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女,1974年3月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波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4年3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大连医科大学
专业方向:老年痴呆症中脑微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97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教研室工作,任教至今。2007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从2003年至今,在国外学术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7篇,其中SCI收录5篇。承担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七年制(英文班和日文班)及研究生的发育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老年痴呆症中脑微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主要贡献
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由于神经细胞进行性变性死亡所导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神经疾病。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血脑屏障主要组成成分,能够与神经细胞密切联系形成“血管神经单元”,以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脑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其改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形态学研究表明,AD患者脑组织中普遍存在微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密度减少,血管曲度增加,基底膜增厚和管腔扭曲,由此产生的神经细胞能量危机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可能参与了AD的形成过程。因此,了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和功能改变对明确AD的发病机制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探讨老年痴呆症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所出现的形态及分子结构的改变、细胞内部信息传导系统的改变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及相应的分子机制。
获奖记录
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