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阳翰笙

阳翰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3/12/12 14:57:04

阳翰笙(1902-1993),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编剧、戏剧家,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原名欧阳本义,字继修,笔名华汉等,四川高县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7年底参加创造社。1928年初起陆续发表小说,并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文艺理论的文章。1933年以《铁板红泪录》开始电影创作,著有《中国海的怒潮》、《逃亡》、《生之哀歌》、《生死同心》、《夜奔》、《草莽英雄》等。抗战争期间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文联秘书长、副主席等职。

基本资料

中文名:欧阳本义

别名:字继修,笔名阳翰笙、华汉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高县

出生日期:1902年11月2日

逝世日期:1993年6月7日

职业:革命家、剧作家

毕业院校:上海大学

主要成就:1927年年底参加创造社

1928年初起开始发表小说

1933年起开始电影剧本创作

代表作品:《铁板红泪录》、《中国海的怒潮》、《逃亡》、《生之哀歌》等。

星座:天蝎座

人物经历

1902年11月2日,阳翰笙出生于四川省高县罗场的一个丝茶商家庭。1915年,就读于高县城关第一高等小学堂。1918年,阳翰笙在叙府联中(现宜宾一中)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竹村烈女》。

1920年,进入成都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在校期间,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与李硕勋等自发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学潮,反对尊孔读经和军阀委派的官僚校长。学潮失败后,他被开除学籍,并被政府通缉。

1922年,阳翰笙与童庸生等人在望江楼公园开会,决定成立四川省社会主义青年团,又在成都成立学生联合会;9月,执导话剧《塔》。

1924年,考取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年,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阳翰笙在上海外棉八厂的罢工活动中帮助刘华搞宣传工作;6月1日,与李硕勋被分配到全国学总会,筹备全国学总第7届代表大会,做宣传工作;10月底,担任闸北区委书记。

1926年5月14日,阳翰笙参加四川革命同志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监察委员。1927年,“四·一二”事变以后,他先后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四军政治部,协助林伯渠等工作。“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起义军南征,被委任为所属第二十四师党代表,参加了两次会昌战役,后又调任为起义军政治部秘书长。起义失败后,由海陆丰经香港转回上海;年底,与李一氓参加创造社,共同编辑了《流沙》周刊和《日出》旬刊。

1928年3月15日,阳翰笙发表了个人第一篇小说《马林英》;7月,发表短篇小说《女囚》;8月1日,编写中篇小说《暗夜》;8月16日,编写短篇小说《血战》,载《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0月6日,编写短篇小说《趸船上的一夜》,载《创造月刊》;

1929年1月12日,编写短篇小说《十姑的悲愁》;2月1日,编写短篇小说《奴隶》;2月20日,编写短篇小说《枯叶》;7月15日,编写中篇小说《寒梅》;8月,编写短篇小说《活力》,载《萌芽》创刊号;12月20日,编写短篇小说《归来》;冬,上海文艺界筹备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阳翰笙为12人筹备组成员之一。

1930年3月10日,发表短篇小说《马桶间》;4月,编写短篇小说《未完成的伟人》;同月,编写中篇小说《两个女性》;同月,编写短篇小说《兵变》;7月,编写中篇小说《复兴》;秋,编写中篇小说《中学生日记》;10月,出版长篇小说《地泉》。

1931年3月1日,发表短篇小说《最后一天》,载《文学生活》第一期。1932年2月3日,与茅盾鲁迅郁达夫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上海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5月,编写小说《〈地泉〉重版自序》;10月,编写中篇小说《义勇军》。

1933年,取笔名阳翰笙;同年,为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编写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这是阳翰笙创作的第一部电影剧本;5月15日,编写短篇小说《死线上》。1934年,为艺华公司编写电影剧本《生之哀歌》;同年,担任剧情电影《逃亡》的编剧。

1935年2月,上海党组织遭破坏,阳翰笙与田汉等同时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0月,虽由柳亚子、蔡元培等营救得以保释出狱,但行动不得自由。1936年5月11日,发表独幕话剧《晚会》(与田汉合作);8月,发表为明星影片公司编写的电影剧本《新娘子军》;同年,编写四幕话剧《前夜》;11月29日,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生死同心》上映。

1937年1月,为联华影业公司写电影剧本《草莽英雄》;春,为明星影片公司编写电影剧本《夜奔》;8月,编写四幕历史话剧《李秀成之死》;同月,为新华电影公司写电影剧本《塞上风云》;年底,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阳翰笙被选为常务理事;此外,还编写了电影剧本《八百壮士》。

1938年,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阳翰笙被选为常务理事。1939年,当选“文协”第二届常务理事;5月,因伤寒病复发在重庆休养;同年,为“中制”改编电影剧本《塞上风云》,该剧本根据他的同名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改编而成;此外,还担任了悬疑电影《日本间谍》的编剧,该片根据《神明的子孙在中国》一书改编。

1940年,为“中制”编写电影剧本《青年中国》;10月,文化工作委员会在重庆成立,阳翰笙担任副主任。1941年9月,创作6幕古装话剧《天国春秋》。1943年3月19日,四幕话剧《两面人》脱稿,载《戏剧月报》第一卷。

1945年3月15日,创作五幕话剧《槿花之歌》。1947年5月,将“联华”与“昆仑”合并改组扩大为昆仑影业公司,阳翰笙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10月,与于伶、田汉等人集体创作的三幕话剧《清流万里》出版;同年,接受韦布、陈鲤庭的建议,将张乐平的连续漫画《三毛》改编成电影剧本《三毛流浪记》。1948年,担任剧情电影《万家灯火》的编剧,该片由上官云珠、蓝马合作主演。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阳翰笙为南方代表团第一团代表,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团成员,章程及重要文件起草委员会委员,剧影组委员,剧音演出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担任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兼文化部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

1953年9月23日,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阳翰笙被推为主席团成员和秘书长,担任全国文联党组书记。1954年5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成立,阳翰笙担任副会长、党组书记。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举行成立大会。经国务院批准,与郭沫若、周扬等为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委会会员。

1956年2月初,担任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副秘书长。1958年7月,发表四幕话剧《三人行》,载《剧本》第4期。1959年4月,被选为人大代表出席第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3年11月,发表电影剧本《北国江南》,载《电影剧作》第6期;同年,担任剧情电影《北国江南》的编剧,该该片由沈浮执导。1964年3月31日,中国文化部举行1963年以来优秀话剧创作及演出授奖大会,《三人行》获得创作奖。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全面铺开,阳翰笙回到北京后便失去了自由,随即他被关进“牛棚”,并常被揪出进行批判斗争。

1977年,编写电影剧本《赣南游击赞歌》。1979年1月,阳翰笙获得彻底平反;6月,担任政协常委,出席全国政协5届二次会议。1984年5月,发表文章《阳翰笙日记片段》,载《红岩》第2期;8月,发表文章《阳翰笙土改日记片段》,载《乌江》第4期。

1986年12月,发表影事回忆录《泥泞中的战斗》。1987年9月3日,发表与赵清阁的通信《灯下谈心》,《人民日报》。1988年1月3日,发表散文《我的生活与电影文学创作》,载《电影艺术》第一期。1991年8月,发表回忆录《李硕勋牺牲前后》,载《党史纵横》第3期。

1993年6月7日,阳翰笙在北京辞世,享年91岁。

主要作品

《北国江南》

人物评价

阳翰笙作品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其他左翼进步文艺创作,特别是电影创作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早期革命经历、创作出发点和创作理念的独特性,是一种自觉地以革命艺术创作为己任,以创造符合现实斗争需要的、真实表现和反映现实社会和斗争实际的艺术形式为探索目标,同时实现自己用艺术表达理想的情感意愿的创作历程。他的小说、电影、戏剧及一些文论作品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气质。如果说阳翰笙的戏剧电影剧作在社会意识和文化表达上带有一种革命理性和战斗感性体验相融合的话,那么在艺术表现上则体现了一种民族传统艺术方法包容这种革命叙事的独特手法(《当代电影》评)。

后世纪念

2012年,四川省高县开展纪念阳翰笙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

标签: 阳翰笙

更多文章

  • 芦秀梅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芦秀梅

    芦秀梅(1957年2月18日-2012年3月1日),女,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拥有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多次参加春晚被评为十大民族女高音歌唱家。芦秀梅演唱的代表作歌曲《春天在哪里》、《南湖颂》、《

  • 钱均夫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钱均夫

    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后以字行,祖籍杭州;曾在原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9年去世;他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新中国文史专家。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之32代孙,钱学森之父。中文名:钱均夫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

  • 罗广斌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罗广斌

    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

  • 蔡东藩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蔡东藩

    蔡东藩(1877年7月23日—1945年3月5日),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

  • 黄昆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昆

    黄昆(1919.9.2-2005.7.6),北京人,祖籍浙江嘉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获年度国家最

  • 梁思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思顺

    梁思顺(1893—1966),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梁启超长女。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编有《艺蘅馆词选》。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中文名:梁思顺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3逝世日期:1966职业:诗词研

  • 谢冰莹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谢冰莹

    谢冰莹(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凤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她是中

  • 傅全香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傅全香

    傅全香,原名孙泉香,1923年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九)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33年,她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5

  • 叔梁纥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叔梁纥

    叔梁纥(公元前622年--公元前549年),生于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为逃避宋国战乱,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71岁时生孔子。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曾官陬邑大夫

  • 庄奴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庄奴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平中华新闻学院,中国台湾词作家。1949年到台湾后,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为人津津乐道,其中以邓丽君演唱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等广为传唱。庄奴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3000首,直到逝世前仍然笔耕不辍,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