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章良

陈章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69 更新时间:2024/1/19 13:13:05

陈章良,男,汉族,1961年2月出生,福建福清人,无党派人士,1982年7月参加工作,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生物学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务委员、委员。

基本资料

名:陈章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1961年2月生

毕业院校: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人物履历

1978.09——1982.07,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栽培系栽培专业学生;

1982.07——1983.08,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生物系教师;

1983.08——1987.08,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7.08——1992.07,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1989.05);

1992.07——1993.09,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

1993.09——1995.07,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5.07——1995.12,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5.07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5.12——2002.04,北京大学副校长(2000.07当选第九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2.04——2007.12,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5.07当选第十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7.12——2013.0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2013.06——,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2016.06——2016.11,任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经历

陈章良生命的小船起始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县一个紧傍着大海的小渔村。他说:“我小时候常常弟弟去海里捞点鱼儿卖掉补贴家用。到了9岁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太大了,还不读书,太不像话。这才开始读一年级。”

“我是那所中学里边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78年7月,我们100多人坐着大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参加高考。”陈章良还记得当时被卡车摇摇晃晃地拉到县城参加高考的情景,他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次考试上。

考试成绩公布后,陈章良在全乡100多个考生中成了惟一的中榜者——他终于考上了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窘况实在不可思议:陈章良一边读书一边还得劳动;寒暑假得下海摸鱼捉虾卖几个钱作学费和买灯油;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苦读。

刚进校门时,别的同学都会英语,而他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别的同学学外语都有录音机,他却连个小小的收音机都买不起。“由于穷,家里不可能给我一分钱,我就靠学校每月发给的19元助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度日。学校的饭菜不够吃,木薯和地瓜便成了我大学时的主要食物。”

有一天,他从一本英国的《自然》杂志上读到了几篇由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玛丽·查尔顿写的有关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文章,非常兴奋,便给玛丽·查尔顿教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达了他对这个领域的强烈兴趣和献身于这个领域的决心,并希望能到她的实验室去攻读博士学位。

“玛丽·查尔顿教授很快给我回了信,随后还派了一位华裔教授到他所在的学校对我进行面试。”陈章良认为自己很幸运,无意中抓到了一个好机会。这位华裔教授与陈章良接触后,对他在那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竟能获得如此丰富的知识感到十分惊讶,特别是陈章良奋发上、追求科学的精神以及他那敏捷的思维和少见的才气,让这位华裔教授十分欣赏。这位华裔教授回去后,把陈章良向美国华盛顿大学作了郑重的推荐,并建议录取这位年轻的中国人。

1983年,即陈章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和医学部的研究生。

陈章良到美国不久,便了解到当时国际上生物学最新的领域是世界著名生物工程学家毕齐所从事的重组DNA技术,而毕齐教授又正是他仰慕已久的科学家。于是,他想方设法,终于跻身于毕齐教授门下,成为毕齐教授的得意弟子。

陈章良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的研究课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洛杉矶的几所大学也在紧地进行着。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路线甚至手段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者们实际上是在同一条跑道上赛跑。陈章良清楚,“我只有甩开膀子,拼命奔跑,比别人动更多的脑子、下更大的功夫,才能在这场竞赛中最先跑到终点,夺得金牌。”于是,几年时间里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甚至有时干脆就在实验室里躺上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干。

1985年,还是华盛顿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陈章良终于率先“冲刺”,取得了两项重大研究成果:一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新技术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烟草和矮牵牛上;二是在第一项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总结了这个基因的转化植株及其后代的遗传规律,并成功地作出了证明且提出了其表达的分子模式。

陈章良突出的科研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6年和1987年,他连续应邀出席了代表当今世界生物学界最高水平的两届国际会议——美国高登学术会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华盛顿大学竟提前一年半为陈章良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身处他乡异国的陈章良深知大洋另一边的祖国对自己的深切期望。

1987年1月,获得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生物及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的陈章良,谢绝了美国几家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了深深眷恋的祖国,用自己已拥有的知识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于是,北京大学突然爆出一个大门: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当上了北大副教授。回国后,陈章良在北大主持了国家“863计划”中的多个研究项目,他与同事们一起,在北大建成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筹建之日起,就以边建设边开展研究的方式高速高效地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在作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研究,为填补我国高科技空白、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1991年11月,年仅3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在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的竞选中,以其卓著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力冠群雄,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被称为青年诺贝尔奖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从而成为该奖自1987年以来最年轻的单独一人获奖的青年学者,而前两届获奖者均为两人共享。

陈章良教授一直从事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的“克隆”上,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抗病的转基因植物,研究卓有成就。在植物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农业等课题研究上硕果累累的陈章良,最令同行们羡慕的是兼具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老板双重身份,他很喜欢被称为“老板”,因为自己一直致力于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他,更懂得技术产业化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的生物工程在理论研究上可与国际水平抗衡,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一些新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但由于产业开发没跟上,数十年后不得不大量引进别人的东西。中国新崛起的生物技术在国际上是中等偏上,在亚洲则处于数一数二的领先位置,但中国的生物工程水平却不及日本的几十分之一。”陈章良深感“技术如果没有开发,躺在实验室里就永远是技术”,把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他这一代生物学者的天职。1992年,他以企业家的智慧,和爱华等人在北大未名湖畔成功创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之一——北大未名生物集团公司,开始致力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北大“未名”很快便成为拥有17家子公司的集团;接着又创建起中国北大生物城——一个中国未来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产业基地。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工程,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基因农业、基因药物已经给美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生物工程的带头人陈章良深知这一点,他要寻找一个好项目,以带动中国基因工程产业的发展。他选择了α—1b干扰素(赛若金)。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要实现干扰素的产业化,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陈章良和北大“未名”,打破了这一预言。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创造了奇迹:从一项技术到成熟的产品——赛若金,从一个企业到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基地。“赛若金”一跃成为中国干扰素第一品牌,连续三年所占市场份额超过60%。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人物,他们是技术发明人侯云德、投资决策人陈章良和企业成功的领导者潘爱华。他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谱写出了中国基因工程之歌。

2016年11月1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1日下午在京闭幕,接受陈章良请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委员。

陈章良委员提出,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根据政协章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接受陈章良委员的请辞。

社会兼职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董事长、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国际上,他担任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生物技术项目主席,国际植物病理学会植物分子病理学及生物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成果

已获得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基因、抗马铃薯调病毒和Y病毒基因、抗水稻东格鲁病毒和抗水稻矮缩病毒基因等。其中除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外,均属国内首创。

通过植物基因工程获得的抗病毒香料烟PK-873已进入大田试验,受到好评,其它的各种抗病毒基因,对作物抗病育种工作均有重要利用价值,许多国际实验室都来索取。

获得奖项

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

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五四青年奖"、

"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金牛奖"。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100位青年人才。

陈章良长期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山东省实验中学名誉校长

标签: 陈章良

更多文章

  • 崔振赫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崔振赫

    崔振赫(ChoiJinHyuk),1986年2月9日出生于韩国木浦,毕业于大真大学电影戏剧系(中退),韩国演员。2006年,通过KBS《明星发掘大赛》出道,并获得大赛冠军。2011年,出演爱情剧《需要浪漫》和《我的女儿是花儿》。2012年,出演浪漫爱情喜剧《熊猫小姐和刺猬》。2013年,凭借武侠爱情

  • 安娜·冈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娜·冈

    安娜·冈(AnnaGunn),女,1968年8月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演员。2012年凭《绝命毒师》获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女配角提名,2013年再以《绝命毒师》将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女配角收入囊中。2014年以《绝命毒师》再次获艾美奖剧情类奖项最佳女配角。中文名:安娜·冈外文名:AnnaGunn国籍:美国星

  • 姚文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姚文雪

    姚文雪,1984.01.01出生,影视演员,天蝎座。出演过《长江七号》、《跳出去》等影片,在多场选秀节目中名列前茅。中文名:姚文雪星座:天蝎座出生日期:1984职业:演员代表作品:《长江七号》、《跳出去》2008年演出张一白导演,陈奕迅先生2008年最新专辑《不想放手》第一主打歌曲《路一直都在》MT

  • 林西娅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西娅

    林西娅是一名时尚型女歌手,在韩国以练习生组合出道,回归台湾音乐公司后,进入吴宗宪力捧女子团体后独立变身为国际影视集团新生代演员。林西娅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之家,自幼接受优质的文化教育,不仅成绩优异在校担任班长大队长及学生会副主席,更是爱好广泛,在朗诵,书法,歌唱舞蹈,写作方面均有优秀表现,十岁的时候

  • 张琳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琳

    张琳,1987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中国游泳队运动员。张琳于2002年进入国家队;2005年获得十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的冠军;2008年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历史性的突破;2009年在罗马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中问鼎,成为中国游泳历史上第一个男子项目世界冠军;2

  • 谭震林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谭震林

    谭震林(1902年4月24日—1983年9月30日),男,汉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 金善雄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善雄

    金善雄,1991年11月1日出生于韩国,毕业于东南保健大学经营学科,歌手,主要作品有《myboy》、《命运一样爱着你》、《钢铁人》、《相信爱》等。中文名:金善雄外文名:김선웅国籍:韩国出生日期:1991年11月1日职业:歌手代表作品:myboy星座:天蝎座组合名称含义:TOUCH=TheOrigin

  • 柏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柏杉

    柏杉,中国电影导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员。曾执导《红娘子》、《我的娜塔莎》、《神医喜来乐传奇》、《勇敢的心》、《大秧歌》、《大清江山之龙胆花》、《黄埔女生》等多部电视剧。中文名:柏杉别名:柏建锁(原名)国籍:中国民族:汉身高:180cm体重:75kg职业:导演经纪公司:柏杉工作

  • 潘元甲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潘元甲

    潘元甲,1987年6月29日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大陆男演员。1995年,8岁的潘元甲被父母送到武校习武10年,习武期间主演了电视剧《水浒少年》一二部,并获得第21届“飞天奖”一等奖。2005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主演了功夫电视剧《少林寺传奇》。2013年,与梁家仁、马建超主演了电影《功夫世家》。

  • 郭玲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郭玲

    郭玲,中国大陆内地女歌手,1987年4月5日出生于东北辽宁锦州,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是北京华顺艺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艺人。2008年签约北方天狼文化传媒,并演唱歌曲《迷茫的爱》,同年与内地男歌手吴杨雨合作对唱情歌《忘不了曾经的你》,同年9月由辽宁北方天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首张个人EP《我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