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秦良玉

秦良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1/16 5:07:49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秦良玉

别名:秦贞素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

出生日期:1574年

逝世日期:1648年

职业:将军、军事家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及奢崇明叛乱

追谥:忠贞侯

丈夫:马千乘(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

人物生平

秦良玉,忠州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作乱,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率领三千人随李化龙前往征讨,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今贵州凤冈县南)。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应龙军趁李化龙大军在营中大摆筵席发动袭击,秦良玉与丈夫当先将其击败,而后乘胜追击,接连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而后又协助酉阳各路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军,秦良玉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但杨应龙兵败身死之后,秦良玉却不自报军功。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秦良玉于是代领马千乘的职位。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朝廷赐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

元年(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秦良玉于是亲率三千前往直抵榆关(今河北山海关),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明熹宗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秦良玉上言秦邦屏的死状,请求从优抚恤,兵部尚书张鹤鸣进言浑河血战斩获敌人首级数千,实际上是石柱、酉阳两地土司的功劳,建议朱由校厚待秦良玉家的家人。朱由校于是下令赠秦邦屏都督佥事,子孙世袭,并且与陈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秦民屏官进都司佥书。

同年九月,兵部让秦良玉再回乡征兵二千,秦良玉与秦民屏回乡后,恰逢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其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想与秦良玉结盟。秦良玉将使者斩杀,立即发兵率领秦民屏及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过重庆城,乘敌不备,直达重庆南坪关,断贼归路。秦良玉设伏兵袭击两河,将敌人的船只烧毁。而后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马带檄文至夔州,要求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击退入侵的贼兵。秦良玉上表秦民屏的战功,朝廷升秦民屏为参将,秦翼明、秦拱明为守备。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包围成都,四川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征讨。当时各地的土司都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只有秦良玉击鼓西征。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图关,收复重庆。朝廷于是授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马祥麟为宣慰使,秦民屏为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授官后,秦良玉又收复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贼军重要据点,奢崇明兵败自杀,秦良玉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朝廷因功多次赏赐秦良玉金币。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上书说:“我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皇帝朱由校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天启四年(1624年),秦民屏随巡抚王三善率军在陆广作战失败,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在大方大破贼兵,屡战屡胜。退兵时,遭到贼兵袭击,奋战而死,秦民屏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重伤。秦良玉上书请求抚恤,朝廷于是追赠秦民屏为都督同知,并立祠祭祀,两个儿子封参将,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总兵。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并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皇帝朱由检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驻扎。

崇祯四年(1631年),孙承宗修筑大凌河城,秦翼明领一万人进行保护,修成后率兵回。崇祯七年(1634年),流贼打下河南,朝廷任命秦翼明为总兵官,让他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次年,总兵邓王己死后,因为他的部下都是四川人,朝廷就下令让秦翼明率领他们,在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连连打败贼兵,扼住了贼兵通往郧西的道路。但秦翼明的性情慌张、胆子不大,部下的将领连连失败,他却不如实向上汇报,因此被免去了都督军衔,贬官二级,继续剿贼,后来他跟从卢象升在谷城追逐贼兵。贼兵逃往均州,秦翼明在清石铺打败了他们。贼兵进入了山地自卫,秦翼明又打败了他们。接着又在界山、三道河、花园沟连连破贼,捉住黑煞神、飞山虎两位贼军将领。贼兵出没在郧阳、襄阳一带,巡抚郧阳的苗胙土派遣使者去招降贼寇时,秦翼明赞成此事,结果上当受骗了,贼兵最终没有投降。秦翼明、苗胙土都受到弹劾。后来贼兵进犯襄阳,翼明连续作战获取战果,屯兵庙滩,用来扼守汉江的浅水处。只是罗汝才、刘国能却从深水处渡了过去,接着就在蕲春、黄冈一带大肆骚扰。崇祯皇帝于是罢了苗胙土的官,并严厉批评了秦翼明,不久秦翼明又被弹劾,解除了官职。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奉节),秦良玉率军赶到,张献忠不战而走。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而后张献忠受朝廷招安。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罗汝才不战而走,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秦良玉又率军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将其首领东山虎斩杀,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罗汝才军逐渐走向衰落。

同年,杨嗣昌自请为督师入川剿贼。杨嗣昌主张驱贼入川的战略,调离四川精锐入楚,四川巡抚邵捷春领二万老弱残兵守重庆,所倚重的将领只有张令和秦良玉,但邵捷春不争山夺险,消极防守,让秦良玉在重庆附近三四十里处设防,派遣张令守黄泥洼。秦良玉乃向已经辞官的绵州(今四川绵阳)知州陆逊之感叹,深刻指出这种布防的弊端,以与邵捷春一同战死为耻。不久,邵捷春移营至大昌,监军万元吉也屯兵巫山,与秦良玉相互呼应。

十月,张献忠先后在观音岩、三黄岭大破官军,随后从上马渡过长江进军,秦良玉与张令急率军于竹箘坪阻击,挫败了贼军的前锋。但不久张令战死,秦良玉前去援救没有成功,辗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战死。秦良玉于是单独求见邵捷春,建议调用自己二万溪峒的士兵用来击破贼军,自己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需要官府支持。但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合,且仓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所以拒绝了。

秦良玉就只好叹息而归。当时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贼兵在四川横行。有一个叫秦缵勋的人,是秦良玉的族人,给贼兵当了耳目,被捉拿后杀死狱卒逃跑了。良玉抓获了他,把他交给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没有一个逃脱。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钱海岳《南明史》为忠州侯)。同时近在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永历二年,明朝宗室朱荣藩称监国于忠州,派使者征粮于秦良玉,秦良玉不应,朱荣藩遣军攻之,秦良玉求救于李占春,朱荣藩才退走。五月二十日(清顺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寿终而死,享年75岁。

历史评价

张廷玉:马世龙等值边陲多事,奋其勇略,著绩戎行,或捐躯力战,身膏原野,可谓无忝爪牙之任矣。夫摧锋陷敌,宿将犹难,而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钱海岳: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康有为:“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蔡东藩:“独如良玉者实难多得,特笔加褒,为女界吐气,即为男子示愧,有心人下笔,固自不苟也。”

秦良玉进京勤王时,崇祯帝曾作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秦良玉去世以后,后世很多人都对秦良玉大加赞赏。清代词人钱枚作《金缕曲》赞颂秦良玉,清末志士秋瑾也作诗歌颂秦良玉。此外又有秦怀渊、董说、蒋士铨等大量文人作诗歌颂秦良玉,不一一列举。到了近现代,作家冰心,郭沫若以及冯玉祥等也都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秦良玉。

纪念诗词

崇祯帝御制诗四首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其二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其三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其四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钱枚《金缕曲》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轶事典故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军事力量弱小,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转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各处险要,张献忠之前与秦良玉多次交战被击败,虽然现在势力庞大,却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砫。

人物成就

明朝末年,清军的入侵和农民的暴动使得社会形式动荡不安。督师孙承宗因受到朝中大臣的弹劾,被迫精兵简将,而用于防备清军入侵所修筑的关锦防线也被新上任的督师高第破坏。孙承宗用解了京都之围后被再次启用,于是到辽东准备修复大凌河,边关重地可能随时会遭到清军的袭击,但因为之前精兵简将,兵力的调配明显出现了不足的状况,秦良玉于是领石砫兵共计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八人去驻守大凌河,保证大凌河的修复如期竣工。对辽东抵御清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川土司奢崇明及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先后在四川境内作乱,明朝官军在与乱军交战过程中大都怯懦不前,甚至有贪图敌人贿赂原地逗留的,秦良玉率领“白杆兵”一马当先,不但取得了胜利,也对官军起到了鼓舞的作用,让各路官军相互配合,最终将奢崇明击败。张献忠虽然是农民义军领袖,但也在四川做了许多坏事,四川百姓因为奢崇明、张献忠等人叛乱屡遭磨难。秦良玉是石砫土司,将自己境内治理的井井有条,逃难百姓多去石砫等得以安居乐业。

家族成员

父亲:秦葵,字载阳,岁贡生,自号鸣玉逸老。

丈夫:马千乘(1573~1613),字君锡,石砫宣抚使,后遭太监陷害下狱而死。

兄长:秦邦屏,官授都司佥书,泰昌元年(1621)浑河战役中战死。

兄长:秦邦翰,泰昌元年(1621)浑河战役中战死。

弟弟:秦民屏,官授副总兵,天启四年(1624)平定“奢安之乱”中战死。

儿子:马祥麟,官授宣慰使。崇祯十五年(1642)战死于襄阳。

儿媳:张凤仪,崇祯六年(1633)战死于河南侯家庄。

侄子:秦翼明,秦邦屏子,官至总兵,封威远伯,顺治十六年(1659)与马万年一起降清

侄子:秦拱明,秦邦屏子,官至总兵,在平定沙普之乱中战死。

侄子:秦佐明、秦祚明,秦民屏子,官至参将。

孙:马万年、马万春

祠墓纪念

据传秦良玉死后发丧48处,事后埋葬的人又中毒而死。现存秦良玉墓有三处:1,秦良玉墓,位于石柱县城东7公里的回龙山上。建于清顺治年间,总面积为320亩。内有秦良玉墓,秦良玉衣冠冢、良玉子马祥麟墓、良玉兄邦屏、弟民屏及良玉后裔马光仁、马祐昭,麾下将官马德间等墓20座。良玉衣冠冢前,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等石雕分列两旁,气势庄严;2,秦良玉东墓,墓碑上刻有“秦良玉之墓”五个大字,旁边则刻有:“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铭文;3,秦良玉西墓,主碑上刻有:“马母秦氏贞素之墓”。两旁则分别刻:“明万历二年甲戍岁吉诞”;“卒于清顺治五年戍子岁”;“孝男马祥麟立”等铭文。

秦良玉祠又称太保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壬午年(公历1762年),嘉庆19年(1815年)进行修葺。解放后改为村小学校,文化大革命惨遭破坏,但窗花、浮雕、字碑依稀可见,远看秦家祠堂风光尤存。现已列为重庆市一级保护建筑。

标签: 秦良玉

更多文章

  • 朱由榔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由榔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汉族帝王。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23年,朱由榔生于北京顺天府,1646年袭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

  • 徐恩曾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恩曾

    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浙江吴兴人,国民党中统局长。1896年生于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家庭。著名的浙江财阀徐新六,是其近亲本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当机电工程师。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1931年当上中统调查科

  • 李建成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武德九年六月

  • 竺可桢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竺可桢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

  • 宋汶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汶霏

    宋汶霏(songwenfei,1985年5月30日-2013年3月3日),生于广州增城,中国内地女影视演员。1995年,10岁的宋汶霏到上海读中专,专攻舞蹈,以拍广告进入娱乐圈。2006年加盟华谊兄弟,成为其力推新人,2008年离开华谊,签约北京星光奥谱传媒有限公司。2008年凭借舞蹈功底主演海岩剧

  • 汤玉麟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汤玉麟

    汤玉麟(1871—1949),字阁臣,绰号二虎(一说“大虎”,在张学良和王化一的相关回忆史料中均称其绰号为“汤大虎”),奉天义县人。汤玉麟为中国国民党热河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委、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主席。1871年生于辽宁义县一个贫苦人家。少年时汤玉麟给人扛小活,因赶车拉脚遭抢劫,遂铤而走险,落

  • 陈鸿烈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鸿烈

    陈鸿烈(1943年6月7日-2009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香港影视男演员。1962年,参加南国训练班,从而进入演艺圈。1964年,因在电影《大醉侠》中饰演玉面虎而获得关注。1970年,主演动作片《插翅虎》。1975年,出演剧情片《八百壮士》。1983年一度淡出演艺圈。1988年,参演古装剧《

  • 董骠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骠

    董骠(BillTung,1933年3月30日-2006年2月22日),原名朱文彪,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影视男演员、主持人。1967年,开始在香港丽的电视担任赛马节目主持兼马评人。1971年,短暂加入香港电台并成为赛马节目主持。1976年,开始涉猎影视表演,拍摄第一部电视剧《横冲直撞憨大爷》。1978

  • 戴安澜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戴安澜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

  • 萧淑妃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淑妃

    萧淑妃(?-655年11月27日),唐高宗李治的妃嫔,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望族,齐梁皇室后裔,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高安公主。高宗李治为太子时,萧氏为良娣。唐高宗登基之后,晋为淑妃,宠冠后宫。后在与武则天的宫廷斗争中失败,被废为庶人,关押在暗室,被武则天砍去手足,浸泡在酒缸中,最终被折磨而死。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