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浙江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51’人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眼科分会委员,美国视觉及眼科研究会终身会员,美国眼科科学院会员,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客座研究员,《美国中华眼科杂志》编委,日本眼科学会会员,日本角膜病学会会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基本资料
中文名:姚玉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
教学职称:教授
临床职称:教研室主任、眼科学教授
执业地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个人简介
姚玉峰,浙江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51’一层次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浙江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视觉及眼科研究协会(ARVO)终身会员、美国眼科科学院(AAO)国际会员、国际眼表学会会员。
198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之后,于1992年至1997年留学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在田野保雄(YasuoTano)教授和大桥裕一(YuichiOhashi)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角膜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医学博士学位。
2017年12月,当选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术业专长
对眼科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的诊治。在角膜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域造诣深厚。重要成果包括:证明过角膜上皮移植理论,发现前房抑制性T细胞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特殊抑制作用,首次分离到ACV耐药单疱病毒株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机制,开发了治疗眼烧伤的手术治疗新方法,建立了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角膜移植治疗新技术,建立了真菌菌种鉴定新方法、药物敏感检测技术和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的新方法。他创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技术,被国际同行称之为Yao’s法,拥有两项发明专利,被编入美国角膜病专科医师培训用教科书之中,他本人分别受邀在美国、日本等重要国家作特别邀请讲演,该技术已被相关的国际眼科专家学习效仿并得到推广。他的诸多发现和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发表在国际眼科最高级别的专业杂志(如IOVS,Ophthalmology,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BritishJournalofOphthalmology等)上。曾获世界华人眼科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医学卫生创新奖二等奖和一等奖。是国际角膜病领域知名的眼科专家之一。
个人成就
从事眼科临床和眼病研究17年。198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之后留学日本著名的高等学府大阪大学医学部,在国际著名的眼科专家田野保雄教授和大桥裕一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角膜病诊治的研究,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对眼科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的诊治,在角膜病的研究及其临床诊治方面有深厚的造诣,所收治的疑难病例遍布华东乃至全国各地。在90年初期,率先在省内引进和采用了现代显微技术进行角膜移植,已独立开展角膜移植600多例,使这些终日在黑暗中经受折磨的疑难病人重获光明。
曾证明过角膜上皮移植理论,并针对目前令眼科界感到最棘手的眼烧伤及眼表疾病的治疗开发出了新的有效方法,是国际上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过有益贡献的眼科专家之一。曾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抑制性T细胞对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具有特殊的抑制效果,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眼科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并因此获得了第一届世界华人眼科学术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第一名。曾在《美国眼科杂志》、《(美国)眼科视觉研究杂志》等国际最著名的眼科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姚玉峰,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难题。他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被美国眼科科学院称为“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并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全国道德模范姚玉峰作为“凝心铸魂”方阵彩车上的代表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行进到天安门城楼前时,整个游行队伍沸腾了,姚玉峰和大家情不自禁地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一刻,唯有这样的呼喊才能表达我内心的激动。”姚玉峰说。
主要著作
1.姚玉峰:药物毒性诱发的眼表面异常。《眼表疾病学》刘祖国主编。P.547-551.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2.姚玉峰:与角膜接触镜相关的并发症及处理。吕帆主编: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供眼视光专业用)——《角膜接触镜》。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获得荣誉
1998年,第一届世界华人眼科学术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第一名。
200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浙江省卫生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2010年,浙江省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2017年8月,获“白求恩奖章”。
2017年11月,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2019年8月,荣获2019年“最美医生”称号。
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
2020年2月19日,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2020年11月24日,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21年,荣获十大“最美天使”称号。
专长领域
1、角膜及眼表疾病
2、角膜手术技术的开发性研究
3、感染性角膜病病原学的研究:真菌和单纯疱疹病毒
4、眼免疫学
在研项目
1、眼表重建的方法及机制:体外干细胞培养的活体移植
2、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理
3、角膜创伤修复的机理
人物事迹
2018年年1月,姚玉峰为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治疗严重的白内障,术后,老人的视力就从不到0.1,达到0.6。
2019年5月18日,“农民将军”甘祖昌的夫人、96岁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经《光明日报》报道后,引来全网点赞。1957年她跟随丈夫甘祖昌将军回到江西老家建设农村,从此便一头扎进了山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亲切地称呼她“老阿姨”。
2019年3月底,姚玉峰接到萍乡市人民医院首席眼科专家何建中的电话,电话中何医生简单讲述了龚全珍老阿姨的病情,希望邀请姚玉峰到萍乡来给老阿姨做手术。3月底,老阿姨来到萍乡市人民医院检查身体,眼科会诊时发现她双眼视力都不到0.1,有一只已经只能看到手指晃动的影子,白内障已达到最严重的程度。老阿姨还有其他慢性病,尤其是血压,在160-190mmHg之间大幅波动。
2019年4月3日,一封签章为“中共萍乡市委”的公函,发往了浙江省委宣传部文明办。4月12日,周五,姚玉峰一连做了10台手术后,和团队成员一起赶去动车站前往萍乡市。13日9时40分,刚被推进手术室的老阿姨,血压开始飙升。160、170、190!再高,手术必须取消。
两天里,姚玉峰为老阿姨先后做了两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术后经检查,老阿姨的双眼视力都达到了0.8,相当于年轻人的正常视力。
相关报道
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全国道德模范姚玉峰作为“凝心铸魂”方阵彩车上的代表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
当游行队伍行进到天安门城楼前时,整个游行队伍沸腾了,姚玉峰和大家情不自禁地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这一刻,唯有这样的呼喊才能表达我内心的激动。”姚玉峰说。
1990年,姚玉峰考取了原国家卫生部公派奖学金的出国项目,留学日本大阪大学。他用三年时间取得了三项当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成果,提前完成了博士答辩。答辩后,大阪大学千方百计挽留他,美国哈佛大学也盛情邀请他。
但是,想到自己出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是为了回来可以帮助治好国内的病人;想到是国家的公派奖学金,才圆了自己的留学梦;想到祖国正处在振兴中华的伟业中,姚玉峰抵住了一切诱惑,毅然回国。
回国后,姚玉峰每天接诊天南地北的病人。他的专长是治疗角膜病。1995年,他做了世界上第一例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的角膜移植。世界眼科界命名它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美国医学教科书把它作为教材资料。
姚玉峰也是中国最早用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一体化解决老视白内障的眼科医师,并成立了我国唯一一家培训基地把该技术向全国进行推广。
从2009年起,姚玉峰开始举办全国性的角膜病学习班。连续11年,他培训了7000多人次的眼科医生,相当于全国眼科医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机缘巧合,姚玉峰遇到了两位伟大的老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93岁的黄旭华院士和我国开国将军甘祖昌的遗孀、96岁的龚全珍老阿姨。他们都患了严重的眼疾,四处求医无果,希望姚玉峰给他们做手术。
他们都是超高龄,存在多项基础疾病,且拥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这让姚玉峰感到无比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治病救人的职责和对英雄的崇敬,让他破除了胆怯、逃避和推却的心理,义无反顾承担起两位老人的手术。手术后,两位老人完全复明了,能读书看报,能看电视,还能继续工作。
面对社会的赞誉,姚玉峰说:“我更加坚信,有时比知识和技术更珍贵的,是医生的职业情怀、责任、勇气和担当。”
“我会继续不忘初心,永远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一如既往地让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每一分努力,都无愧于荣誉,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姚玉峰说。
2022年3月2日,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操场上,伴随着三十名盲校师生动人的歌声,火种采集台跳跃起了“光明之火”的火焰。作为第一棒的火炬手姚玉峰已经整装待发,早早就站在了准备区,从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手中接过火炬。
门诊时间
每周一为特需门诊,每周二,三为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