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阿巴斯

阿巴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4/1/16 4:23:31

长久以来,这片绮丽的土地一直由欧美大国把持,即使将焦点对准亚洲,为世人所瞩目的也是中国、日本、印度等与西方接触较密的国家。相形之下,封闭而又动荡的小国伊朗完全可以被电影化界忽略。这一悲哀的境况终于由一位不同凡响的电影导演改变,他就是现今影迷们不时挂在嘴边的巴斯。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外文名:AbbasKiarostami

别名:عباسکیارستمی

国籍:伊朗

星座:巨蟹座

出生地:伊朗,德黑兰

出生日期:1940年6月22日

逝世日期:2016年7月4日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毕业院校:德黑兰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随风而逝、樱桃的滋味、处是我朋友的家、特写

主要成就: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第4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铜豹奖

·基亚罗斯塔米基本信息

中文名: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英文名:AbbasKiarostami

性别:男

生日:1940-06-22

角色:编剧,导演,演员

1940年6月22日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自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强烈兴趣。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美术道路,为了生活,便暂且为交警局设计交通海报,同时给儿童读物画插图,后来开始拍摄广告短片。对各种工作的尝试为他日后从影积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1969年是伊朗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年——伊朗新浪潮(IranianNewWave)诞生了,青少年发展研究院聘请阿巴斯组建电影学系,此后的二十三年间(至1992年),他一直在此拍片。电影系成为了制作伊朗新电影的温床,而对阿巴斯本人来说,这同样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从六九年开始,作为一名导演、剧作家、制作人以及剪辑师,他如一颗新星在伊朗电影工业浪潮中冉冉升起。

1970年,阿巴斯完成了他的首部抒情短片《面包与小巷》,从中我们已可洞见他日后集大成作品的艺术风格:纪录片式的框架,即兴式的表演,真实生活的节奏,和现实主义的主题。积累了几年拍短片的经验,1974年阿巴斯推出了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旅行者》(当然也只有74分钟),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叛逆的乡村问题少年,他执意要到首都德黑兰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八十年代,他相继拍摄了一些反映伊朗学龄儿童面临的问题的纪录片,如《一年级新生》(1985),《家庭作业》(1989)等等。

二十年的从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国成为支柱型导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坛、确定了其国际大导演的地位,还是在进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后。1987年,朴素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让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1990年,阿巴斯把镜头对准了贫苦的大众,拍出了可能是迄今为止他最钟爱的影片《特写》。一个潦倒的影迷因为冒充著名导演骗取钱财而被送上法庭,阿巴斯就此进行了纪录片式的采访调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鲜而独特的手法,交叠着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自《特写》始,导演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手法,有意识地模糊纪录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譬如在1994年完成的《生活在继续》(又译《生生不息》),其线索即是寻找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饰演主人公的那个孩子。1994年的《穿越橄榄树林》(又名《橄榄树下的情人》)是关于一个电影摄制组选演员拍片的故事,而该摄制组正在拍摄的影片就叫作《生活在继续》。正是这种实与虚的交织,使观众强烈地感到所观看的影片不只是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也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生活。也正是由于三部作品间微妙的联系,有人将它们称作是阿巴斯的三部曲。事实上,这并不是导演本人的属意,但它们的确是阿巴斯众多影片中的精品,为国外观众和评论家熟悉且赞赏。《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更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最新作品《风将把我们带何处》(又译《随风而去》),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同时,阿巴斯还不时为他人编写剧本,如八七年的《钥匙》、九五年的《旅程》,以及最广为人知的《白气球》,都出自他的手笔。

阿巴斯的电影风格得到了众多著名导演的认同与赞赏,昆汀·塔伦蒂诺、埃米尔·库斯杜里卡等都对他推崇备至,新浪潮猛将戈达尔甚至公然宣称,“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而黑泽明则说得更为恳切,“很难找到确切的字眼评论基亚罗斯塔米的影片,只须观看就能理解他们是多么了不起。雷伊去世的时候我非伤心。后来,我看到了基亚罗斯塔米的影片,我认为上帝派这个人就是来接替雷伊的。感谢上帝。”

也许是一个接一个国际大奖,照亮了这位偏夷之邦的艺术家,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电影评论家和爱好者都关注起阿巴斯的影片,电影学院也把它们当作观摩课的必经驿站。但凭心而论,看完后能说是真正喜欢的人却委实不多。大部分观众尤其是普通影迷认为阿巴斯的电影平淡乏味,情节简单,几乎看不出艺术创作的痕迹。那么,难道是他利用西方社会对神秘东方的猎奇心理浪得虚名?抑或他是继德·西卡之后又一位踏实的现实主义电影大师?

·基亚罗斯塔米个人生活

逝世情况

2016年7月4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

标签: 阿巴斯

更多文章

  • 韩小磊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小磊

    韩小磊,男导演、编剧、演员,194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担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1964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成为电影学院副教授。1979年参与联合执导的影片《樱》,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指导85届学生毕业作品、短故事片《

  • 徐俊雅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俊雅

    徐俊雅(1932-2005),焦裕禄夫人。河南省尉氏县城关镇人,生于1932年8月,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至1955年先后在尉氏县委、土改训练班、土改工作队、共青团尉氏县委、陈留县社、荥阳县政府信访办、洛阳矿山机械厂筹备处工作;1955年至1966年先后任大连起

  • 牛憨笨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牛憨笨

    牛憨笨,男,1940年2月出生,山西壶关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中国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曾任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光电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得到重要应用的高速静电聚焦变象管;研制成功9种变象管和7种变像管相机,为中国地下核试验

  • 王治昌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治昌

    王治昌,字槐青,1876年(清光绪二年)12月19日生于直隶天津县。自幼好学,熟读经史,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专修法律,毕业后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改学商科。王治昌回国后,先在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大学教书,接着到河南焦作煤矿工作。后来,他从焦作煤矿进入农商部。在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时,王治昌在农商部从参事直

  • 张彩苑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彩苑

    张彩苑(?-2008年10月3日):在韩国本地还是有一定的名气,曾被称为“河莉秀第二”,2004年张彩媛曾男扮女装出演SBS电视台《真实游戏》,在接受变性手术后,又于2007年5月再次出演该档节目,曾一时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人物,但此后便无知名作品出现。继崔真实自杀身亡后,张彩媛于2008年10月3日

  • 史来贺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来贺

    史来贺(1930-200304.23),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十一

  • 周恩溥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恩溥

    周恩溥(1899~1945),周恩来的大弟弟,生于江苏淮安,字博宇,乳名“和尚”。长大后,跟随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事。1938年前往山东谋差。他经常失业、工作不稳定。1945年1月初,在山东潍坊被国民党抓起来,让说出周恩来的去向,但他始终不说,严刑拷打后没几天即含恨去世。2011年10月25日中午,周

  • 翁文灏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翁文灏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

  • 张子清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子清

    张子清(1902—1930),名涛,别号寿山。桃江县板溪乡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1912年张考入长沙陆军芝芳小学,1920年任岳阳镇守使公署上尉副官。1922年参加平江兵变,失败后潜回家乡组织游击队,进行反军阀的斗争。1924年,张子清奔走于长沙、武汉、上海之间,与郭亮等中国早期革命活动家结

  • 肖永银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肖永银

    肖永银(1917.6—2002.4),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勤务员、班长、排长等职,参加了红军万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太行军区八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带领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反磨擦斗争,率部参加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