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行健

高行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3/12/20 15:52:45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出生于江西赣州,祖籍江苏泰州,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取得法国国籍。2000年获得诺贝尔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作家。直至2010年,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36种文字。代表作有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戏剧《绝对信号》《车站》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行健

国籍:法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0年1月4日

毕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

职业:作家、画家

主要成就: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出生地:江西

代表作品:《灵山》《一个人的圣经》

人物经历

幼年时光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四日(1940年1月4日)生于抗战时期的江西赣州。父亲高运同是中国银行职员,母亲顾家骝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并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二人均生于破落的大家族中。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弟弟高行素诞生。抗战胜利后,其父仍留在银行里,失业后当过记者,供职于私人银行及轮船公司。尽管高行健的父亲经常失业,但生活仍旧宽裕。幼年的高行健由于体弱而由母亲进行识字教育。在她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和绘画均产生了兴趣。

解放初期

1950年,在时为南京军区军官的高行健表伯父的邀请下,全家搬至南京。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今南京市金陵中学),其原为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因此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

法文之路

受家庭和外部环境影响,年轻的高行健最初的理想是做物理学家或数学家。同时由于从小爱与母亲演戏,高行健亦产生了报考戏剧学院的愿望。由于不符合导演系的报考条件,高行健只得放弃。于是,他的理想转了作家。参观了南京大学中文系后,由于学习氛围与高行健心中“遗世万年的文学熏陶”的想法不符,他最终决定报考外国文学或绘画。

由于从小喜爱绘画,高行健师从中国美术家协会最早一批的会员恽宗瀛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并产生了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的愿望,这也得到了恽宗瀛先生的支持。但高行健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放弃报考中央美术学院。

高考复习中,高行健反思了自己学习理工的理想,并在一个下午偶然在学校图书馆中找到了一本共产国际出版的刊物,书中所描绘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巴黎超现实主义画家和艺术家、诗人和文学家们在巴黎小酒馆里的生活深深吸引了他。因此,年仅17岁的高行健于1957年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法语专业。大学时光中,高行健主要在图书馆中度过,期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及写剧本、小说。课外,他与同学组织了“海外剧社”并曾用法文演戏。

文学生涯

1962年,高行健从北外法语系毕业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

1969年与相识12年的女友结婚。两人育有一子高杭,

1970年,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7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9年5月,作为全程翻译,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同年,发表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

1981年,调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同年,发表评论集《现代小说技巧初探》。1982年,与铁路文工团编剧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1983年,《车站》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由于“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很快被禁演。

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1985年,在北京与雕塑家尹光中举办泥塑绘画展,开始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这是高行健至今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唯一一次画展。同年,应邀赴欧洲五国(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访问八个月,在柏林世界文化之家举办了个人画展,获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卖画获“巨款”四万马克,从此高行健开始了以画养文生涯,获得了更多写作上的自由。1986年,由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剧作《彼岸》被禁演。

两次婚姻

在八十年代他的大起大落中,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一位同事郭长慧。郭长慧也毕业于高行健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但比高行健年轻13岁。两人同在外文局工作并于1985年结婚,高行健在同年到德国当访问学者。

1986年,高行健回到了中国,而妻子到了法国入读里尔高等新闻学校,毕业后成为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文化与艺术节目的主持人。

1987年底又来到法国巴黎,并正式移民定居法国,后与妻子团聚。

1989年,第二次婚姻以失败告终。据自七十年代便与高行健一直维持着深厚友谊的大陆作家刘心武说,高行健前妻也擅法文,目前任职于法国电台,两人于八十年代末离婚,未育有子女。

定居法国

1987年,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1988年,开始在巴黎郊区巴纽里定居,起初生活艰难。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的年展。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1999年,高行健的画作在巴黎参加卢浮宫第十九届国际古董与艺术双年展。

20世纪90年代期间,高行健同时以中文与法文创作。剧作如《生死界》《夜游神》《对话与反诘》《周末四重奏》等。2000年10月12日,高行健小说《灵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因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瑞典文学院的颁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2001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2月2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为高行健颁发“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03年,法国举办“高行健年”以表彰他的成就。

2010年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高行健开玩笑地说自己“三生有幸”:“第一生在中国,第二生在法国,诺贝尔奖获奖以后,我生了一场大病,也可以说是大难不死,又有一生,我自己开玩笑说真是三生有幸。”高行健坦言,他没有想回中国的打算,他没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现在是世界公民,在哪里生存就在哪里生根,无处不可以生根。2013年11月,高行健在新加坡接受BBC电视台访问时说:“我已经离开中国26年,现在中国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我不了解,也不关心,我现在生活在欧洲,我更关心欧洲的文化。”他同时坦言,他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高行健揭示了中国文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刘再复(中国作家)

高行健非常了不起,因为高行健除了中文之外,还能用外语(法语)——朔(中国大陆作家)

高行健是“全方位的作家”,是“最有活力的灵魂——王晓华(中国学者)

一个作家写作时心目中先有了读者,他是为读者的需要和趣味而写的,这样的作家就不是真正优秀的作家;只有那些为自己而写,全不受读者左右的作家,才更有独特的价值,读者开始认识他接受他,甚至为他所征服,这样‘目无读者’的作家便创造出自己的读者群,那方能体现出文学的内在价值。——贺拉斯(瑞典文学院院士兼常务秘书)

高行健八十年代的剧作对中国戏剧走向现代转型,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行健获奖是件好事,应该祝贺他,这表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密切联系。”——秋雨(中国作家)

高行健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作家。在绝大多数汉语作家还忙于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进行反思时,他已经开始从生态视界中看问题,在作品《野人》和《灵山》中,表现出将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怀、生态关怀、宇宙关怀统一起来的努力。这使得他在思想高度上远远超过了北岛。——王瑶(北京大学教授)

负面评价

“漠视中国人民的苦难”,“遗亡中国人民的历史剧痛”,“是消极的个人主义”。他的剧作《逃亡》是“犬儒主义的代表作——茉莉(旅居瑞典的中国作家)

风水真是轮流转,港台那些当年不齿高行健水墨画的人,今天开始津津有味地赞美“大师”的“抽象派”画了。说到“抽象派”画,我又感叹高行健的聪明,人家就不给你玩“传统”,上来就玩儿“抽象派”——曹长青(美国记者)

获奖争议

2000年10月12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高行健。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起广泛争议。争议第一是因为高行健知名度不高,代表性作品不多,书籍的文学价值普遍认为不足以代表中国文学,许多学者、评论家认为这是出于政治目的。争议第二是指评委马悦然舞弊,高行健作品的瑞典文翻译者正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而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的十天前,高行健将他作品瑞典版的出版商,从Forum换成了Atlantis。Atlantis出版社恰恰是马悦然一位朋友的出版社。

标签: 高行健

更多文章

  • 于蓝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于蓝

    于蓝(1921年6月3日—2020年6月27日),原名于佩文,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1951年,在剧情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1952年,主演剧情电影《龙须沟》。1959年,在剧情电影

  • 于海俊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海俊

    于海俊(1963年11月-2019年6月19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内蒙古翁牛特旗人,1987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生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根河林业局副局长、林业工程正高级工程师。2019年6月19日,于海俊同志在指挥巡

  • 卫兴华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卫兴华

    卫兴华(1925年10月-2019年12月6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原主任、教授,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作出重

  • 马六孩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六孩

    马六孩(1916年~1998年12月15日),劳动模范,山西大同人。和他的掘进小组成为全国煤矿生产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98年12月15日,马六孩因病去世。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中文名:马六孩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8年12月15日职业:矿工主要成就:劳动模

  • 马善祥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善祥

    马善祥,男,1955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原调研员。201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马善祥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人民调解员

  • 乌国庆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乌国庆

    乌国庆(1936年12月5日—2019年6月24日),男,蒙古族,研究生学历,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1997年3月退休后,被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回聘,参与侦破过20世纪80年代的“二王”、“三张”案件、90年代的浙江千岛湖二十四名台胞被杀案、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2000

  • 孔祥瑞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祥瑞

    孔祥瑞,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1月生,天津市人,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原党支部书记、队长,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9年9月25日,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中文名:孔祥瑞国籍:中

  • 支月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支月英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

  • 文花枝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花枝

    文花枝,女,汉族,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全国模范导游员,现任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推广和对外交流科副主任科员。文花枝出生在湖南省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现更名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一名青年导游。200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

  • 方工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方工

    方工,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中文名:方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51年所获荣誉: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方工,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方工是一位有着崇高的理想,并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和快乐的人。方工,今年51岁,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