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杰,字若水,1956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时拜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劳、金禹民、徐之谦、董寿平为师,学习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奖、青年优秀艺术作品奖,中国图书奖特等奖、韩国汉城市长奖等,1988年被推举为中国青年之星,事略在《中国青年报》头版“每周一星”专栏刊出。担任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组委会秘书长、评委会副主任。作品屡在报刊发表并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及艺术爱好者收藏。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杰
别名:若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书法家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主要成就:出版有《张杰书法篆刻集》等
代表作品:《篆书周易箴言》、《临祀三公山碑》等。
个人简介
书法家张杰,字若水,1956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时拜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劳、金禹民、徐之谦、董寿平为师,学习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1988年在北京举办“张杰书法篆刻展”,数次在日本、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多次结集出版。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奖、青年优秀艺术作品奖,中国图书奖特等奖、韩国汉城市长奖等,1988年被推举为中国青年之星,事略在《中国青年报》头版“每周一星”专栏刊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对其进行专题播报。担任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组委会秘书长、评委会副主任。作品屡在报刊发表并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及艺术爱好者收藏。出版有《张杰书法篆刻集》《楷书千家姓》《四体唐诗》等10余种,主编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论文集等20余部。20余次率中国书法美术代表团出访日本、美国、韩国、泰国、香港、澳门等地举办书法美术展览。
人物评价
人如其字,严谨而恬退
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协理事)
我和张先生是好朋友,他是我的兄长。交往这么多年来,我就经常在琢磨跟他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感受。
第一个是豪爽而严谨。豪爽是所有书界朋友和张杰接触都会有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豪爽、非常仗义、对朋友很到位,对师长非常尊敬,对后进者很热心,很有修养的一个好朋友。这是“豪爽”。但是在艺术上他又非常的严谨。我们知道张先生主要写楷书、隶篆,这都是吃功力的,没有功力是不可能在这两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一般理解豪爽的人都愿意写行草,但他恰恰不同,他选择了最难出成绩,最需要定力的字体来做他的主攻。这说明他对艺术的一种严谨的精神。
第二个是恬退而有为,跟张杰先生接触你感到他没有任何功利心强急功近利,就像我们如今都在提的整个社会偏于浮躁等等这样的感受。你会觉得他很安静,无论他的言、行跟他交往日常中的各种各样的接触。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恬退的人。但是又非常有为,有为在不是争名逐利,不是为了自己去博得各种社会上的好处,而是在书法事业上。我们都知道他做很多事情,比如说青少年书法大赛,比如说致力于中国书法的国际文化的传播,然后组织朋友们一起研讨书法的事情等等。在这一方面他付出多少都很甘心。这是恬退而有为,对自己是恬退,对社会,对书法事业是有为的。
第三个是有守而开拓,这个“有守”指的是他对我们的文化,对我们的书法事业始终坚持尊重它的核心价值。他对经典,对文化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这个敬畏其实是很难的,因为这个敬畏你就必须踏踏实实的为它负责任,肯于把自己的精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投入进去,这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所以要坚守其实很困难。他在这一方面始终是坚持的,坚持很正派、很地道的一种中国式的文化精神。但是他又开拓,所谓开拓指的是他不因为自己坚守这个核心的价值就固守在里面,做一个书斋里面的书虫,或者是毫无作为的只是会写字、会做研究而已的一个书呆子。他把自己坚持之外的精力致力于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中国书法的下一步的普及教育,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卓眼于更长远的中国书法的未来的。所以我觉得他又极富开拓精神的。
因此在我心里面始终是把他当做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兄长来交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