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舒穆禄·扬古利

舒穆禄·扬古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64 更新时间:2023/12/20 2:08:36

舒穆禄·扬古利(1572—1637年),清朝开国元勋之一,世居珲春,隶满洲正黄旗,库尔喀部首领郎柱之子。娶努尔哈赤女为妻。先后封一等总兵官、超品公世职,地位仅次于贝勒。后参与征伐辉发、乌喇、哈达、渥集诸部的战役,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先后擒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蒙古贝勒介赛。从攻沈阳、辽阳,略明关内通州、蓟州、大同、宣府等地。崇德元年(1636年)与阿济格、阿巴泰同率师伐明,攻克畿内十二州县,五十八战皆捷,俘众十余万而归。同年跟从皇太极讨伐朝鲜王朝,次年一月因遭遇朝鲜伏兵伤重而死,追封为武勋王。康熙帝东巡盛京(今沈阳)祭祖,亲至扬古利墓前奠扫,并为他立碑。

基本资料

本名:舒穆禄·扬古利

别名:杨古利

所处时代:后金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辽东

出生日期:1572年

逝世日期:1637年

主要成就:参与统一女真与攻明的战役,随军讨伐朝鲜

追封:武勋王、一等英诚公

旗籍:正黄旗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扬古利是清初的开国元勋,先世居住在珲春,跟随其父归顺建州女真。清太祖努尔哈赤十分器重扬古利,他追随在努尔哈赤左右,日益受信,之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号为“额驸”。扬古利早年还多次跟随努尔哈赤外出征战。其后奉命驻守鸭绿江,扬古利警备严密,使得明军不敢进犯。努尔哈赤讨伐辉发部的时候大多遇到很坚固的城池,外面有护城河使清军不得进入,扬古利不顾己身渡水攻城,众人跟从他一起渡过了河,逐渐逼近辉发部的城池,立下了很大的战功。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努尔哈赤攻打朱舍里部、讷殷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又攻打安褚拉库路,这几次战役中扬古利均立下战功。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跟从努尔哈赤攻伐哈达部的时候,扬古利捷足先登,率先擒拿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迁徙蜚悠城的部众,扬古利与扈尔汉率兵三百人护行,乌喇部以万余人的兵力阻住了多条道路。扬古利手持长矛杀入战阵,杀掉了七个乌喇兵,乌喇兵退却与建州兵夹河相持,等建州诸贝勒的兵马齐聚之后,大破乌喇。同年五月,又跟从贝勒巴雅喇等讨伐渥集部,攻取赫席黑路的时候,扬古利为前锋。马儿古里村人因为建州兵来了吓得落荒而逃,逃到了山下,扬古利占据了山巅,疾驰而下攻击他们,全歼了马儿古里村的男人丁壮,俘获了女人和孩子回去。九月,又讨伐辉发部,越过了辉发部的二重栅栏,是最先攻入城中的,并夺去了辉发部的城池。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七月,又跟从台吉阿巴泰等讨伐渥集部、木伦路,攻克了吴儿瑚麻村,望见林中起了烟火,就马上疾驰进入,往又攻击多次,俘获了很多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扬古利又从讨乌喇部,攻打金州城的时候,城中的箭迎面射来,扬古利冒着箭攻克了金州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再讨乌喇部,扬古利又是率先进攻。攻打清河,乌喇贝勒布占泰的军队十分悍勇,努尔哈赤用箭传信令诸将退兵,扬古利坚持不退,率领部众逼近清河城,挑选薄弱的地方猛攻,最后攻克了清河。

首败明军

天命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明辽东经略杨镐率兵攻打后金,总兵杜松等攻打界凡,大贝勒代善等率领军队抵御。后金军屯驻在吉林崖,明军驻扎在萨尔浒,两军逼近之后,扬古利与贝勒阿巴泰等争先攻击明军,大破杜松的西路军,杜松等人全部战死。这一天晚上,明军北路总兵马林率领大军杀来,驻扎在尚间崖。第二天早上,后金军开始对北路军发动进攻,努尔哈赤命受伤的人不要参战,扬古利裹住自己的伤口,率领十牛录的士兵,在高处向下冲击,马林的兵马被击溃。同年七月,扬古利又率兵攻打铁岭,遇到了蒙古贝勒介赛,扬古利将其击败,并且抓获了介赛。

天命六年(明天元年,1621年)三月,扬古利跟从努尔哈赤攻打辽东重镇沈阳,沈阳城城高池深,众人认为非常难攻;扬古利拔刀指挥着本旗的士兵率先登上城头,夺取了明军修筑的防御工事,攻克了沈阳。接着努尔哈赤进攻辽阳,扬古利又率先进攻,攻破了明军的步卒,夺取了河桥,扬古利与明军在沙岭激战,大败明军。辽阳攻取之后,努尔哈赤嘉奖他作战勇敢,他的地位仅次于八大贝勒,统率左翼兵,被授为一等总兵官。

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年),扬古利驻守耀州,明将毛文龙派遣三百士兵来攻,攻下了城南的荞麦冲,扬古利率兵追击毛文龙的军队,全歼进犯的三百士兵。不久进三等公。

追随太宗

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他同阿山等搜捕逃人,到了雅尔古,遇到了明将毛文龙所部越境采集人参的士兵,击杀了九十六人,俘获千总三人及其从者十六人之后回京。十月,跟从皇太极攻打明朝京畿地区,逼近京师,在北京城北击败满桂的兵马,当时炮兵深陷明军战阵之中,扬古利率亲军十余人杀入重围,全部就出了他们。清军撤出之后,扬古利又跟从贝勒阿巴泰等劫掠通州一带,烧毁了明军一千余艘战船。又攻打蓟州,明军来援之时,皇太极指挥右翼三旗攻击明援军的西侧,贝勒代善等指挥左翼四旗攻击明军东侧,右翼两红旗的兵马稍稍退却,扬古利率正黄旗的兵马径直冲击,明军不敌败走。皇太极又命两红旗将佐纳钅爰指自己弥补战败的罪过,并赏赐扬古利,扬古利把赏赐全都分给了自己的将士。

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攻打察哈尔蒙古,命贝勒阿巴泰和扬古利据守,明军来侵,诸贝勒将明军击退。在锦州一战中,明军抵抗非常激烈,六旗都被击退,扬古利大怒,自己率本旗的兵马激战之后将明军击败。不久又跟从皇太极攻入明朝边境,劫掠大同、宣府一带,与贝勒阿巴泰等攻克了灵丘,毁坏了王家庄并攻下了它。

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1633年)六月,皇太极征问诸将的军事见解,扬古利认为,用兵不可搁置,每年都要出征才是善策。应该先入明朝边境进行大肆劫掠,消耗明朝的实力,到那时察哈尔和朝鲜自然前来归附。当时诸位贝勒大臣都和扬古利的想法一样,于是皇太极坚定了讨伐明朝的决心。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皇太极又因为扬古利前前后后所立下的战功,越级晋封为公爵,地位仅仅低于贝勒,帽顶嵌珠。

征朝战死

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命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及扬古利率领大军讨伐明朝,突入内地攻掠,攻克京师附近十二座城池,五十八战皆捷,俘获了明军总兵巢丕昌等,俘虏十余万人。撤出的时候,又击败了三屯营、山海关的明军援兵。九月,大军班师,皇太极出盛京十里迎接。亲自为他们设宴,亲自为扬古利等三位将领斟酒。十一月,因不制止阿济格不亲自为清军殿后而获罪。十二月,皇太极御驾亲征朝鲜,扬古利跟随皇太极出征。

崇德二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清军渡过了汉江,驻扎在江岸,朝鲜全罗、忠清二道的兵马来援,在汉城以南宿营,皇太极命豫亲王多铎和扬古利前去阻击,当时正值下雪,天气阴暗,朝鲜的援兵驻扎在山下,派兵进击清军。多铎吹奏号角,招扬古利到山顶督战。扬古利将要赶去的时候,朝鲜的伏兵突发鸟枪,扬古利不幸中枪,因伤重而死,时年六十六岁。第二天,多铎率兵逼近朝鲜大营,朝鲜的兵马在夜里就已经撤走了,多铎将扬古利的尸首带回了营中。皇太极亲临为之祭奠,赐御用冠服。回京之后命陪葬福陵。

同年十一月,追封扬古利为武勋王。顺治年间,清世祖顺治帝命将其配享太庙。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圣祖康熙帝东巡盛京谒陵,亲自祭奠扬古利之墓。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又建碑刻文来旌表他的功绩。雍正九年(1731年),定世爵为一等英诚公。

主要成就

攻灭哈达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扬古利参加了古勒山之战,征伐朱舍里和纳殷两部之战,攻打辉发部多壁城之战等,在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得十分英勇,受到努尔哈赤的表彰。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初秋,努尔哈赤率领五千人马,进军哈达,扬古利随同前往。由于哈达城城墙高大,防守严密,建州军一连攻了三天也没有攻下。不仅伤亡了两三百人,大将额亦都和噶盖也都负了伤,努尔哈赤十分恼怒。第四天五更,努尔哈赤再次下令攻城。连续两次攻击失利后,他命令扬古利率兵五百从东南角再次发动强攻。扬古利身先士卒,直奔城东南角而来,先冲上城头,生擒哈达贝勒孟格布禄。

首攻辽沈

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出兵沈阳。扬古利力战沈阳城总兵贺世贤,贺世贤不敌欲败走,被扬古利一箭射中后心,阵亡。三月十三日,后金军攻下沈阳城。辽东经略袁应泰自从得知沈阳失守后,连日来与诸将研究守城策略,把火炮都搬运到城墙上,用五万兵守三道城壕,五万兵守城,另五万兵做后备。袁应泰率三万军队出战,被努尔哈赤的六万骑兵击败,退回坚守。扬古利放掉了护城河渠之中的深水,让辽阳城无险可峙,下一步的攻城也就容易得多了。内应在城内放火,大乱,后金军乘虚而入,辽阳城破。

入口之战

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六日,皇太极率六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扬古利随驾出征。锦州城城墙坚固,城楼高耸,易守难攻,连攻十四天,锦州仍在明军手中。天气也渐渐炎热起来,后金军士气有所下降。皇太极感到久战不利,留下两万人马继续围困锦州,自统大军去攻宁远城,扬古利率部跟随。守在宁远的是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他命总兵满桂调集两万人马在宁远城东二里布阵,在城外截杀皇太极。

皇太极命扬古利、阿济格二人率队进攻敌营。扬古利纵马冲下山岗,一阵风似地冲入明军大营。满桂急令开炮,立即有许多后金骑兵落马。扬古利冒着炮火向前猛冲,很快与敌人的骑兵相遇。他挥动大刀,左右冲杀,几招过去,两名明军就落下马去。明军见这员老将如猛虎下山,心中有了怯意,不敢靠前。满桂纵马摇枪杀了上来。扬古利大战满桂。还有一少半明军没有进城,只能四散奔逃,被斩杀无数,这一仗金军大获全胜。因宁远城坚炮利,将士损伤众多,皇太极决定放弃进攻,回师沈阳。回到沈阳第三天,皇太极论功行赏,扬古利获奖最重,晋爵三等公。

人物评价

《清史稿》:扬古利初事太祖,凡在行间,率先破敌,冲锋挫锐,所向披靡。太宗诫不令临阵,而遇敌忘躯,奋发不自已。行军四十余年,大小百馀战,功业绝特,而持身尤敬慎。

轶事典故

扬古利出生的时代,女真社会十分混乱,各个部落互相争战,抢夺人口和地盘。兀惹部首领达乌吞设计让库尔喀部牛头寨头目鲁登诱杀了库尔喀部长郎柱,并联合了牛头寨、狼牙寨人马围攻库尔喀城寨。郎柱的福晋纳喇金迫不得已带领部下夜半突围,投奔建州。扬古利见到额娘得知阿玛被害,不禁痛哭失声,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扬古利听说杀父仇敌达乌也来到了建州,不禁怒火中烧,达乌身边尚有十几号人,一旦硬碰硬恐怕没有把握。于是他带了三名亲信,在达乌住的房屋外面守了一夜,终于趁其一个人清晨出房如厕时手刃仇敌,报了不共戴天之仇。此时天已大亮,兀惹部的人听见声音跑出门外,见到首领被杀,顿时乱作一团。扬古利大声喝道:“我只杀达乌,只要你们不反抗,我一个不杀,谁胆敢反抗,我就要他的命。”说完,他不慌不忙地将达乌的耳朵、鼻子割了下来,仇恨的力量让他几口就吃了下去。兀惹部的人被他的举动吓得目瞪口呆,再也没有人敢上前了。大仇已报,扬古利押着兀惹部的人去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完全理解扬古利复仇的心情,对扬古利的行为并没有责怪。小小年纪的扬古利,也因此崭露头角,被人们称为少年英雄。

家族成员

父亲:郎柱,为库尔喀部长,率先附努尔哈赤。

长子:阿哈旦,以军功授拖沙喇哈番。

次子:塔瞻(?~1647),袭超品公,擢内大臣。崇德六年(1641)八月,清太宗亲将御明洪承畴,战于锦州,敌遁,命塔瞻设伏追击,斩获甚营松山,明总兵曹变蛟夜率兵突近御营,塔瞻不能御,降一等公。

孙:爱星阿(?~1664),塔瞻子,顺治四年(1647年)袭爵,擒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有功,卒谥敬康。

曾孙:福善(?~1708),康熙三年(1664)袭爵,卒谥恭懿。

玄孙:海金,康熙四十七年(1708)袭爵。

四世孙:丰盛额,康熙五十九年(1720)袭爵,雍正九年(1731)袭一等英诚公。

五世孙:丰安,乾隆二年(1737)袭爵,乾隆十八年(1753)因事夺爵,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军功兼一云骑尉,再准袭一次。

六世孙:阿克东阿,乾隆三十五年(1770)袭爵。

七世孙:富克锦,嘉庆十六年(1811)袭爵。

八世孙:连成,咸丰二年(1852)袭爵。

九世孙:铭勋,连成的继子,光绪九年(1883)袭爵。

十世孙:扎克丹,光绪三十三年(1907)袭爵。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六·列传十三》

标签: 舒穆禄·扬古利

更多文章

  • 钮祜禄·额亦都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钮祜禄·额亦都

    钮祜禄·额亦都(1562年-1621年),世居长白山英锷峪(在今辽宁抚顺清原县),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早年丧父,跟随姑姑生活,归附努尔哈赤。骁勇善战,参与统一女真各部。深受信赖,赐号“巴图鲁”。八旗确立后,隶属镶黄旗。后金建立后,位列“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参与萨尔

  • 瓜尔佳·图赖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瓜尔佳·图赖

    瓜尔佳·图赖(1600~1646),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第七子,初隶满洲镶黄旗,后改属满洲正黄旗,清朝开国功臣、名将。图赖参加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山海关之战,击败李自成部将唐通于一片石,从多铎攻陷潼关,擒获南明弘光帝、隆武帝,战功显赫。图赖因功封一等公,但因曾欲立肃亲王豪格为帝,死后一度被削

  • 章佳·阿桂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章佳·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庭,号云岩,满洲正蓝旗(后以功抬入正白旗)人,清朝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阿桂于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累授户部郎中、军机章京。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征大小金川,遭劾被贬。后复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办事勤慎而受重用,历任参

  • 吴树青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树青

    吴树青(1932年—2020年1月10日),男,汉族,1932年1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经济学院教授,教育家,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其生前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

  • 丁石孙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丁石孙

    丁石孙(1927年9月—2019年10月12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镇江,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原校长。丁石孙于1950年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副主任、主任;1952年加

  • 陆平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平

    陆平(1914年11月15日–2002年11月28日),原名刘志贤,曾用名卢荻。191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3年2月初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2月底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察军区、察哈尔军区、

  • 何燏时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何燏时

    何燏时(1878年-1961年),字燮侯,浙江省诸暨县人,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年赴日留学,是第一个在日本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历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北京大学校长。后开矿办厂,从事实业救国。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民主活动,被推举为游击区的人民代表,两

  • 刘廷琛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廷琛

    刘廷琛(1867年—1932年),字幼云,晚号潜楼老人,江西九江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书法家。曾任京师大学总监督(北大校长),是中国近代开创分科教学的第一人。本名:刘廷琛别名:潜楼老人字:幼云号:潜楼老人所处时代:清末民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西九江出生日期:1868年逝世日期:193

  • 李家驹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家驹

    李家驹(1871-1938),男,广州汉军正黄旗人,光绪甲午进士。1906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组织大规模的运动会并亲自参赛获得第三名,轰动一时。1909年任驻日公使,深入研究日本政治、法律、财政制度,回国后成为新政、立宪运动的领袖,1911年秋临危受命,出任资政院总裁,推出《宪法

  • 申纪兰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申纪兰

    申纪兰(1929年12月29日至2020年6月28日),女,汉族,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1946年10月参加工作,1953年8月入党。历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