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1966年8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6年8月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人物履历
1983—1987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材料科学专业学习
1987—199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199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其间:1990.09—1993.12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07—1994.05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访问学者)
1994—199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199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十六研究室副主任
1996—199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
1997—199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离子束开放实验室主任
1998—200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1996.05—1998.06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1—200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2002—200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第三研究室主任兼上海新傲公司经理(其间:2003.09—2003.12上海市科技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4—200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
2007—200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2009—201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2009.12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201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6—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2017.04)
2019—2020年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
2020年08月任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工作分工
负责教育、科技、工业、外国专家方面工作。
分管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院、社科院。
联系省工商联、科协、社科联,省通信管理局、专用通信局、烟草专卖局,中科院驻粤相关机构。
学术经历
1966年8月,王曦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南通。1983年,从江苏省南通中学毕业,并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副主任、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1998年-)、室主任、所长助理。
1993年7月,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访问学者(至1994年5月)。
1996年5月,前往欧洲最大的离子束材料研究基地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做洪堡访问学者。
1998年6月,等不及还有一年才结束的洪堡访问学者研究,回国竞聘成为离子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高端硅基SOI材料”制备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7月,上海微系统所发起成立了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王曦和SOI课题组的几位骨干一同进入公司。
2007年1月,出任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02专项)”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2009年3月,担任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
2010年8月26日,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担任科学技术界别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年,被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3年5月,在上海市科委和嘉定区支持下,在嘉定注册成立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参考比利时IMEC和台湾工研院ITRI等模式,建立集研发、工程、资讯、孵化及投资于一体的产业加速体系。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会议,王曦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5月,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8年6月,出任亚洲科学理事会主席(至2020年6月)。
职务任免
2020年8月4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任命王曦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020年8月12日,国务院免去王曦的科学技术部副部长职务。
人物评价
王曦是中国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SOI的开发,解决了中国急需的航天电子器件的“有无”问题;基于这一核心技术创建了中国唯一的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成功实现了中国SOI材料的产业化,推动了中国微电子材料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