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中伟

陈中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1/18 5:55:16

陈中伟(1929—2004),浙江宁波人,骨科专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成功。在国际上首创了“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等六项新技术。由于他在断肢再植与显微外科领域的突出贡献,1963年获卫生部记大功一次,1981年获国务院国家科学大奖,1994年被求是基金和鹏总理授予杰出科学家奖。因在断肢再植领域的杰出成就,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颁发的“千年奖”。

基本资料

名:陈中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29年1月1日

逝世日期:2004年3月23日

职业:骨科专家,中科院院士

毕业院校:上海第二医学院

主要成就:首创“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技术

人物经历

陈中伟,男,1929年10月--2004年3月,浙江宁波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务理事,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创始会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12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客座教授。为骨科与显微外科专家。

1963年他主持接好全断的右手。1974年,在北美手外科年会作“断肢再植”创始者报告。国际上称他为“再植之父”。1996年,他与交大合作又首创“再造手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由于他在断肢再植与显微外科领域的突出贡献,1963年中央卫生部记大功一次,1981年获国务院颁发国家科学大会奖,1994年被求是基金会和李鹏总理授予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颁发的“千年奖”。专著有“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等10本,他首创多种显微外科手术,发表论文130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

事业发展

四次被周总理接见

1963年1月2日,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在医学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对上海一名青年工人存柏被冲床离断的右手进行成功再植,5个指头全部成活。这是世界首例成功的断肢再植手术,不仅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更是激励中华民族战胜任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项成就曾经和人工合成胰岛素、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等,成为显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的象征。

1963年1月4日,周恩来总理获悉这一消息后,特地在上海接见了陈中伟。此后,陈中伟又3次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的嘱托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陈中伟一共主持发明了6项断指再植技术,他所提出的“断肢再植功能恢复标准”,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术界公认为“陈氏标准”。1999年,陈中伟在美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学术讨论会上荣膺“世纪奖”。在他的一生中,他和同事共接活了数千只断指。

宁波手外科发展功臣

对宁波医生断指再植技术的发展,陈中伟也是功不可没。宁波几所医院曾经多次派出医生赴上海六院,陈中伟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授,所有大手术都让宁波的医生作为助手上台。对于宁波来的一批批进修医生,陈中伟总是特别照顾。每次在宁波召开全国手外科的学术会议,陈中伟总是会从百忙中挤出时间,在每一位发言者之后,作一个点睛评论。1999年10月,陈中伟来到当时的曙光手外科医院,看到简陋的条件下医生不俗的成绩,十分开心。当即,他决定将卫生部的一个攻关课题——《断指再植时限》放在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曙光手外科医院,与该院有关负责人彻夜长谈,共同构建课题框架。随后,一名研究生受他委托前来主持课题。

陈中伟的夫人尹惠珠说,陈中伟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女儿接到美国,并在那里为陈中伟买好了墓穴。但尹惠珠和女儿商量再三,还是觉得应把骨灰送回祖国,送回故乡宁波。因为陈中伟骨子里一直都深爱着祖国,深爱着故乡。每次陈中伟去美国探亲度假,假期一结束,就匆匆回国,他说:“我还有许多研究要搞,许多手术要做。不能多待一天。”有时,他还会在梦中叫喊:“快,快,快抢救!”如果把他的骨灰留在美国,他在天上也不会安心。因此他们这次特地把骨灰送回祖国,一部分前日已下葬在上海庆龄陵园里,一部分今天将撒入甬江。

对宁波菜情有独钟

陈中伟一生最爱吃宁波菜,黄泥螺、臭冬瓜、红膏炝蟹等宁式菜,他都情有独钟。宁波来的客人都知道这一点,常常会捎一些来。见面递上几包宁波咸菜,都会让他眼睛一亮,像孩子般开心地笑。

“我的事业在中国”宁波市文联创联室主任、《陈中伟传》作者王耀成说,为了写作《陈中伟传》,他多次采访过陈中伟。陈中伟拥有“世界断肢再植之父”、“国际整形重建外科创始人之一”两顶桂冠,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的人才在哪儿都吃香。陈中伟的妻子赴美照顾女儿后,陈中伟时常中国、美国两头飞。当时王耀成曾问过他:“为何不出国定居呢?”陈中伟说:“我的病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为何要出国?!”

陈中伟的女儿陈立理诉说,父亲有许多学生在国外都很成功,他们多次高薪邀请他去国外工作,但他都不愿意去。因为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病人在中国,他要为祖国服务。

个人生活

陈家三代都是名医陈中伟是个地道的宁波人,父亲陈宝珍于1922年7月在宁波城里创办了一家保真医院,这所医院一直办到1951年。陈中伟的母亲吴倚理原来学护士,后来改做药剂师。从母亲身上,陈中伟很小就学到了一些制药知识。1954年,陈中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他的女儿陈立理现在已成为美国出色的外科医生,女婿也是一位知名医生。夫人尹惠珠曾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耳鼻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个人年表

1929年,陈中伟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

1982年4月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任骨科主任。

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

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成功。在国际上首创了“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等六项新技术;

1963年获卫生部记大功一次;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1年获国务院国家科学大奖;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被求是基金和李鹏总理授予杰出科学家奖,在国际上更被称为“再植之父”。

1996年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究”通过国家鉴定,为国际首创,在Internet全世界公布。

2004年3月23日,陈中伟院士不慎坠楼去世。

2006年3月24日,他在亲人的精心护送下,回到了多年来魂牵梦萦的故乡。

2006年3月25日晚7时左右,亲人将把他的骨灰撒入甬江。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执行委员(198488年曾任该学会主席).国际显微外科学会创始委员、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委员会理事、12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的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临床医学)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组副组长)、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中伟教授长期从事骨科、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的实验研究、临床及教学工作。

个人作品

专著有“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等10本,他首创多种显微外科手术,发表论文130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1984年以来共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5名。目前正在培养的博士生有2名。

人物纪念

女儿缅怀父亲

陈中伟院士生前是宁波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女儿陈立理为大学生们作了一场“做事做人做学问”的演讲,深情缅怀父亲浓浓的爱国爱乡之情。

会堂里座无虚席,陈立理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大学生,其中医学院的学生感触最深。

宁大医学院大二学生王玲说:“陈中伟院士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有高尚的医德,对患者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作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陈院士是一个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不但要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宁大医学院大三学生殷国锋说:“陈院士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医生,要面对困难挫折,利益和诱惑,一定要端正态度。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病人。只有热爱事业,全身心投入,才会取得大的成就。陈院士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

标签: 陈中伟

更多文章

  • 朱东润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东润

    朱东润(1896-1988),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朱世溱,泰兴县城人,明代福建巡抚、督师抗击荷兰侵略者朱一冯之裔孙。曾著有《陆游传》、《梅尧臣传》、《李方舟传》等。而《朱东润自传》既是他对自己在1896年至1976年八十年间人生苦旅的回顾和审视,也是对_二十

  • 周传基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传基

    周传基(1925年3月12日-2017年4月4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中国资深电影人,电影理论家、翻译家,影视评论家、教育家、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志性人物,陈凯歌、张艺谋老师。被誉为“中国电影界的泰斗”、“中国第一电影教头”。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8

  • 黄家驷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家驷

    黄家驷(1906.7.14-1984.5.14),汉族,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是中国著名的胸心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家驷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而后分别在上海医学院工作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留学工作,回国后创建了中国医科大学并且一直从事医学教育工作。黄家驷生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

  • 顾随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随

    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顾随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中文名:顾随

  • 王瑶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瑶

    王瑶(1914~1989),字昭深,山西平遥人。文学史家、教育家,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青年时期师从朱自清,致力于中古文学史的研究,著有影响力巨大的《中古文学史论》。建国后,王瑶服从组织调配开始了新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1953年完成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标志着现代文学研究

  • 程莘农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程莘农

    程莘农(1921.8.24-2015.5.9)原名希伊,号莘农,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医、针灸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二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

  • 钱宁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钱宁

    钱宁(1922年12月4日-1986年12月6日),中国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专家。浙江杭州人。1943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48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长期从事泥沙问题及其治理的研究。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邓兆祥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邓兆祥

    邓兆祥(1905—199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将领,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49年2月25日,他与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行列,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邓兆祥亲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三代海军的建设过程。

  • 孙敬修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敬修

    孙敬修(1901~1990),北京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1921年毕业于京兆师范学校。曾任北京汇文第一小学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少年宫辅导员。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获“全国热爱儿童荣誉奖”。孙敬修长期悉心钻研儿童心理及儿童语言,在学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儿童

  • 柯灵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柯灵

    柯灵(1909年2月15日—2000年6月19日),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生于广州,1932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第二届民进中央理事,民进中央常委,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中文名:柯灵外文名:keling别名:朱梵、宋约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