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瑾

范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3/12/13 18:00:49

范瑾(1919年9月7日-2009年1月4日),女,原名许勉文,浙江绍兴人,其祖父为许寿昌(许寿裳的长兄),舅舅是历史学家范文澜。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从事新闻及宣传工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奠基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瑾

别名:许勉文、范元贞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9年9月7日

逝世日期:2009年1月4日

职业:记者

籍贯:浙江绍兴

性别:女

政党:中国共产党

生平经历

范瑾同志1919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28年1月起,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的实验学校和理学院地质系,其间,接受革命思想。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是南京地下妇女救国联合会成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四期五队区队长、救亡室主任、校本部秘书处秘书,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第一组团员,冀中导报编委会主任和社长,兼任新华社冀中分社社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及中共北方局中原分局宣传部宣传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财经办事处主任秘书,晋察冀日报社编委、采访通讯部主任,中共华北局办公所秘书。1948年11月至1952年9月,历任天津日报社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9月至1966年任北京日报社社长,其间,1952年兼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任市委常委,1964年任北京市副市长。改革开放以后,历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主席,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曾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妇联第三届委员会执委。

2009年1月4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主编生涯

1948年冬天,范瑾风尘仆仆应召来到天津附近胜芳镇,参加筹办即将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天津的市委机关报《天津日报》。当时,党中央从《华北人民日报》、《冀中导报》、《冀热辽群众日报》和《新保定日报》抽调来一批同志,其中有王亢之、朱九思、范瑾、董东、邵红叶等资深新闻工作者,带领着一批刚刚从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学生运动战线上撤下来的青年知识分子,齐集在胜芳镇待命入城,紧张地学习城市政策,积极筹备《天津日报》的创刊出版。这些报社领导同志虽然从前多数在城市学习和工作过,但毕竟与大城市阔别多年了;他们虽然如今都有着在解放区农村办报的丰富经验,但天津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特大城市,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下,怎样发扬我党办报优良传统,办好解放后全国第一张大城市报纸?这是党中央交付的重任,也是天津日报社全体人员面临的新课题。范瑾1937年到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19岁时就分配到了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从事新闻工作,以后长期战斗在解放区新闻战线上,这样一位年轻的资深新闻战士,在参加创建《天津日报》工作中,与王亢之等老报人一起,殚精竭虑,为探索大城市办报的路子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

为了办好城市报纸,亢之、范瑾等领导同志从一开始就倡导抓紧时间学习,明确提出不论是解放区老新闻工作者,还是新参加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都有一个严重的学习任务。要求大家学习党的新闻理论,主要是学习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学习党的城市政策,结合学习有关马列著作,主要学习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论粮食税》。报社领导传达并组织大家学习市委副书记、军管会副主任黄敬同志关于入城工作的重要报告,使大家明确了入城后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城市政策,齐心合力搞好城市接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通过学习,大家都深感责任重大,工作热情十分高涨。不久,黄敬同志拿来了毛主席亲自题写的《天津日报》报头,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更加紧张地投入到《天津日报》创刊的准备工作。

范瑾、邵红叶等同志派记者分头到各准备接管单位军代表处熟悉城市有关情况,范瑾同志常常亲自主持汇报会,进行情况交流,她不仅详细地记录下汇报的内容,并且耐心地进行具体的、业务上的指导。她还和编辑同志一道,进行了创刊后的版面设计,反复推敲如何使第一张党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天津读者面前。负责通联工作的同志到各单位发展通讯员,组成了多个通讯小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6日恢复供电,17日《天津日报》就在全市创刊发行。创刊号在一版头条发表了毛主席1月14日关于时局的声明,还发表了代发刊词《天津人民当前的任务》。文章结合天津解放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党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当前天津人民的五项基本任务。接着连续几天刊登有关党的政策的各种重要文献。向全市人民宣传了国内国际形势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

家庭成员

其祖父为许寿昌,其叔祖父为许寿裳,其舅舅是历史学家范文澜。

丈夫是曾出任建国后第一任天津市市长和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原名俞威),两人育有三子:俞强声、俞敏声、俞正声(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两女:俞慧声、俞慈声。

人物评价

范瑾同志长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战线上的优秀领导干部。在北京市工作期间,她主要分管北京日报及宣传工作,领导创办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等“三报一刊”,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奠基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范瑾同志遭受迫害,她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与崇高品质。1975年平反后,她不顾体弱多病,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指示精神,积极出谋划策、参政议政,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在市人大常委会任职期间,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推进北京市的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退出领导岗位后,她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仍然关心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病重期间,她还念念不忘国家大事,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范瑾同志始终不忘革命初衷,一生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把毕生精力献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是北京市的优秀领导干部。范瑾同志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勤奋工作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相关信息

逝世后领导人追悼

范瑾逝世后,江泽民、贾庆林、王刚、王岐山、刘淇、李源潮、俞正声、李岚清、何勇、马凯、孟建柱和郑天翔、曾培炎、何鲁丽、贾春旺、胡启立等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王乐泉、王兆国、刘云山、刘延东、张高丽、张德江、徐才厚、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令计划、王沪宁、严隽琪、林文漪、邓朴方和吕正操、雷洁琼等送花圈或通过各种形式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前往八宝山送别的还有:沈跃跃、杨景宇、李志坚、刘京、刘胜玉、郭金龙、杜德印、阳安江、王安顺和许孔让、李其炎、王大明、陈广文、程世峨等。

标签: 范瑾

更多文章

  • 段德昌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段德昌

    段德昌(1904—1933),字裕后,号魂,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是一名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军事家。1924年,段德昌创办新华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到国

  • 冯异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冯异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中文名:冯异别名:冯公

  • 范文澜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范文澜

    范文澜(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初字芸台,后改字仲澐(另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中原大学等校任教。他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文心雕龙注》

  • 周逸群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逸群

    周逸群(1896—1931),字立凤,祖籍湖北省蒲圻县,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宣传家、活动家,贺龙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早期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三大革命根据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红军的创建者之一。1931年周逸群在肃反运动中被夏

  • 李聚奎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聚奎

    李聚奎,男,1904年12月31日出生,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原名李新喜。李聚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工作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顾问。1958年被授予

  • 刘斐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斐

    刘斐,字为章,桂系出身,留学日本陆军大学,189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人称民国三个半军事家的那半个,曾任国防部研究组组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中南水利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于1983年4月8日逝世。在国民党抗战和戡乱期间当了11年的参谋次长,全面负责作战部的实际指挥,他的才气连蒋介石都不得不避让三分,

  • 邓锡侯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邓锡侯

    邓锡侯(1889年—1964年),字晋康,四川营山县人。历任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人士、军事家、著名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在川军中被视为领袖。1923年参加第二军与一、三军及边防军对战,任副总指挥,1924年5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省省

  • 蒋廷黻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蒋廷黻

    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9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

  • 徐永昌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永昌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1959年病逝于台湾。中文名:徐永昌别名:徐次宸国籍:

  • 董其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其武

    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1989年3月3日),解放军高级将领。1919年从军,参加过北伐战争。从1928年起,在国民革命军傅作义部历任参谋、团长、旅长。1933年,参加著名的长城抗战,抗击日本侵略者。1936年,参与组织指挥绥远抗战,获百灵庙大捷。1949年9月19日率绥远军政人员起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