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3/12/18 8:27:13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前610年),春秋时卫国朝歌人。卫国公族卫昭伯与宣姜所生次女,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声誉。

基本资料

本名:姬姓,名不详

别名:许穆夫人

所处时代:东周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卫国朝歌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690年

逝世日期:不祥

主要作品:《载驰》、《竹竿》、《泉水》等

主要成就: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夫君:许穆公

子:许僖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庶子卫昭伯与宣姜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这是按父系论,按母系论就是姑姑)。春秋之际,卫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

远嫁许国

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卫懿公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卫懿公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许穆夫人自幼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能歌擅诗。嫁许穆公后,时刻怀念故乡,常登高以抒忧情,或采蝱以疗郁结,并借诗咏志,作《竹竿》、《泉水》等诗传世。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卫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她想让许穆公帮忙收复国土,但许穆公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气恨交加,她毅然决定亲自快马加鞭赶赴漕邑。许国的大臣纷纷去拦阻她,指责她。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载驰》,表明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归国的决心。许穆夫人回到卫国后,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齐国求援。齐国国君桓公感其爱国之情,遣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帮助卫国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又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

救国

绝世红颜矗风雨,挺身而出是为卫。

公元前660年,北狄发动对卫国的入侵,很快被灭亡。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卫国遗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当她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她去请求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许穆夫人抵达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就在此时,许国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拦截回来。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许穆夫人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

卫国得到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同时,宋、许等国也派人参战,打退了北狄,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今河南安阳市滑县)重建都城,恢复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延续四百多年。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人物关系

母亲:宣姜,齐僖公之女

父亲:卫昭伯(又称公子顽,卫宣公之子)

丈夫:许穆公

哥哥:公子寿,宣姜与卫宣公所生长子

哥哥:卫惠公,宣姜与卫宣公所生次子

哥哥:齐子,宣姜与卫昭伯所生长子

哥哥:卫戴公,宣姜与卫昭伯所生次子

哥哥:卫文公,宣姜与卫昭伯所生三子

姐姐:宋桓夫人,宣姜与卫昭伯所生长女,嫁宋桓公

后世评价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载驰》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诗作

许穆夫人存世之作有四言抒情诗三首,俱收入《诗经》。最著名的是《载驰》一诗: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译文】:

马儿疾驰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马行归途路悠悠,行旅匆匆到漕邑。

大夫跋涉来追赶,我心哀伤又忧愁。没人赞成我赴卫,要我返回万不能。

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深远。没人赞成我回卫,想要阻止也不能。

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谨慎。登上高高的山冈,采集贝母解愁肠。

女子多愁又善感,各人心里有主张。许国大夫责怪我,实在幼稚且张狂。

我在郊野忙行驶,麦子繁盛又茂密。前往大国去求援,依靠谁来帮我忙。

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再把我责备。你们纵有百般计,也不如我亲自去。

注释

明朝吕坤著《闺范》四卷,在卷一《诗经》部分,详细注释了这首诗。吕氏感慨于许国人泥经,未能通权达变。赞叹了许穆夫人以义裁情,终不敢归。全文如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音薄草行】涉,【水行】我心则忧。【宣姜之女,为许穆公夫人。闵卫之亡,驰驱归吊。方行而许大夫追之,夫人知其必以不可归之义来告也,故忧之而作此诗。】○既不我嘉,不能旋反。【回卫】视尔不臧,【善也】我思不远。【思不离心】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音蔽止也。大夫既至,果不以我归为善,而我亦不能济水而还卫矣。尔虽不以我为善,而我心终不能止也。】○陟【音直登也】彼阿丘,言采其蝱。【音蒙贝母】女子善怀,【好思】亦各有行。【道理】许人尤之,【罪我】众穉【音致少年】且狂。【既不得归,而思终不已。故其在途,或登高以舒想,或采蝱以解郁,女子苦思如此。亦各有道,许人但以我为非。盖少不更事,且狂妄自是耳。】○我行其野,芃芃【音蓬】其麦。控【告诉】于大邦,谁因【何人可托】谁极。【何邦可至】大夫君子,【哀告】无我有尤。【幸无罪我】百尔所思,【为我百方谋虑】不如我所之。

按卫懿公为狄所杀而灭其国。其子戴公,庐于漕,许夫人之兄弟也。国灭君亡,同胞骨肉,不得归家一吊,情可悲矣。先之制曰:“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未尝思及于大变也。许人泥经,不害其为守礼之过。而夫人竟不敢归,可谓以义裁情矣。

标签: 许穆夫人

更多文章

  • 君士坦丁一世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君士坦丁一世

    君士坦丁一世(拉丁文:ConstantinusIMagnus,272年或274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全名盖乌斯·弗拉维乌斯·瓦勒里乌斯·康斯坦丁乌斯(拉丁文:GaiusFlaviusValeriusConstantinus),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即皇帝,306年-337年在位),罗马帝国

  • 亚历山大大帝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希腊文:Αλέξανδρος,英文:AlexandertheGreat;前356年-前323年6月13日),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前336年-前323年6月13日在位),称亚历山大三世。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方历史上四大(一说七大)军事统帅之首。马其顿国王腓力二

  • 孛儿只斤·铁木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孛儿只斤·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传统蒙古文:ᠴᠢᠩᠭᠢᠰᠬᠠᠭᠠᠨ;拉丁蒙古文:ČinggisQaγan;西里尔蒙古文:ЧингисХаан;英文:GenghisKhan),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1

  • 欧麦尔·伊本·哈塔卜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欧麦尔·伊本·哈塔卜

    欧麦尔·伊本·哈塔卜(Umaribnal-Khattab,586—644年),被称为欧麦尔一世,阿拉伯哈里发(634—644年在位)。来自穆罕默德所在的古莱氏部落哈希姆族,是早期追随穆罕默德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穆罕默德最忠实的信徒。欧麦尔拥有铁一般的意志,与先知共同经历过“出走麦地那”、“壕沟之战”

  • 阿育王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育王

    阿育王(公元前303年至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统治几乎所有的印度次大陆,被许多人视为印度最伟大的皇帝。他扩展了钱德拉古普(Chandragupta)的帝国,统治着西到今阿富汗,东到今孟加拉国的领土,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除了今天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的部分地区。帝国的首都是

  • 大流士一世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6年10月)(波斯语:داریوش;希伯来语:דָּרְיָוֶשׁ;又称大流士大帝,波斯帝国第三位皇帝,出身于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曾随冈比西斯二世远征埃及,被任命为万人不死军总指挥,而后借冈比西斯二世暴亡之际掌权年仅28岁登基继位,大流士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

  • 彼得一世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ПётрI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五位沙皇(1682年4月—1696年与伊凡五世共治)、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史称彼得一世(英语:PeterI),后世尊称其为彼得

  • 查士丁尼一世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又译优士丁尼一世,拉丁文:IustinianusI;希腊文:ΙουστινιανόςΑ´;约482年—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史称查士丁尼大帝(英文:JustiniantheGreat)。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辅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治国,后作为其养子继位。

  • 盖乌斯·屋大维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盖乌斯·屋大维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拉丁语:GaiusOctavius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OctavianThurinus),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

  • 查理大帝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法语:Charlemagne,德语:KarlderGroße,英语:CharlestheGreat;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为查理曼(“曼”即大帝之意)。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年-814年1月28日在位),查理曼帝国建立者。768年,在父亲矮子丕平死后,查理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