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杏虎,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编辑。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中不幸遇难,以身殉职,年仅31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杏虎
外文名:XuXingh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丹阳市
出生日期:1968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1999年5月8日
职业:记者
毕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光明日报国际部记者
授予“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
代表作品:战地日记《亲历炮火》
妻子:朱颖
人物生平
1980年9月至1986年7月就读于江苏省丹阳市北陵中学和丹阳高中(今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编辑。
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
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是光明日报优秀驻外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为光明日报的国际宣传报道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中不幸遇难,以身殉职,年仅31岁。
个人事迹
许杏虎同志赴南后就面临科索沃问题,他深入了解当地情况,认真研究形势,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环境并全身心投入了报道工作,截至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前,他已发表了90余篇有关消息和分析文章。
在北约轰炸南联盟之前数天,许杏虎发回了《离轰炸还有多远》一文,使我国新闻媒体中对科索沃局势作出准确判断的报道。3月24日北约轰炸南联盟后,他不惧艰险,忘我工作,哪里有炮火就出现在哪里,不但发回了大量有现场感的文章,还拍摄了很多有价值的照片。他曾经说:“我是学塞尔维亚语的,在这里进行战地报道是我的荣誉,更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再危险也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许杏虎多次深入到最危险的科索沃地区进行战地采访。每当北约的炸弹落在贝尔格莱德市时,他都立即驱车前往现场,力争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一次,他驾车外出采访途中突遇北约空袭,一颗炸弹在他前方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和横飞的弹片几乎将他的车掀翻,但他没有退缩,只是打电话给在家为他担惊受怕的妻子朱颖报了个平安,便又继续驾车前行。
许杏虎始终坚守新闻报道岗位,从北约开始袭击南联盟到他英勇牺牲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共发稿近百篇,对北约狂轰滥炸的野蛮行径、对南斯拉夫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进行了真实、迅速、准确的报道,其中《多瑙河别为我哭泣》、《不屈的歌声》、《住手!北约》等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反响,使中国和世界上的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到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真相,受到国内外群众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并得到报社领导和国务院新闻办的表扬和肯定。从1999年4月5日起,由许杏虎撰写,其中也有部分内容由朱颖撰写的长达三万多字的43则战地日记《亲历炮火》在光明日报连续刊出。这组战地日记以其新颖的角度和真实感人的内容成为光明日报此次有关北约轰炸南联盟报道的特色栏目,获得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个人生活
1998年,许杏虎与朱颖结婚。
朱颖,生于1971年11月2日,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光明日报广告部美术编辑。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导弹袭击中不幸遇难,以身殉职,年仅27岁。
所获荣誉
许杏虎烈士牺牲后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
1999年12月,被南联盟授予“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人物评价
许杏虎同志为人谦和敦厚,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奋敬业,乐于助人。1998年我国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当得知灾区人民急需救助时,尽管他每月工资除寄给远在江苏老家的双亲外已所剩无几,他仍毫不犹豫地捐出2000元人民币。
许杏虎以大无畏的精神战斗在炮火纷飞的最前线,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不惧艰险、不畏残暴、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了和平和正义忠实地履行了一个中国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的职责、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最壮丽的人生乐章。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追求理想、奋发向上的风范将彪炳史册,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利益、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发展而奋斗。
后世纪念
纪念牌
200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被炸中国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牌,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3位中国烈士,并感谢中国在塞尔维亚最困难时期给予的宝贵支持。
纪念馆
许杏虎烈士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丹阳市河阳镇高甸村后北洛自然村,占地6000平方米。这里记载着烈士成长的足迹,战斗的身影。2005年3月,丹阳市委将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列入“红色之旅”传统教育指定参观点,展出了反映两位烈士生平的图片、遗物等300多件。
缅怀
2016年5月8日是“人民的好记者”许杏虎、朱颖牺牲17周年的日子,其生前所在单位光明日报社同事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墓前敬献花篮,以缅怀英烈,寄托哀思。
2016年6月17日下午,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议长戈伊科维奇、总理武契奇率全体内阁成员参加凭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