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竹隐

陈竹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1/8 17:53:26

陈竹隐(1904年—1990年),四川成都人,朱自清的第二任夫人。1932年8月,与朱自清在上海结婚。陈竹隐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齐白石、溥西园的弟子,工书画,善度曲。婚后育有二子一女。陈竹隐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工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1990年去世。

基本资料

名:陈竹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04年

逝世日期:1990年

毕业院校:北平艺术学院

主要成就:清华大学工会副主席

人物简介

陈竹隐,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正新,为人急公好义,乐于助人,洁身自好。虽然是世代书香,但家道早已败落,仅靠教些散馆在估衣铺做工的些许收入维持家人的生活。家中兄弟姐妹12个,陈竹隐排行最小,日子虽清苦,八岁时父亲还是送她去私塾念书。后来哥哥们也从外面带些《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书刊给她看。十六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因忧伤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沉重的打击,使得年少的陈竹隐早早地明白今后只能靠自己去打拼。因此,她离开家,考入了四川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从此,开始了独立生活。

毕业之后

从一女师毕业后,就考入了青岛电话局做女接线生。工作了一年多,又到北平,考入了北平艺术学院。在艺术学院陈竹隐师从于齐白石、萧子泉、寿石公等先生,专攻工笔画;同时还兼学昆曲。1929年,陈竹隐毕业,到北平第二救济院工作。因不满院长克扣孤儿口粮,辞职做家庭教师,继续在红豆馆主浦西园门下学昆曲。

全力辅助

浦西园看着陈竹隐一天天长大,孤身一人在北平,对她的婚姻大事颇为关心。浦西园经受清华大学之邀去讲授昆曲,结识了清华大学许多教授并成为好朋友。一次闲谈时,他好友,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叶公超提起此事,叶公超则提起了朱自清。

1930年秋月的一天,浦西园带着陈竹隐和几个女学生来到西单大陆春饭店,朱自清则由叶公超和浦江清陪同。见面后,陈竹隐很看重朱自清的朴实、正派、可靠,同意与他交往。虽然朱自清有五个孩子,但是,她认为,像朱自清这样一个专心做学问又很有才华的人,应该有个人帮助他。1931年6、7月间,陈竹隐与朱自清订婚了,订婚后,朱自清便去英国访学。1932年访学回国,带回礼物——留声机送给竹隐,并于8月4日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朱自清担任了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他将全身心投入了工作。

婚后生活

恋爱的日子是浪漫而富有刺激的。婚后的生活却是平淡,枯燥的。陈竹隐是一个性格活泼,爱交朋友,长期独立于社会的年轻姑娘,突然被圈在家里,全职家务,这种转换是需要有极大的爱心来支持的。烦恼、郁闷,使得陈竹隐感觉失重了,甚至想离开朱自清。而朱自清也感到陈竹隐是一个独立性的女子,与武仲谦完全不同,一度也产生了苦恼,甚至非常怀念武仲谦,写下了《给亡妇》一文。

二十八岁的陈竹隐,一下子就成了五个孩子的妈妈,真是不可想像,但是,她非常敬佩朱自清的才华,在那纷乱的年代,一个女子要想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建立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并不容易,她曾断然拒绝了一个家中很有钱的纨绔子弟的追求。而朱自清的稳重朴实,特别是诗歌散文所表现的深沉细腻的感情,所描绘的一幅幅恬静,色彩柔和的画面和那甜美的语言,丝丝扣动着陈竹隐的心弦,五个失去母爱的孩子既不幸又可怜,想想自己做出牺牲是值得的。只有自己承担所有家务事,未做母亲就付出母爱,照顾好孩子们。才能让朱自清更好的研究学问。朱自清静思考后也作了自我调整,感到自己对陈竹隐太冷淡了,便抽出时间陪她到外面去走走、看看景点,唱唱昆曲,听听戏。不久,两人间的阴影消散了。婚后第二年,陈竹隐生了一个男孩,朱乔森。同年,又把扬州的大儿子大女儿一起接到北平读书,陈竹隐与他们一直相处很好,视如己出,没有矛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即使有了分歧也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家庭一直很和睦。应该说是陈竹隐牺牲了自己的喜好,奉献了自己的爱,辅助了朱自清,和谐了一个家。

帮助儿孙

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照顾陈竹隐在清华园图书馆工作,每月工资六十元。武仲谦的大儿子朱迈先被错杀,朱迈先的太太傅丽卿写信告诉陈竹隐。陈竹隐即拿出一半工资给傅丽卿和两个孩子维持生计,自己用另一半来维持自己和三个孩子的生计。这是需要多么广阔的心胸,多么博大的爱呵。这不仅表现的是经济支持,同时表现了一种大爱之心。直至一年多后傅丽卿自己找到工作,才停止了这种接济。朱自清的小女朱蓉隽说:那时妈妈常说,好在解放了,不然也熬不过去了。当时,不仅是要生存,还有哥哥和我都要读书。大哥乔森只好不读大学,二哥思俞读的师范,有国家补贴。而我却是全费读大学,妈妈说一定要让我读的。后来解放了,傅丽卿大嫂也有了工作,就好很多了。

朱自清去世后,陈竹隐一边工作,一边抚养儿女,一边参与朱自清全集的编撰工作,为此,她把朱自清生前的手稿、文章、实物、全部捐献出来,只给每个孩子分得一封朱自清的信作为纪念。

陈竹隐于1990年6月29日离世。她的一生是由独立、活泼、新潮、有个性转为相夫教子的一生。她的一生平淡无奇,但却在平淡中显现出超凡,她将人生中最难扮演的角色,继母——做得非常好且非常出色。她的生命之河中流淌着一首大爱之歌。

社会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陈竹隐女士一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曾任北京市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六届妇联委员及清华大学工会副主席。

标签: 陈竹隐

更多文章

  • 周小舟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小舟

    周小舟(1912年(壬子年)11月11日-1966年(丙午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人;1931年8月湖南大学预科班毕业,后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就读,1935年毕业;在校入党,为“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后曾任毛泽东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委书记,庐山会议中他支持彭德怀的正确观点

  • 王人美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人美

    王人美(1914—1987),祖籍湖南浏阳,出生于湖南长沙,民国时期电影演员。1927年入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后主演或参加演出电影《野玫瑰》、《芭蕉叶上诗》。所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在1935年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949年赴香港,1950年从香港返回内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

  • 朱良春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良春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逾70载。2015年12月14日凌晨0点06分,因突发肺栓医治无效在南通中医院去世,享年98岁。中文名:朱良春外文名:Liang

  • 马万祺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万祺

    马万祺,1919年10月21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大学学历,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暨南大学名誉博士。马万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永远主席,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

  • 金雅琴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雅琴

    金雅琴(曾用名白微),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中国内地表演艺术家。1950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1986年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离休。1987年参演央视版《红楼梦》。1993年出演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2005年金雅琴凭借主演马俪文执导的电影《我们俩》获得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 青野武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青野武

    青野武是老一代声优的代表人物,舞台艺术学院7期毕业。参演的动画TV、OVA和剧场版上百部以其特殊的温和的声音,常配老人,也配过恶役,例如:龙珠里的第一代比克大魔王,青野武在给《奥特曼》中的扎拉布星人配音的同时,也担任扎拉布星人的皮套演员。2012年4月,为《樱桃小丸子》爷爷配音的青野武逝世。中文名:

  • 江渭清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江渭清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代理第一政委。2000年6月16日,江渭清同志因病医

  • 李善兰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善兰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出生于1811年1月22日,逝世于1882年12月9日,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

  • 郑位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位三

    郑位三,早年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期工作,身体受到损害,1948年,起因病休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1975年,因

  • 尚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尚华

    尚华(1922.5.1-2005.4.22),祖籍山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在军阀混战、国难当头的时代,幼年的尚华随父母颠沛流离到哈尔滨,好不容易上了小学。后因家境窘迫,16岁的尚华便不得不中途辍学,进了哈尔滨的一家五金店当学徒。19岁那一年尚华考进了上海电影话剧演员专校。毕业后,他便开始了话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