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肖正安

肖正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03 更新时间:2023/12/14 6:48:32

肖正安(1928~2011.09),男,四川金堂人,著名儿科专家。肖正安一生致力于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潜心研究小儿热、咳、喘、泻等症,卓有成效。肖正安与熊梦周、静安、寇煜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享誉巴蜀,在民间有“四大儿科名医”之称。2011年9月24日上午,肖正安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基本资料

名:肖正安

国籍:中华人民共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金堂县

出生日期:1928年

逝世日期:2011年9月24日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四川省成都中医进修学校结业

主要成就:治疗小儿热、咳、喘、泻等症

人物介绍

肖正安(1928~2011.09),男,四川省金堂县人,著名儿科专家,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的创建者之一。

肖正安一生致力于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在成都中医学院30年的教学与治疗小儿疾病中,潜心研究小儿热、咳、喘、泻等症,卓有成效。肖正安“肖小儿”、熊梦周“熊小儿”、王静安“王小儿”、寇煜光“寇小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享誉巴蜀,在民间有“四大儿科名医”之称。

2011年9月24日上午,肖正安因病在四川金堂去世,享年84岁。

人物生平

1946年师从金堂当地名医胡纬堂先生,后又随四川儿科名医梓柏先生学习,深得二位老师的真传。1957年结业于四川省成都中医进修学校,后在成都中医学院执教30余年。历任成都市中医学会理事及该会内科、妇科、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分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中医函授编委,成都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暨附院儿科主任、教授等职。

主要成就

自1958年起,在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医儿科专著7部。

肖正安的科研论文,多次受到四川省、成都市科协的嘉奖。

肖正安的学生遍布省内外各市县,不少人已为当代名医。

人物故事

叶归根连夜回金堂老家上午驾鹤西去

肖正安的老家位于四川省金堂县一处偏僻的农村。肖正安的灵堂已经搭好,几个子女重孝加身,表情悲伤。在获知肖正安去世的消息后,更多的亲属朋友正在赶来,悼念这位出色的儿科中医。

回老家,是肖正安临终前的遗愿。“9月23日晚上,父亲突然觉得气紧,身体不适。他强烈要求回到金堂县的老家。”肖正安的大儿子肖劲松说,父亲希望回老家有两个原因:“首先,父亲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觉得人在外多年,最后还是应该回到出生的地方;另外,当年我的爷爷病重时,父亲因为在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赶回。等他忙完回来时,爷爷都已经入土了。这成为父亲多年来的一个遗憾,他想回来,想葬在老家,葬在爷爷的坟旁边。”肖正安提出要回老家的要求后,24日凌晨零点,肖家人连夜出发,开车往老家赶,两个多小时后,抵达老家。2011年9月24日上午8点30分左右,在老家的床上,肖正安停止了呼吸。

遗作名为《六字医诀》

肖正安的小儿子肖量说,肖正安的一生中,留下了很多医学资料,即使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躺在病床上仍在笔耕不辍,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医书。“这部书现在在我手里,书名叫《六字医诀》,内容主要是关于儿科诊治和一些中医学的治疗口诀。肖量说,在肖正安以前留下的医学材料中,还包括《四言医学》、《五言药性》类似的著作,这部《六字医诀》是肖正安留下的最后一部医学资料。“我们将代替父亲,将这本书写完,将父亲的毕生所学发扬光大。”

忆“四大名医”与王小儿关系最好

在四大儿科名医中,肖正安与王静安两人关系最为要好,“因为两个人年龄差不多,而且私交很好。还合著出过书。”肖正安的大儿子肖劲松介绍,熊梦周在省医院就职,而肖正安当时在中医附院,两人就隔着一条马路,因此在一起探讨学术。寇煜光则因为年龄相差较多,相对来说交情较浅。

四人以前常常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碰面很多,所以交情都不错。

社会评价

背药方不认真长烟杆敲脑壳

74岁仍坐诊“退隐江湖”整10年

弥留之际,肖老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后人能传承医术,继续将中医发扬光大。“肖正安的儿子肖劲松说:“父亲74岁高龄时,还在坐诊。每天诊所里的病人,他总是要看完最后一个才肯休息。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才不得不放弃。现在算算,家父‘退隐江湖’已经整整10年。”

病榻上写书为自己刻墓碑

“父亲这一生都奉献在中医事业上。”肖劲松说,父亲当年要求自己的子女都从医。“从几岁开始,父亲就要求我们背中医头(中医的方子),10多岁时,就要跟着他抄方子。”肖正安的二儿子肖量说。让肖劲松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在让他们从医问题上,表现得非常严厉。“父亲爱抽叶子烟,我们背汤头的时候,一旦没认真,父亲看到了,就用抽叶子烟用的长烟杆,在我们的头上敲一下,警醒我们。”除了严厉外,肖正安还会用其他方法引导子女学医。“他鼓励我们认真抄方子,如果方子抄得好,他还会从诊费里面抽出一些,作为我们的奖励。”肖劲松说。2001年以后,他基本没再给别人看过病了。这么多年来,肖正安一直在写书。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本尚未命名的、关于儿科诊治的医学书籍也未完成。“我们将代替父亲,将这本书写完,将父亲的毕生所学发扬光大。”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是肖正安在病床上完成的。78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肖正安骨折卧病在床。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坚持要将自己的毕生所学记下来。

除了文字上的知识传承,肖正安也将自己行医一世的经验口头传授给两个儿子。肖劲松说,父亲卧病在床期间,曾口头传授他们医学知识。“包括儿科全套的治疗系统理论,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以及他的一些经验等。”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肖正安还为自己刻了一块墓碑。“公自幼勤奋,苦读儒书,后从师名医攻克岐黄,一九四八年即悬壶乡里济世活人……”

下班后腰间别杆秤逛菜市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小凡没想到,9月23日还在医院见过恩师一面,9月24日上午就听闻恩师去世的消息。

头天还去看望不料竟成永别1983年,刘小凡成为肖正安的研究生。刘小凡说,在学术上,肖正安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谨,查房时认真,对病人嘘寒问暖。学生们跟着肖正安学习时,要自己写门诊病历,对于这些病历,肖正安发现学生在诊断上、用药上有什么问题,都要逐一、认真地批改,然后再详细为学生讲解。跟着肖正安,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从医院退休之后,几乎每次研讨会肖正安都会出席,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刘小凡称,大约从五年前开始,肖正安的身体开始日渐衰弱,一直卧床,头几年精神还比较好,在中医附院住院的时候,每每遇到医生查房,或者学生前去看望时,肖正安都不忘嘱咐和鼓励,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中医,将中医发扬光大,后来精神越来越差。9月23日,刘小凡都专门去病房探望恩师,那时恩师已经进入昏迷状态,却不想恩师走得那样突然。

生活简朴捐款却非常慷慨

作为成都中医学院儿科的创建者之一,肖正安为中医儿科培养了很多人才,自己撰写了多本儿科专著,为中医的延续和发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原主任苏树蓉是肖正安的第一个研究生。苏树蓉说,肖正安非常勤奋,平时不仅酷爱读书,而且喜欢做笔记和整理,因而理论知识非常丰富,这样一来,肖正安可以将自己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更好地传承下去。

虽然是四川乃至全国知名的儿科专家,肖正安的生活却一直非常简朴。很多熟识肖小儿的人,都记得肖正安的一个经典场景:下了班后,他就会在腰杆上别一杆大秤前往菜市,那时候菜市临近收摊,菜一般会比较便宜,就算是这样,肖正安还是怕被“烧”,自己带杆秤可以亲自称斤两,而对于吃穿方面,肖正安就更不讲究。不过一旦医院或者学校需要,有什么捐款或者活动时,肖正安却非常慷慨。

对于肖正安的学生和传人来说,除了精湛的医术,肖正安的医德医风更让人尊重。在肖正安的眼中,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都非常认真负责也都尽心尽力,看病救人、悬壶济世,这才是肖小儿。

最感动半夜起来抓药

2011年9月25日晚,曹华高走进肖家,前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我大儿子今年12岁,在这看病已经10年了。”曹华高说道。肖家靠的都是口碑。当年曹华高也是经朋友介绍才知道诊所所在。家住金堂的曹华高,每次儿子一有病,就开着车从金堂赶往成都。车从面包车到小轿车,他和肖家也从医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后来看病次数多了,只要打个电话,然后说下症状,我就开车去取药就行了。”曹华高回忆。而让他感动的是,有次儿子半夜发高烧,肖家人还爬起来帮他儿子看病抓药。

标签: 肖正安

更多文章

  • 张吉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吉厚

    张吉厚(1909—1975),又名李兴第,男,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四乡(现属河南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5年2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6岁。中文名:张吉厚别名:李兴第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四乡(

  • 杨植亭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植亭

    1905年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徽省六安县赤卫队连长、独立团连长、红25军军部经理处粮秣科科员、粮食主任、事务长、总务科科员、红15军团供给部军实科副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军区直属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

  • 谭冰若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谭冰若

    谭冰若(1924年8月24日-2014年11月15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艺术研究室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兼职教授,谭冰若声乐艺术进修学校校长;历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上海市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2014年11月15日,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谭冰若在上海市徐汇中心医院去世,享年9

  • 祝世凤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祝世凤

    祝世凤(1905—1978),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落依山村祝家湾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8年2月13日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73岁。中文名:祝世凤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落依山村祝家湾出生日期

  • 江学彬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江学彬

    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原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江学彬同志(正兵团职),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1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中文名:江学彬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西省兴国县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2008年11月21

  • 陈笃生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笃生

    陈笃生,1798——1850年,祖籍福建漳州海澄县(今福建龙海市海澄镇仓头村尤墩社),1798年生于马六甲。其家族早年到马六甲,以种植业为生。陈笃生20岁迁居新加坡,初以贩蔬菜、水果、鸡鸭为业,后在十八溪墘开陈笃生商行,经营土产,3年后又与英商怀特赫合营大宗土产,输出热带产物,输入建筑材料。历20多

  • 武丽娟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丽娟

    武丽娟,原名尹年宝,1932年生于上海,江苏阜宁人,幼年喜欢淮剧,14岁进武旭东班学艺,取艺名武丽娟,师从武云凤,学的第一个戏是《赵五娘》,进门七天在沪北大戏院正式登台上演《朱顺登哭灵》,16岁师从武云凤,攻刀马旦、武旦、青衣花旦。2015年9月12日上午11点逝世,享年84岁。中文名:武丽娟外文名

  • 唐格森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格森

    唐格森(1930.12.13~2013.11.06),男,汉族,辽宁海城人,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原副主席,民革吉林省委第八届委员会主委、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原会长。2013年11月6日,唐格森同志因病在中国吉林长春逝世,享年82岁。中文

  • 醉丽君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醉丽君

    醉丽君,男,京剧旦角。原名汪砚云。浙江杭州人。1912年3月3日(农历壬子年正月十五日)出生,1993年7月7日(农历癸酉年五月十八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中医院去世。中文名:醉丽君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杭州出生日期:1912年3月3日逝世日期:1993年8月24日职业:京剧演员代表作品:《

  • 徐健生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徐健生

    徐健生,1912年4月生,贵州毕节人。1934年4月参加革命。193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长期在贵州工作,贵州重要领导人之一。是第1、2、3、5、7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2大代表。1993年3月19日逝世。中文名:徐健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贵州毕节出生日期:1912年4月逝世日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