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时钧

时钧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00 更新时间:2023/12/25 9:06:57

时钧(1912.12.13-2005.09.01),江苏熟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获美国缅因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2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捐资设立了“时钧奖学金”。时钧长期从事化学工程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0世纪50年代创建中国高等学校硅酸盐(水泥)专业,从事过低温煅烧矾土水泥研究。60年代致力于湍流塔、填料塔及填料特性和干燥技术研究。80年代后,以化工热力学及无机膜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在“强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的热力学研究”、“高压流体相平衡及状态方程的研究与应用”、“a-Al2O3管式陶瓷微滤膜制备技术”等方面成果卓著。主编了《传质》、《膜技术》等多种书刊。

基本资料

名:时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常熟

出生日期:1912年12月13日

逝世日期:2005年9月1日

职业:化学工程学家

毕业院校:北平清华大学、美国缅因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生平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2月13日,时钧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莫城镇(现为莫城管理区)一个读书人家。父亲应试未中,寄希望于子女,要求子女认真读书,成为有学识的人。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时钧入本乡小学读书,1924年小学毕业,跳级考进孝友中学初中二年级。

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小学毕业,跳级考进常熟县孝友初级中学二年级,1926年毕业。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时钧初中毕业后随其大哥去苏州读高中,大哥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时钧入该校附中。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入中央大学,其附中并入苏州中学高中部,分文理两班,时钧在理科班。时钧也爱好文学,曾被《吴县日报》聘为业编辑。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他高中毕业,被保送入东吴大学。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改考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同时被两校录取,时钧选择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4年,所学课程除两门之外,均为“优”或“优+”。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时钧大学毕业,随即报考清华第二届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发榜时规定学习造纸工程,先在国内实习1年,后由导师指定进美国当时唯一设有造纸专业的缅因大学深造。

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8月赴美,在缅因大学攻读两学期,于1936年5月获造纸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随后赴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工程。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时钧婉言谢绝了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怀德曼(Whitman)教授的盛情挽留,回到祖国。6月抵达汉口,经清华同学推荐,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任教官。不久,日军进攻武汉,时钧由长沙长途跋涉,经湘西、贵州。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8月,时钧回到南京,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同时,兼任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和系主任。

1952年,新中国高等院校调整,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同时受命创建中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

1952年,新中国调整高等院校,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并受命创建中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1956年,与其他几位教授联名上书高教部,建议在化工系设立化学工程专业,并率队制订了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当年暑假,天津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开始招生。

1957年初,高教部同意试办。同年4月底,高教部在北京召集有关会议,制订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时钧任组长。同年,由他指导的南如做的研究生论文《关于高铝水泥原料粒度与烧成温度的关系》发表在《硅酸盐学报》创刊号上。在逆境中,时钧于1965年做过湍流塔的试验。

1972年,起进行膜分离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当时试验条件的限制,无法深入下去。

1974年起,时钧参加了国产填料(以拉西环为主)的性能评定试验,曾发表4篇论文(均未署名)。

1979年起,时钧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担负起系主任的繁重任务。在他的主持带领下,建成化学工程博士点,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

1979—1985年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

1985年,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教授、名誉系主任、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8年,他又主持完成了《化学工程手册》新版以及《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的编撰工作。

2001年2月16日下午,在90岁高龄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5年9月1日,时钧因病去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1957年,由他指导的杨南如做的研究生论文《关于高铝水泥原料粒度与烧成温度的关系》发表在《硅酸盐学报》创刊号上。在逆境中,时钧于1965年做过湍流塔的试验;1972年起进行膜分离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当时试验条件的限制,无法深入下去。

自1974年起,时钧参加了国产填料(以拉西环为主)的性能评定试验,曾发表4篇论文(均未署名)。对于几种填料的试验全过程,如试验方案的确定,装置的设计安装,数据的测定、整理和关联,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试验报告的撰写等,都是在他亲自主持下进行的。有关试验方法的一些内容,如试验体系的选择原则、数据的处理及表达方法等,后来一直被国内有关方面所引用。

1979年后,时钧带领助手们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实验测定、色谱法研究溶液热力学和膜分离技术。

1985年后,时钧和庄震万等在气体膜分离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用各种不同的国产膜,组成单膜和双膜渗透器以及连续膜塔,以He-N2-CH4,CH4-CO2-N2等混合气体为对象进行分离试验,并从理论上阐述气体在膜中的溶解与渗透机理,还探索了各种膜渗透器及其系统的气体分离计算方法,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这个新模型对任意组分数的混合气体在不同类型的膜渗透器及其系统中的分离计算都是适用的。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气体在膜中溶解和渗透机理的通用热力学模型,以及存在有增塑化作用时的渗透机理模型等。在液膜分离方面,时钧和裘元焘等主要进行了油—乳—水体系在多孔转盘塔中的流体力学性能、液滴直径分布以及传质效果等的研究,从而探讨在液膜分离中采用多孔转盘塔的可能性。

1939年2月,到达重庆,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执教生涯。年仅27岁的时钧,先后受聘在中央工专、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兵工大学及动力油料厂研究生班任教,主讲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经济等多门课程。时钧执教60多年,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16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了70多名硕士、博士。院士:陈家镛、梁晓天、闵恩泽、陆婉珍、胡宏纹、张存浩、朱起鹤、陆钟武、时铭显、陈懿、唐明述、曹湘洪、江东亮、德龙、欧阳平凯、徐南平。

根据全国图书参考资料联盟,时均共培养硕士2名,博士52名,具体情况如下:

《强化传递的多相催化内循环气升反应器研究》

《高质量低成本钛酸钾晶须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光催化陶瓷膜反应器的实验研究与数学模拟》

《液体混合物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研究》

《面过程模拟的电解质溶液化学和相平衡研究》

《担载钙钛矿型透氧膜的制备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管式致密膜反应器的研究》

《处理含油乳化液废水的研究》

《新型干法回转窑内煤粉燃烧、高温传热、煅烧熟料热工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

《流体微观结构及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陶瓷微滤膜过滤微米、亚微米级颗粒体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甲烷部分氧化膜催化反应的数学模拟和实验研究》

《高压相平衡与状态方程研究》

《液相扩散系数的测定与研究》

《临界区域相平衡测定及状态方程的研究》

《高压流体相平衡的实验测定和状态方程研究》

1:ShiJun,ChenM,PermeabilityofAmmonia,Hydrogen,NitrogenandTheirMixturesTroughFluoropolymerMembranes,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gressonMembranesandMembraneProcesses,Tokyo,Japan,1987:502.

2:ShiJun,ZhuangZhenwan,MultipleMembraneSeparationSystem,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embranesandMembraneSeparationProcessesMainLecture,Torun,Poland,1989:33.

3:陆小华、延儒、时钧,含盐溶液汽液平衡的预测(Ⅰ)Pitzer模型的扩展及其在多元体系中的应用,化工学报,1989,40(3):293。

4:陆小华、王延儒、时钧,含盐溶液汽液平衡的预测(Ⅱ)参数的物理意义及估算,化工学报,1989,40(3):301。

5:LiJianmin,WangShaokun,ShiJun,ModelofElutiononaPlateauMethod,ChromatographicScience,1989,27(10):596.

6:LiJianmin,WangShaokun,ShiJun,Flexibility,MultiplicityandSymmetryofWilsonParametersandVapor-Liquid-EquilibriuminMulti-ComponentSystems,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1990,45(1):199.

7:FengX,WangSK,ShiJun,MeasurementoftheAdductionConstantbyGas-LiquidChromatography,Chromatographia1990,30(3/4):211.

8:ZhuangZhenwan,ShiJun,GeneralMathematicalModelsofMembranePermeation,Proceedingsofthe1990InternationalCongressonMembranesandMembraneProcessesChicago,USA1990,Vol-Ⅱ:1361.

9:XuNanping,YaoJianmin,WangYanru,ShiJun,VaporLiquidEquilibriaofFiveBinarySystemsContainingR-22,FluidPhaseEquilibria,1991,69:261~270.

10:时钧、徐南平,无机膜与无机膜催化反应,化学进展,1995,3。

11:徐南平、时钧,无机膜的发展现状与示,化工学报,1998,49:58-63。

12:吕效平、王延儒、时钧,固体颗粒对强化传递性后的多相气升式反应器流体力学影响,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9,21(6)。

13:廖传华、徐南平、时钧,面向过程的钲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装置,石油化工设备,2003,32(02)。

14:苍强、徐南平、时钧,铝硅酸溶液中NaA型沸石分子筛膜合成规律的研究,硅酸盐通报,2002,21(1)。

15:廖传华、徐南平、时钧,钙钛矿型致密膜高温透氧过程的工艺模拟,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2。

社会任职

时钧曾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化工组组长,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化工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编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1938—1939年,任重庆国民政府军政部学兵队教官。

1944—1948年,任重庆大学化工系主任。

1946—1949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系主任。

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主任。

1952—1958年,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主任。

1957年春,时钧被国家科委委任为硅酸盐组副组长。

1979—1985年,任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

人物评价

时先生爱护学生,支持学生走学科、产业互动发展之路,其乐观豁达、仁者爱人的高尚人格一直影响着后人。(徐南平院士评)

时先生对全国化工高等教育的卓越贡献、对学校的辛勤耕耘和扶植后学、甘为人梯的高风亮节留给南工大宝贵的精神财富。(欧阳平凯院士评)

纪念时钧院士,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达到对祖国、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的思想境界,就是要淡迫名利,彰显甘为人梯、扶植后学的高风亮节。(南京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王德明评)

学习时老的伟岸人格、高尚情操,并传承发扬时老潜心教育事业的崇高品质;就是要学习时老永不懈怠、永不气馁、永不言败、永不折腾的精神。(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院士评)

后世纪念

2015年9月1日上午,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在科技创新大楼C501会议室隆重举行学习传承时钧精神座谈会。

2014年4月20日,南京工业大学第五届“时钧班”化工1004和“时钧班创建班级”化工1202的学生代表前往我校时钧园开展了“缅怀大师风范传承时钧精神”的活动。

2012年12月13日南京工业大学举行纪念时钧院士诞辰100周年活动。

标签: 时钧

更多文章

  • 殷文硕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殷文硕

    殷文硕,是相声表演艺术家,曲艺理论家,曲艺教育家。原名殷昊,北京人,回族。诞辰:1943年、农历癸未年,逝世:1993年、农历癸酉年。中文名:殷文硕别名:殷昊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43年逝世日期:1993年职业:演艺相声演员代表作品:《相声师承关系总表》《传统相声总目》《刘宝

  • 陈希亮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希亮

    陈希亮(1014年一1077年),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他从进士及第开始,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

  • 沙汀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沙汀

    沙汀(1904-1992)作家。原名杨朝熙,四川绵阳安州区人士。在成都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抗战后任教于成都协进中学。历任西南文联副主任,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

  • 朱九思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九思

    朱九思(1916年2月20日——2015年6月13日),男,江苏扬州人,武汉大学肄业,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名誉博士,当代著名教育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2015年6月13日18时09

  • 张鹏翮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鹏翮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清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人。清代第一清官、治河专家、理学名臣。是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清康熙九年(1670)进士,身仕康熙、雍正二朝。历任刑部主事、苏州知府、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通政司参议

  • 吴自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吴自良

    吴自良(1917年—2008年),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中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

  • 李文清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文清

    李文清,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毕业于陕北红军大学,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99年7月13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0岁。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名人物还有昆明军区作战部部长李文清、数学家李文清、江苏

  • 殷夫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殷夫

    殷夫(1910.6.11-1931.2.7),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儿

  • 吴仲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仲华

    吴仲华(1917.7.27-1992.9.19),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市,中国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留校任教。194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任美国NACA研究科学家、PIB教授。1954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力

  • 陆星儿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星儿

    陆星儿(1949年11月-2004年9月4日),是中国著名的女作家。祖籍江苏海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留给世纪的吻》、《精神科医生》、《我儿我女》,中短篇小说集《呵,青鸟》、《天生是个女人》、《傍晚请别敲门》、《一个女人的一台戏》、《美的结构》、《女人的规则》,散文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