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楼缓

楼缓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3/12/6 13:53:17

楼缓(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武灵王的大臣。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十多年,投秦后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他的有10篇。主张与秦、楚联合,支持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于公元前306年入秦。秦昭襄王十年(前297年)秦与赵、宋联合,谋对抗齐、魏、韩三国,由他出任秦丞相。次年三国攻入函谷关,秦求和。再次年被免去相职。长平战后,又为秦入赵,诱赵王纳城讲和,无成而去。

基本资料

本名:楼缓

所处时代:战国

出生地:赵国

主要成就:赵武灵王之大臣

主张:与秦、楚联合

身份:纵横家

人物生平

楼缓是战国中后期著名纵横家,善为长短句。本为赵人,事武灵王,后于公元前306年被遣入秦,事昭襄王。前298年出任秦相,显赫一时,任上致力于秦赵两国之友好。前295年,武灵王蒙沙丘之难,惠文王尚幼,政归于公子成及奉阳君李兑,李兑使仇液入秦以免楼缓。仇液游说成功,秦王用魏冉为相,楼缓留秦而怨赵,几相损害,详不可知。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军攻赵,而前259年大败赵军于长平,杀死赵军统帅赵括,坑杀降卒四十余万。赵国恐慌,欲战欲和,楼缓见孝成王说以割地息战,为虞卿所败。缓因行伏事而离赵,使孝成王不疑,至中牟而反,孝成不问。后不知其所终。楼缓活动自前307年至前259年,前后近五十年。

主要事迹

事迹一:《战国策·魏四·魏秦伐楚》

魏、秦伐楚,魏王不欲。楼缓谓魏王曰:“王不与秦攻楚,楚且与秦攻王。王不如令秦、楚战,王交制之也。”

翻译:

魏国、秦国一同讨伐楚国,魏王不想参战。楼缓对魏王说:“大王不同秦国攻打楚国,楚国就将和秦国攻打大王。大王不如进秦国、楚国交战,大王同时控制它们。”

事迹二:《战国策·赵四·楼缓伏计背赵王》

楼缓将使,伏事,辞行,谓赵王曰:“臣虽尽力竭知,死不复见于王矣。”王曰:“是何言也?固且为书而厚寄卿。”楼子曰:“王不闻公子牟夷之于宋乎?非肉不食。文张善宋,恶公子牟夷,寅然。今臣之于王,非宋之于公子牟夷也,而恶臣者过文张。故臣死不复见于王矣。”王曰:“子勉行矣,寡人与子有誓言矣。”楼子遂行。

后以中牟反,入梁。候者来言,而王弗听,曰:“昔已与楼子有言矣。”(卷二十一《赵四》)

注释:

伏事:指预先为将来所做的事打下埋伏。

善宋:为宋所善。

寅然:不详何义。

中牟:今河南汤阴县境内。

点评:

不能识人,而徒守相约之言以行事,此赵王所以见欺于楼缓也。故世之居高位而硁硁然守小信者,楼缓非其鉴欤?

姓氏来源

楼乃古姓,其源亦多。(1)夏禹之后,杞东楼公封于周初,后亡于楚,迁之于娄(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后此支以娄为姓,亦有误入楼者。(2)北魏代北鲜卑有盖楼氏、贺楼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汉之单姓,因其原带有楼字,故以楼为姓。此支人数颇众,今之楼者多由此出。

然以上两支,或地异,或时晚,非楼缓之楼也。楼缓之楼氏多活动于赵魏两国,赵有将军楼昌,魏有楼鼻、楼梧。皆活跃于三晋之内,非以上二支可成。

(3)战国时,晋西北及河套有楼烦,与三晋相交甚多,而楼缓又系最初支持武灵王胡服骑射者。三晋、齐、周等皆有国未亡而以国号为姓者,楼烦或同,则楼缓盖楼烦之贵族。此乃我当初之臆断,今观之证据明显不足,况秦赵等国岂容为敌之野蛮人当重位焉?

(4)楼氏另有一支,前番却有遗漏,今补焉。晋文公之师赵衰有四子,赵盾、赵同、赵括、赵婴齐,同、括、婴齐为文公女所生,封于原、屏及楼,故称原同、屏括、楼婴。赵盾感文公女之大贤,还嫡于赵同、赵括,故自前601年盾亡故之后,同、括为族长。前586年,赵婴与盾子朔妻赵庄姬私通事发,同、括因逐婴于齐。前583年,庄姬为此谗曰“同、括将乱”,栾氏、郤氏遂灭原、屏两家,此即后世所称“赵氏孤儿”之蓝本。后赵氏归于朔子赵武家,赵婴亦归晋。为避免大小宗之间再生事端,婴之后遂以封邑楼为姓,为赵之旁支。故若楼缓出自此系,当与武灵王同祖也。此亦与楼氏活动于赵魏相合。此楼邑即今山西省永和县南。

楼缓出自楼婴则可充分解释楼氏为何在赵等国是显族,而又获得赵王的信任。除了武灵王,孝成王亦给与楼缓、楼昌很大之信任。

标签: 楼缓

更多文章

  • 百里奚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晋献公假途伐虢后,灭亡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

  • 蹇叔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蹇叔

    蹇叔(约前690年—前610年),子姓,蹇氏,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游历齐国时,收留百里奚。后来,经过百里奚引荐,进入秦国,辅佐秦穆公,授上大夫,迁右庶长。反对秦穆公偷袭郑国,没有得到采纳,导致崤之战,秦军受到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视等被俘。

  • 屈盖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屈盖

    德宗贞元末,日本僧空海来唐时,伯崇作诗相赠,诗见日僧真济《遍昭发挥性灵集序》。中文名:屈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德宗贞元末,日本僧空海来唐时,伯崇作诗相赠,诗见日僧真济《遍昭发挥性灵集序》。著名战国时期秦国左丞相。

  • 芈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芈戎

    芈戎(?—公元前262年),又称辛戎,楚国人,宣太后的同父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初封华阳,号华阳君。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秦国夺取楚国的新城后,又封新城,号新城君。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于其姐秦宣太后,与异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长期把持秦国朝政,其姐秦宣太后长期执政秦国,形成亲党专政格局,打

  • 寿烛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寿烛

  • 梁冀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梁冀

    梁冀(?—159年)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东南)人。东汉时期外戚、奸臣,大将军梁商之子,两妹梁妠、梁女莹为顺帝、桓帝皇后。初以贵戚为黄门侍郎,拜河南尹。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接替父亲梁商为大将军,袭爵乘氏侯。顺帝死,梁太后临朝,乃操权柄,百僚莫敢违令。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断朝政近二

  • 褚裒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褚裒

    褚裒(póu)(303年-350年1月1日),字季野。河南郡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康献皇后褚蒜子之父。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京兆人杜乂齐名,被名士桓彝称赞有“皮里春秋”。最初历任西阳王掾、吴王文学。苏峻之乱时,被车骑将军郗鉴引为参军。事后,封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给事黄门侍

  • 庾翼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庾翼

    庾翼(305年~345年8月16日),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东晋中期将领、外戚、书法家,征西将军庾亮、晋明帝皇后庾文君之弟。世称小庾、庾征西、庾小征西。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苏峻之乱时以白衣身份守备石头城,又随庾亮逃奔温峤。事后,受太尉陶侃征辟,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后

  • 褚秀之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褚秀之

    褚秀之,字长倩(一说长清),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享47岁。历任东晋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宋武帝时任镇西长史,升侍中、大司马、右司马、祠部尚书,任太常。本名:褚秀之字:长清所处时代:东晋民族族群:汉出生地:阳翟(今

  • 苟变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苟变

    苟变(生卒年不详),今山东省成武县城东苟村集人,战国时期卫国名将。本名:苟变所处时代:战国时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城东苟村集主要成就:卫国名将相关典故:苟变食人二鸡子开始卫侯并不重用他,因为他做小吏时曾吃过人家两个鸡蛋。子思对卫侯说:“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