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1963年3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医内科学消化病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唐旭东于1982年7月毕业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系中医专业;1982年11月—1987年2月任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医院内科医生;1987年2月—1987年8月任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内科医生;1990年7月获得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内科消化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7月获得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内科消化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8月—1997年6月任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医生;1997年6月—2000年6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2000年6月—2005年10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2005年10月—2006年3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06年3月—5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5月—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2018年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副院长;202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旭东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脾胃病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及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唐旭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3年3月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63年3月,唐旭东出生。
1979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系中医专业。
1982年11月—1987年2月,任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医院内科医生。
1987年2月—1987年8月,任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内科医生。
1987年8月—1990年7月,就读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获得中医内科消化专业硕士学位。
1990年9月—1993年7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获得中医内科消化专业博士学位。
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3年8月—1997年6月,任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医生。
1997年6月—2000年6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2000年6月—2005年10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
2005年10月—2006年3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2006年3月—5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5月—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
2017年3月—4月,就读于中央党校第86期厅局级干部进修班。
2018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副院长。
202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唐旭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唐旭东擅长领域有: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食管与胃的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病、慢性胰胆疾病、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消化不良、功能性腹泻、慢性便秘、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痛等。
唐旭东提出脾胃通降论学术思想,应用推广于临床。创建了慢性胃炎和功能性胃肠病古今文献知识库;创新脾虚理论研究模式,以“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生理特点为切入点,开展了以“脾不运”为代表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脾不化”为代表的功能性腹泻的病理机制研究;基于脾虚理论、通降理论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成为消化系疾病临床辨证中提纲挈领、实用效验的诊疗策略与方法。
唐旭东创建了多维度基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量表,解决了FGIDs胃肠症状重叠评价的专业难题。从反流、消化不良、排便状况等6个维度编制而成PRO量表并在临床上使用;建立了中药汤剂安慰剂的制作方法,为中药复方汤剂的临床高级别循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权重,为复方中药的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建立了涵盖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等4个层面反映中医药特色的IBS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权重;牵头制定了《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临床应用共识(2018)》。
据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官网显示,唐旭东牵头制定了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会协会等标准68项,涉及病种达20种,在30余个国家级大型消化研究平台推广使用。编制了中药新药用于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3个病种的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创建了包含中央随机系统、数据管理及质控系统、获美国AAHRPP认证的受试者保护体系等临床研究支撑技术平台,针对消化系统难治病完成了12项多中心RCT研究,筛选出逆转胃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的系列方药,制定中药辨证联合西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的方案,研发了通降颗粒、肠安I号并转让。
唐旭东先后创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虚重点研究室、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和中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国家工程实验室。
学术论著
据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官网显示,唐旭东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30余篇,主编《肠易激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中华脾胃病学》等学术专著12部。
发明专利
据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官网显示,唐旭东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知识产权
据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官网显示,唐旭东已获得软件登记著作权3项。
承担项目
据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官网显示,唐旭东已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际合作项目、97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
科研奖励
据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官网显示,唐旭东已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4项等奖项。
学术交流
唐旭东人才培养
寄语新人
2018年8月3日,唐旭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会上提出几点期待:“希望大家继承医院的光荣传统,爱院爱岗,为医院的发展贡献青春,与医院共同成长;希望大家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进取、自我完善,保持继续学习的动力,加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做一个目光长远的人;希望新职工在工作中能够注重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能够收获美好的未来。”
培养成果
唐旭东培养的学生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副研究员李敬华等。
唐旭东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唐旭东推动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他一直初心如炬,使命如磐。”(人民网评)
“唐旭东执业中医40年间,搭平台,推动中医扬眉国际;立国标,让常见病中医诊疗有据可依;夯基层,让中医在乡间扎根落地;尽心竭力推动中医顶天立地。”(扬州大学医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