ComparativeAnalysisofRural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Approaches(1999)
09TVEsEmploymentinChina:InformalbutMarket-oriented(2000)
10TownshipandVillageEnterprisesDevelopmentinChina(2001)
11TVEs’DevelopmentandItsSignificanceinChina(2001)
12GlobalizationandtheLongRunDevelopmentofAgricultureinChina:StructureandPolicy(2001)
13CreditDemandofRuralEnterprisesversusloanSupplyinChina(2003)
14RuralEnterprise'sFinancingSituationinChina:EvidencefromafieldsurveyinAnhui(2003)
15CreditDemandofRuralEnterpriseandLoanSupplyinChina:ReportonDataProcessingResultsofTwoSurveys(2004)
16FinancialMarketinRuralChina:InstitutionalChanges,imperfectPerformanceandProspects(2004)
翻译部分
1中国经济比较优势变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农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3中国农业的转型和发展(世界银行出版,1998)
4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农业出版社,2003)
获奖情况
1.《中国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与政策分析》(合著)获1990年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年社科院农村所优秀成果2等奖、1993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2.《农村经济绿皮书(1996)》(合著)获1996年社科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1996年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