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魏龙骧

魏龙骧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3/12/14 13:57:06

魏龙骧,中医学家。1911年生,直隶(今河北)东光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至1934年在北京从师学习中医,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科长,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对中医经典研究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对老年保健有独到之处。撰有《医话》等论。1992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龙骧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1年

逝世日期:1992年7月17日

职业:医生中医学家

代表作品:《医话》

籍贯:直隶(今河北)东光人

所处时代:近代

政党:中国共产党

名家生平

1932年师从叔澄学习。1934年取得行医执照。1935年在北京正式应诊。建国后,负责筹组北京中医学会。1950年任卫生部医政司中医科科长、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医专家。1970年调至卫生部直属北京医院工作,后任中医科主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科协第一、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医学会代表,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等。魏龙骧为国家药管理局第一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北京地区)。

名家人生

生于北京的魏龙骧原名魏文玉,祖籍河北省东光县。求学期间患了伤寒,几乎被庸医所误。多亏一位袁姓中医及时治疗,才保全了性命。从此,他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1932年,年仅21岁的他以“不为名相,便为名医”的远大志,拜当时著名儒医杨叔澄为师,刻苦攻读中医经典著作。后随师临症,逐渐独立应诊。魏龙骧牢记恩师“慎重民命,崇尚医德”的谆谆教诲,奉为终生执医济世之圭臬。

1934年,他考取北平中医师行医执照,从此悬壶济世。解放前15年从医生涯中,他潜心研读经典专著,博览历代名家医论,特别对张仲景的《伤寒论》研读尤深。他不尚空谈重实践,终日致力临床诊病,不知救治了多少危重病人。魏龙骧对患者无论达官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均一视同仁,对贫病交迫的劳动人民尤为关切,施诊送药,视为亲人。因此,每天清晨,先给贫困百姓免费施诊10名,而对达官贵族则有病治病,从不奔走豪门,阿谀奉承。因此,他的高超医术为同道和病人所称颂,医德风范更为时人所景仰,被群众称为京城“四小名医”之一。

解放后,魏龙骧目睹共产党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的丰功伟绩,深受感动,在其父的大力支持下,他依然脱下长衫,换上中山装,参加卫生部政府工作,成为中医界率先从事中医管理工作的先驱。这对当时收入颇丰、生活优裕的魏龙骧来说,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的。尽管上有老父需奉养,下有3个孩子在求学,政府实行的低薪金远远不够家用,他变卖家产贴补,维持粗茶淡饭,但他心甘情愿,终不言悔。

在儿子眼中,魏龙骧是严父。小的时候,魏龙骧对子女管教很严,特别是对两个儿子,认为80分才算及格,还专门请家教补习英语和数学。在他的严格教育下,两个儿子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个是水利水电专家,一个是工程化学专家,其女是医学专家。

儿子回忆,文革期间,父亲与胡熙明、张志坤等人组织“众志成城”战斗队,捍卫党的中医政策,参与编写“中医药工作17年来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

父亲耿直的为人给儿子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个中医教师带着礼物到家中,要求父亲推荐他当教授。父亲说,我是主任医师,完全有资格给你推荐,但这要看你够不够条件。我看病不接受礼物,评教授同样不收礼物。就凭你搞不正之风这一条,我就不能推荐你。

著名老中医路志正是魏龙骧上个世纪50年代在卫生部中医司的同事。采访他时,他道出一些鲜为人知的一些往事。

1950年,卫生部召开首次中医座谈会,魏龙骧出席并接受筹建北京中医学会的任务。同年,在成立的北京中医学会中当选为第一届执行委员,并在学术组工作。

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魏龙骧带领他们深入基层调查中医治疗的效果。同年,卫生部在河北省举办第一届学术会议暨代表大会,魏龙骧亲自参加协助调研,总结资料,保证大会顺利举行。

1956年,北京也发生乙脑,他积极组织北京名老中医到北京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积极参与抢救所收治的49名患者,45人治愈,且无后遗症,治愈率达91.8%,从而使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事实再次得到验证,震动了医药界。结果证明,中医完全可以治疗乙脑和肺炎,而且效果显著。同时在各地进行推广其经验,也充分证实了中医的疗效。

一位苏联专家因头痛、发烧就诊于北京医院,经检查确诊为乙脑,服用抗生素等西药后,病情逐步恶化,出现抽搐、说胡话、大小便失禁、半身麻痹、高烧不退以及潮式呼吸等现象。院内院外的中苏专家进行了多次会诊,一切对脑炎有效治疗的方法都用尽了,可患者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只能依靠供给氧气和注射各种强心剂来延续生命。

在这危急的关头,北京医院向卫生部求救。卫生部立即派中医司的魏龙骧等4位大夫前来治疗。他们会诊后认为,患者病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暑瘟病”,经辨证认为邪在气分,有气营两燔之势,拟出“白虎”、“银翘散”为主的方剂,同时加“局方至宝丹”。病人服后,当夜体温下降,但仍处于昏迷、抽搐状态。第二次还以“白虎汤”为主,加入“止痉散”以及“安宫牛黄散”,患者服后体温上升,有痰,抽

搐未停。第三次处方同前,加了化痰治偏瘫的药。此后,病人体温逐渐正常,呼吸规则,痰量减少了,抽搐减轻了。3天后,已经昏迷5天的病人清醒了,并能回答问题,后来病人终于痊愈(此事曾以《转危为安》一文发表于195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学术成就

魏龙骧从事中医临床50载,在中医内、妇、儿科等领域,博采众长,屡起沉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老年保健有独到之处。他临床多以经方加减奏效。如对水肿,常选越婢加术汤、实脾饮、真武汤之类治疗。同时,他主张中西结合,不但虚心吸取西医之长,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查治疗疾病,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以补中医之不足;同时也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以补西医之短。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必须识病,识病当要辨证。临床诊治,多以中西互参,病证结合。每诊一病,首先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察手段,明确诊断,同时运用中医学理论,遣方用药,既不以某些实验室指标做为辨证依据,又不单靠三指诊脉决断,对不同疾病,运用不同的诊治方法,予以合理的治疗。

魏龙骧治疗胃肠病重视调理脾胃气机,固护于肾。对于老年病的治疗,他认为“老年之人,年迈元气衰减,脏腑柔弱,所患疾病虚证者多,纯实证者少,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在治疗上主张“扶正祛邪,平和调理,中病即止”。他用药法度严谨,方小药精,疗效显著。曾治一便秘患者,自云便秘六七年,服汤药数百剂,滋阴如麦冬、沙参、玉竹、石斛;润下如火麻仁、郁仁;泻下如大黄、芒硝、番泻叶;补益如党参、黄芪、肉苁蓉;丸药如牛黄解毒、更衣丸;其他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且常年蜜不离口,然便秘之苦不解。魏龙骧诊之,见心烦汗出,眠食日减,舌苔薄滑,脉细。此由便秘过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予以生白术90克,生地60克,升麻3克。患者半信半疑,认为仅仅3味又无一味通下药,默然持方而去,但终因大便不得自下,姑且试之。不期4小时后,一阵肠鸣,矢气频转,大便豁然而下。此后,又继服20余剂,六七年之便秘,竟获痊愈。

魏龙骧参与制定、落实各项中医政策,为全国中医学院的建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医疗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魏龙骧一生致力于中医,重视带徒育人,曾培养一批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其门人弟子有张根腾、魏淑兰等。

学术思想

魏龙骧擅治临床各科,多以经方加减奏效。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必须识病,识病当要辨证。临床诊治,多以中西互参,病证结合。

魏龙骧治疗胃肠病重视调理脾胃气机,固护于肾。曾于1975年治一患者,男性,33岁。自述腹痛已半年有余,其症绕脐腹痛、喜按喜温,常屈身以缓之;痛则即有便意,但又不能爽下,下重如痢,多夹黏液,大便多则每日7~8次,少亦3~4次。医院诊为结肠炎、结肠过敏。消炎缓痉之西药屡服不效,所服中药,多为温中化滞、益气健脾香运之品,均无良效。察其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沉细而弦。审此病情,投以四逆散加味,药用柴胡15克、白芍24克、枳实9克、薤白18克、附片6克(先煎)、海螵蛸粉4.5克、甘草6克。连服10余剂,至今未发。

临床经验

如治一老翁,病后呃逆频发,西医药采用各种办法不效,中医采用针灸、中药,方剂即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等均不奏效。他参与会诊,认为年老而病,气虚不足,升降失司,治宜升清降浊。方投蜜炙杷叶12克,黄芪15克,绿升麻1.8克,苦桔梗5克,橘皮9克,竹茹9克,旋覆花9克(包煎),白蔻4.5克,生姜4片。水煎,1剂分2次服。2剂后呃逆已缓,4剂呃逆已止,以原方再服5剂而愈。

后世影响

魏龙骧一生致力于中医,为中医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门人弟子有张根腾、魏淑兰等。

丛书

临床中医

作者:魏龙骧

ISBN:9787801562548

页数:112

定价:8.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2001-10-1

简介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的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而且要写出干货来,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标签: 魏龙骧

更多文章

  • 章志直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章志直

    章志直,男,生于1901年,常州逝世于1970年10月29日,中国电影演员,从事电影演员工作四十余年,参加摄制的影片达一百多部,尤以《神女》中的流氓形象印象深刻。中文名:章志直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1970年10月29日参演作品1926:珍珠塔电影女明星孟姜女1927:花木兰实业大

  • 鲁加汉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加汉

    鲁加汉,开国少将。1916年出生于河南新县陈店乡,原名鲁述安。他曾参加儿童团、少先队,并担任少先队队长,1930年1月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上党、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等重大战役。1950年后,历任川西军区民运部部长、军分区政委,成都军区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长,四川省军区政委,

  • 张志秀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志秀

    张志秀,又名张铚秀。开国少将。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曾任新四军团参谋长、团长、志愿军副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2009年8月14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中文名:张志秀国籍:

  • 李华亭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华亭

    李华亭,1941年出生,山东滕州市滨湖镇人,2006年10月2日逝世,享年66岁。生前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南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书协副主席、邹城市书协主席、曲阜师范大学书画院院士、我国当代金石大师、知名的古体诗人,擅作古体诗词、曲赋、楹联等,主要著作有《凫阳草堂

  • 巩天民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巩天民

    巩天民(1900—1978),1900年8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临榆县。16岁时到奉天公济平市钱号当练习生。满徒后从事贷款业务。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秋,巩天民与刘仲明等人,向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提供“九·一八”事件真相。1938年,中共地下党员张为先被派到沈阳开展情报工作。当时巩天

  • 尹树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尹树春

    尹树春,女,演员。1921年出生,1981年逝世。浙江嵊县浦口上江村人。原名尹仙凤。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当选为甘肃省的政协委员、民盟委员、文联委员,出席过全国妇代会、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兰州市文教群英会、兰州市先进工作者代表会。中文名:尹树春别名:尹仙凤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嵊县浦口上江村

  • 丁振麟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丁振麟

    丁振麟(1911—1979),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早年从事大豆遗传、生态和大麦区划研究并有许多论著;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恢复、发展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和创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师资、科技队伍,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开展学术活动,倾注了全部心血。1979年6月23日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中文名:

  • 杨顺清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顺清

    杨顺清(1909~1992),男,苗族,贵州清镇人。1909年12月8日出生,1936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参加长征。1992年7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在长征时期,带大了幼小的陶斯亮。杨顺清儿子杨燕新,孙女杨阿美,曾孙黄文玥中文名:杨顺清外文名:无别名:无国籍:中国民族:苗族出生

  • 陈文辉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文辉

    陈文辉(1936-2017),广东罗定人。世界杰出华人、国际知名化妆大师、香港无线电视台化妆总监、百莲达名誉院长、百莲达影视化妆课程教授。2017年10月4日,陈文辉逝世,享年81岁。中文名:陈文辉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罗定出生日期:1936年逝世日期:2017年10月4日主要成就:国际知名化妆大师

  • 曾昭文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曾昭文

    曾昭文(1883—1913),字可楼,河南新县人。1904年,赴日本留学。其间接受民主思想,参加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联系各省同志,宣传革命。1905年8月,曾昭文参与筹备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并被推举为中国同盟会东京总部执行部书记科书记。1906年,曾昭文任中国同盟会河南分会会长。1908年毕业回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