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兆和

张兆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3/12/18 5:42:29

张兆和(1910年9月15日—2003年2月16日),女,安徽合肥人。现代作家。沈从先生之妻。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兆和

别名:叔文,三三

国籍:中国

民族:汉人

出生地: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1910年9月15日

逝世日期:2003年2月16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中国公学大学

言语:官话—江淮官话

配偶:沈从文

人物生平

安徽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于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后来,这个大户人家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

就在张允和与周有光喜结良缘后不久,她的妹妹张兆和也在名作家沈从文的长时间关照下与他结为夫妇。

沈从文来自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因写过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而在文坛崭露头角,由于诗人徐志摩的介

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理论,那个校长就是胡适。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进行的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二姐允和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弄堂很窄,允和对站在太阳底下的沈从文说:你进来吧,有太阳。沈从文不进来,允和就告诉他三妹上图书馆去了,不在家,让他进来等。沈从文听完说了声“我走吧”回头就走了。沈从文回到了旅馆,一个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满脑子尽是张兆和的美丽笑容。

三妹回来后,允和把她骂了一顿:你假装用功,明明晓得他今天要来。兆和说:我就是用功,哪晓得他这个时候来啊。允和让妹妹大大方方地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兆和终于鼓起勇气回请了沈从文。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

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儿女婚事,他们自理。

兆和的电报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白话文电报了

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允和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很简单。兆和的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白话文电报了,但邮局没有收,而收下了允和的。

与沈从文订婚之后,张兆和为了和心爱的人靠得更紧,只身来到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专心于写作的沈从文在生活上一塌糊涂,一次洗衣服时,兆和发现了一张揉碎了的当票。原来沈从文把兆和的一只戒指当了,却忘了取回。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当时的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新居是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这个媒人是允和做的,所以沈从文一看见二姐允和就叫她“媒婆”。

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不幸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没有放过沈从文。一次又一次来势汹涌的打击,使忧郁过度的沈从文陷入了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就如同留给了人间无限柔美的湘西。

人物原型

从1931年开始,沈从文逐渐创作出了他的几部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文学作品,分别是《边城》,《湘行散记》等等。在他的好几部作品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是皮肤黝黑,相貌清秀,比如《边城》中的翠翠。而这种相貌的原型,便是他的妻子张兆和。沈从文还写过一篇名叫《三三》的小说,里面叙述的是一个年轻少女的初恋。而沈从文就是一直以“三三”这样来称呼张兆和的,张兆和反过来称呼沈从文作“二哥”。

感情经历

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这样,沈从文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当上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他认识了他后来的结发妻子,张兆和。

1930年5月,胡适辞去了中国公学校长一职,胡适的离开,使沈从文不能在中国公学继续任教。在离开中国公学之前,沈从文希望自己对张兆和的追求有一个结果。与胡适会面之后的几天里,张兆和接连收到了沈从文寄来的情书。其中,沈从文7月12日写给她的信函竟长达六页。

至此,张兆和终于默许了沈从文对自己的追求,这一段在情书攻势中的师生恋在校园内成为美谈。1932年7月张兆和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回到了苏州。

1932年盛夏,沈从文决定亲自来苏州看望张兆和,并向张家提亲,在苏州停留一周的时间里,沈从文每天一早就来到张家,直到深夜才离开,在这期间,张兆和终于接受了沈从文的感情。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园举行了婚礼。

1946年以后,张兆和和沈从文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危机。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政治见解,发生了明显的分歧。他与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分居,只有到每天晚上,他才能回家去吃饭,走之前,还要带着第二天的早饭和中饭。沈从文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在家庭上又遭到了自己结发妻子和儿子的拒绝。

1969年初冬了,沈从文作为反动文人要下放改造的前夕,此时的张兆和已经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挑粪种田。张允和去看沈从文。一个人生活的沈从文屋里一片狼藉,乱糟糟的东西,简直无处下脚。闲聊了几句后,张允和要走了。沈从文突然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的对张允和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沈从文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把信放在胸前温了一下,并没有给她。张允和正觉得有些好笑。沈从文忽然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着吸溜吸溜地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直到1979年,沈从文的地位才开始得到改善,他被分配到研究所里,并有了自己的楼房,以及私人汽车。

他的妻子张兆和在沈从文逝世之后,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稿。她对人这样给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婚姻下了个结语,“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过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标签: 张兆和

更多文章

  • 黄炎培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炎培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后见1915年《学生会会报》、1917年杭州《教育周报》),一作讱之,又改任之(署见《学生会会报》),别号观我生,

  • 成本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本华

    成本华(1914—1938),女,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最终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中文名:成本华外文名:ChengBenhua别名:三姑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和县出生日期:19

  • 林昭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林昭

    林昭,原名彭令昭。在毛泽东执政期间,林昭发表了一些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言论,被长期关押,最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枪决。中文名:林昭别名:彭令昭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2年12月16日逝世日期:1968年4月29日职业:政治民主人士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告人类》林昭出生于苏州。父亲彭国彦

  • 蒋方良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蒋方良

    蒋方良(1916年5月15日-2004年12月15日),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亦称:菲伊娜·伊巴杰夫娜·瓦赫列娃,俄语姓名:ФаинаИпатьевнаВахрева,拉丁转写:FainaIpatevnaVakhareva),白俄罗斯人,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的夫人。蒋方良出生于俄罗斯的叶卡捷

  • 王进喜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玉门(祖籍陕西大荔),中国石油工人。1923年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随后,他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胃病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47岁。中文名:王进喜外文名:WangJinxi别名:铁人,十斤娃国籍:中

  • 关山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山

    关山(ShanKwan,1933年4月20日-2012年10月1日),原名关铁骑、关伯威,满族镶蓝旗人。辽宁沈阳人,1960年代最红的国语电影男演员之一,也是著名影星关之琳的父亲,以演文艺片最为出色。1957年,参演电影《阿Q正传》。1961年,加盟邵氏电影公司。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19

  • 雷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雷洋

    雷洋,男,湖南澧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2016年5月7日晚,雷洋离家后身亡,昌平警方通报称,警方查处足疗店过程中,将“涉嫌嫖娼”的雷某控制并带回审查,此间雷某突然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身亡。2016年12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对邢某某、孔某、周某、孙某某、张某某等五名

  • 容国团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容国团

    容国团(1937—1968),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937年8月10日生于香港工人家庭,籍贯中山县南屏镇人(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中国乒乓球乃至中国体育界第一个世界冠军。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

  • 刘连昆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刘连昆

    刘连昆(1933—199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正军级,少将军衔。1989年台湾军情局局长殷宗文利用大陆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契机,将大批以“台商身份”为掩护的情报人员派往大陆。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邵正宗大校被台湾军情局特工张志鹏策反,代号为“少康一号”,继而由邵正宗去

  • 张云逸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云逸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生,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广西右江领导武装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时期,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