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钹

张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62 更新时间:2024/1/18 12:51:55

钹,出生于1935年3月26日,福建福清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学报》副主编。

基本资料

名:张钹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1935年3月26日

职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人物经历

1935年3月26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市福清县;张钹的祖父乃清朝秀才,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曾创办敦睦小学于清河书院。张钹从小在浓厚的家学氛围中耳濡目染,学习成绩门门突出。

1950年7月,毕业于福清融美中学(现福清三中),后就读福州英华中学。

1953年,张钹报考清华大学,以数理化三门都满分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入校时张钹就读于电机系电机电器专业,1956年因建设新专业需要,转读自动控制。

1958年,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是国家第一批自动控制专业的毕业生,之后留校任教,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0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进行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工作。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与创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1996年担任该实验室主任。

1987‐1994年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

2011年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荣誉博士。

2018年6月,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曾任清华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他参与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应用于模式识别、知识工程与机器人等技术研究。在这些领域,他已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5篇(或章节)专著(中英文版)。他的专著获得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出版社颁发的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他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得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此外,他参与创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1996年担任该实验室主任。1987‐1994年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在过去30多年中,他提出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在商空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粒度空间之间相互转换、综合与推理的方法。提出问题分层求解的计算复杂性分析以及降低复杂性的方法。该理论与相应的新算法已经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统计发式搜索、路径规划的拓扑降维法、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以及多粒度信息融合等,这些新算法均能显著降低计算复杂性。该理论现已成为粒计算的的主要分支之一。在人工神经网络上,他提出基于规划和基于点集覆盖的学习算法。这些自顶下的结构学习方法比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搜索方法在许多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张钹早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研究,1979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提出人工智能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解决不同粒度空间的问题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复杂性分析等理论问题。以该理论为指导,提出多层信息综合、多层规划与搜索等新的研究方法,形成新的算法,如基于拓扑的规划算法、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方法和统计启发搜索算法等,对降低计算复杂性很有成效。从多粒度的商空间理论出发,还提出了研究不确定性处理、定性推理、模糊分析的信息融合的新原理。此外,还指导和参加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知识工程、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完成多项高技术研究任务。

8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他针对人工智能问题求解计算复杂性、指数爆炸的主要困难,提出了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解决了不同粒度空间的描述、它们之间相互转换、复杂性分析等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统计启发式搜索算法,基于拓扑的空间规划方法和关系矩阵的规划算法,对克服计算量的指数爆炸很有成效。还提出了研究不确定性处理、定性推理、模糊分析、证据合成等新原理。指导并参加建成了陆地自主车、图像与视频检索等实验平台。

张钹和同事们成了国内最早接触到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成为我国在这方面的首批专家。从零起步的阶段是艰难的,5年后,他们几经周折才从国外买到一部机械手用来做研究的基础设备。谁能想到,今天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从这样一部貌不惊人的机械手起家的。实验室是张钹的骄傲,作为国家的重要科研基地,这个优秀的团体连续三次在专家评审中都获得了“优”的评价,是全国近150个实验室中成绩最好的,张钹作为该实验室主任也因贡献突出获得了国家科委和计委颁发的个人金牛奖。

张钹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通过代数的方法,系统地解决了不同层次求解空间的问题表达、复杂性分析、不同层次空间之间信息、算子及推理机制等的相互转换关系。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统计启发式搜索算法,基于拓扑的空间规划方法以及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算法等,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专著《问题求解理论及应用》全面总结了他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中的成果,其英文版于1992年由ElsevierSciencePublishersB.V.(Nortn-Holland)出版,中文版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澳大利亚专家RonaldWalts在计算机杂志《TheAustralianComputerJournal(1995)》对《问题求解理论及应用》(英文版)的评论为“这是一部在重要研究领域的优秀著作”。美国学者HaroldS.Stone认为,张钹等在统计启发式搜索等方面的工作,将新一代计算技术的前沿向前推进了”。

基础理论扎实是张钹的学术研究特色,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他积极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由于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起步比国外晚了20多年,张钹和同事们努力地追赶着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

科研成果奖励

先后获ICL欧洲人工智能奖,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获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两次获教委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一次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7年至1994年,他担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织成员,在智能行为的微观建模、知识工程、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以及人机交互等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其中,根据商空间理论建立的导航路径规划的商空间方法,在国防科工委等支持下正进一步开发成实用技术。在他主持下研制的清华智能车是我国“863”计划的一项重要成果,这种新一代智能移动机器人,能够进行道路跟踪和躲避障碍的自主驾驶。2003年6月,经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智能车的车道线自动跟踪技术居国内领先,并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鉴于张钹卓越的科研成果,这些年来他先后被授予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丹萍科技奖等荣誉。

学术论著

著有《问题求解理论及应用》(中、英文各一部),合著《ResearchonFrontiersinComputing》,均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1992),后者还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2年,第二作者)。发表论文一百篇,其中一篇获ICL欧洲人工智能奖。

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中文专著一部,英文两部,被国内外引用达83次。

发表专著

出版英文专著:

TheoryandApplicationsofProblemsolving,ElsevierSciencePublishers,B.V.North-Holland,1992.

中文专著:《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浙江科技出版社,1997.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约100篇。"ResearchonFrontiersinComputing",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等。

教学主讲研究生课程《专家系统》,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张钹的科研工作是与教书育人的实践紧密联系的,50多年来,他一直任教于清华大学,为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培养了大批人才,尽管年已75岁,但仍忙碌在教学第一线。他笑言其它专业的导师可以吃老本,唯独计算机不行,因为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新技术日新月异,一天不读论文不看资料就可能听不懂学生的问题。

谈起在校学习时与图书馆的故事,张钹院士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对当年到老馆自习室“抢”座位的轶事津津乐道,还提及自己任助教时到老馆四楼的外文期刊室查阅内部文献的诸多细节,一时间沉浸在回忆往事的快乐中。在捐赠给图书馆的个人专著扉页上,张院士一本本工工整整地签上名字,而对于我们希望他为图书馆推荐一些国内外自动化、计算机方面经典著作的请求,也非认真慎重地对待,表示要细细推敲后再行荐购。

获计委、科委颁发的个人'金牛'奖,"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等奖励。

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名誉博士。

2015年1月31日,张钹获得2014CCF终身成就奖。

2020年12月22日,荣获中国AI金雁奖“特殊贡献奖”。

社会任职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计算机学报》副主编。

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成员。

河南科技大学兼职院士。

计算机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0年8月,被聘为脑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脑陆科技首席技术顾问。

标签: 张钹

更多文章

  • 朱孝天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孝天

    朱孝天,1979年1月15日生于台湾省,台湾艺人,是华语偶像组合F4的成员之一。2001年,朱孝天在拍摄偶像剧《流星花园》后与其他三位主角组成F4,而在亚洲获得一定影响力。2003年主演言情偶像剧《狂爱龙卷风》。2006年与李冰冰合作领衔主演爱情剧《天空之城》,饰演陆彬飞。2007年参加在西班牙举行

  • 杨丽菁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丽菁

    杨丽菁,1968年1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嘉义市,毕业于国光剧艺实验学校,台湾女演员、舞蹈家、瑜伽老师。1988年首次主演电影《皇家师姐3:雌雄大盗》正式开始在香港的演艺事业,随后在《超级女警察》、《皇家师姐》、《霸王花》等警匪片中饰演女警,成功转型成功夫女星。1995年与郑少秋主演的古装武侠剧《香

  • 索妮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索妮

    索妮,全名常索妮,主持人、演员。出生地:陕西省宝鸡市(曾随父母在北京、天津等地生活过),原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娱乐现场》当家主持之一。中文名:常索妮外文名:SoniaChang别名:索妮国籍:中国民族:汉星座:双子座身高:165cm出生地:陕西宝鸡出生日期:1976年6月1

  • 张懿婧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懿婧

    张懿婧,1993年6月17日出生,中国当红90后影视剧演员。在诸多电影、电视剧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活动。中文名:张懿婧外文名:ZhangYijing国籍:中国民族:汉星座:双子座出生地:湖南出生日期:1993年6月17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代表作品:《倚

  • 辛柏青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辛柏青

    辛柏青,1973年6月20日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内地男演员,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1995年参演首部电视剧《走进阳光》,1997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2000年参演首部电影《因为有爱》。2001年在话剧《理查三世》中饰演克莱伦斯。2005年与孙俪、邓超主演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

  • 孟十朵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十朵

    孟十朵,女,演员、歌手、模特,福建福州人,现居北京,因为超大号H的胸围而走红网络。2013年传出李晨与张馨予分手的信息后,孟十朵通过网络高调向李晨示爱,更是引爆网络的热议。因其H罩杯拍摄了《玉女春光图》、《人肉月饼》写真而出名,38H-cup神器爆乳湿身造型一经曝光网友为之癫狂,傲人双峰秒杀苍井空之

  • 吴正宪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正宪

    吴正宪,女,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

  • 李石曾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石曾

    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University)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中文名:李石曾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81年5

  • 许子东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许子东

    许子东,上海人,祖籍浙江天台。现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语言文化系文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学系哲学博士。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郁达夫研究、张爱玲研究、"文革"小说研究等。

  • 王小川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小川

    王小川,搜狗公司CEO,前搜狐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他197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8岁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金牌,21岁兼职参与中国最大的校园交友网站ChinaRen的创建,27岁成为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32岁时全面负责搜狗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两年来王小川带领搜狗快速成长为中国用户量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