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照丕

陈照丕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57 更新时间:2023/12/22 9:53:41

陈照丕(1893一1972),字绩甫,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他所授弟子的代表有陈小旺、陈正雷、西安、朱天才等。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陈照丕理论造诣极深,积数十年之经验,著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图解》、《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等书。

基本资料

名:陈照丕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省焦作市

出生日期:1893

逝世日期:1972

代表作品:《陈氏太极拳图解》

人物生平

陈照丕自小跟父亲陈登科、叔祖陈延熙、三叔陈发科练拳。1928年秋,北平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笃同兄弟二人,慕陈氏太极拳之名,托河南沁阳杜盛兴到陈家沟聘请拳师,族人公推陈照丕前往。不久,陈照丕去南京授拳,兼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推荐其三叔陈发科来京。陈氏太极拳由此在北京生根、传播。

1938年南京沦陷,陈照丕曾返过家乡,在地方抗日武装范庭兰的部队里教大刀。《温县志》记载:平时,陈照丕教授战士们武术,训练战士们的近战本领,尤其是大刀用法。作战时,陈照丕亲率敢死队出生入死。

抗战时期河南不少省级机关在洛阳,1940年,陈照丕又被好几个单位请去洛阳教拳。两年后,被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张含英(1949年后曾任水电部副部长)请到西安。张含英给陈照丕安排的职务是保管员,有工作,开工资,拳是业余时间教。

一直到1948年,西安黄河水利委员会迁到开封。陈照丕随着机关“参加了革命”,连人带马,全部被红色政权接收了。陈照丕也就一直在开封工作,直到1958年回家探亲。

陈照丕回家一看,村里几乎没有人练拳,原来1941年,陈家沟遭蝗虫灾害,两年绝收,人们吃草根、树皮,为了活命,青壮年大多跑去西安逃荒要饭,“穷习文,富习武”,肚子都吃不饱,太极拳就完全衰败了。

陈照丕心急如焚,向单位提出,要退休回家传拳。管人事的干部告诉他,你现在回去,只能拿40%的工资,按新政策,再等三四个月,就可拿到60%。陈照丕说,你不给我钱我也要走,不能让太极拳在陈家沟断了。他退休工资才拿16块钱。

传承,是陈氏太极拳四百年的关键词,而陈家沟的太极拳当年的确走到了断裂边缘。对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来说,195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年份。这一年,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回到了村里。

陈照丕回家,马上在家里成立了一个练拳点,开始教太极。那时得有三十多个青年跟他学。陈照丕分文不取,教得很认真,他怕太极拳在陈家沟失传了。人多了,他就给取了个名字,叫业余体校。当时学拳的人有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陈德旺、王天宝……那时也不分陈姓、外姓,只要你愿意学他就教。不过,温县的作家、太极拳研究者崔春冬的记忆是,陈照丕教拳时,村里人会自动在大门口设个岗哨,不许外村人入内。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太极拳成了大毒草,陈家祠堂被拆,祖宗牌位被砸。74岁的陈照丕被扣上一堆帽子,翻他跟国民党的旧账,一起练拳的人,被批为“搞小集团”,搞家族、宗派组织,说他们“夜聚明散”。

1967年,清理阶级队伍。当时,给陈照丕数出四条罪:第一是地主;第二条伪国术教官;第三条,在国民政府教推拳时,他们集体参与入过国民党;第四条参加过还乡团。

斗陈照丕,抓到公社批斗多次,1967年初春,老先生实在受不了,跳井自杀了,井水浅,没淹死,又把他抢救上来。虽然被救起来,但是脚被井底的竹筒尖尖的斜茬刺穿。因为他是批斗对象,大队卫生室的医生不敢给他看病,陈正雷和陈春雷跪在医生面前求情,医生经不住,让他们回去用先盐水洗一下,等到晚上,才拿着碘酒偷偷去给他擦了包住。结果,没消好毒,陈照丕瘸了一年多。即便一只脚不能挨地,膝盖跪在凳子上,老先生还要讲太极拳。

从那时起,陈照丕把太极拳编成了语录拳,一边练一边唱。崔春冬记载了这段故事:“红军不怕远征难”,太极拳起势;“万水千山只等闲”,“嗵”,一个金刚捣碓。

语录的庇护下,人们又开始练拳。村里的批斗会也照开。陈正雷和陈小旺为了避人耳目,只能偷偷跑到乱坟岗苦练。

陈照丕好不容易熬到1968年落实政策,老爷子平反:参加国民党这些事,都交代清楚了。参加还乡团,没有的事。

1969年,《人民日报》登了一条毛主席语录:“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

陈照丕凑巧看到了这条消息,拿着报纸去找陈正雷:“小雷你看毛主席号召打太极拳了,打太极不犯法了!”

陈照丕不仅让村里的年轻人继续去练拳,一高兴,还说要写书。于是开始整理资料,“理论十三篇”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1972年,济南举办全国武术表演大会时,陈照丕已经卧病在床,最后只能由其族孙女陈爱英一个人去。也是这一年12月30日,陈照丕在温县医院去世,享年80岁。

后世地位

2013年的第七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前一天,陈正雷领着弟子学生三百余人回到陈家沟,摆上祭品,双膝跪地,专程祭拜了陈照丕。

标签: 陈照丕

更多文章

  • 牛文元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牛文元

    牛文元(1937年11月-2016年9月28日),河南焦作人,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洛克菲勒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代表作品有《自然资源开发原理》、《持续发展导论》等。原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

  • 薛军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薛军

    薛军(1942.11~2010.02),男,山西省柳林县王家沟乡兴隆湾村人。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治系。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原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国统计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国情

  • 关正明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正明

    关正明(1929年-2009年7月12日),京剧老生演员。原名关宝永,曾用名关名立(关名玄),浙江杭州人,满族。自幼爱好京剧,1940年进入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学戏,由关盛明为其开蒙。由于天赋好,接受能力强,十个月后即登台演出《二进宫》等剧,还参加了电影戏曲片《古中国之歌》的拍摄,与顾正秋并列为戏校尖

  • 焦达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焦达峰

    焦达峰(1886-1911)辛亥革命烈士。字鞠荪,湖南浏阳人。早年入浏阳高等小学/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加入哥老会,参加1906年萍、浏、醴起义,任起义军将领李金奇的参谋。失败后逃亡日本,入东斌学校学军事。不久加入同盟会,任调查部长,专事联络会党。1907年8月,与邓文翚、刘公等组织共进会,

  • 张资平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资平

    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13年开始创作。1920年1月发表小说《约檀河之水》。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这一时期的作品,或控诉宗教的虚伪,或描写日本下层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某些侧面。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冲积

  • 齐越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越

    曾用名齐斌濡。1922年2月生于内蒙古满洲里,河北高阳人。1946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担任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1949年10月1日,与丁一岚一起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开国大典的盛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许多人便是从他的播音中

  • 赵铁林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铁林

    赵铁林1948年生人,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调入北京计算机研究所。1996年开始做自由摄影撰稿人,主要从事底层社会的报导。发表文章30余篇,涉及“边缘女孩”、社会弱势群体、都市文化等诸多内容,主要作品有《聚焦生存》《另类人生》《镜头里的社会》引起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中

  • 焦芳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焦芳

    焦芳(公元1434~1517年),字孟阳,明代泌阳人(今河南驻马店地区泌阳县城南草店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弘治初年移霍州知府,擢四川提学副使,调湖广。不久,又迁南京右通政,后又迁礼部右侍郎。正德元年十月迁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武英吏部左侍郎大学士。正德四年晋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焦

  • 舒芜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舒芜

    舒芜,男,1922年7月2日生,安徽桐城人。本名方管,学名方硅德,字重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38年向《广西日报》副刊《南方》投稿时始用“舒芜”的笔名。1937年考入高中时适逢抗战爆发,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为《桐报》主编副刊《十月》。1940年辍学,在湖北、四川等地农村任小学、中学教师。

  • 尚秉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尚秉和

    尚秉和(1870~1950),字节之,号石烟道人,晚号滋溪老人,学者称槐轩先生,河北省行唐县城西南滋河北岸伏流村人。晚清进士,著名易学家。尚秉和博学善文,喜玩金石,工于绘事,精通中医,与易学造诣渊深,是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品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