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助

王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19 更新时间:2024/1/17 13:24:19

助(1893-1965),字禹朋,1893年8月10日生于北平,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1909年8月,王助奉派赴英国学习。1910年先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就读,又进维克斯工厂实习。1916年6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王助是中国早期出国留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参与创建中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倡议与筹建中美合作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抗日战争期间,组建了中国航空研究院,亲自参与研制成多种竹木复合结构的飞机部件。是中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

基本资料

名:王助

别名:字禹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平

出生日期:1893年8月10日

逝世日期:1965年3月4日

职业: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创建中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

倡议与筹建中美合作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

组建了中国航空研究院

代表作品:《航空名词草案补遗》等

人物生平

1893年8月10日,王助生于北平,因庚子之乱,随家人迁居原籍河北省南宫县普济桥村,幼入南宫县立两等小学。

1905年,王助考入烟台海军水师学校。

1909年,王助从烟台海军水师学校毕业,清朝大臣出洋考察,王助、巴玉藻、王孝丰等9人奉派赴英国深造。

1910年,王助考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后又进入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

1912年,王助与巴玉藻一起凑了2英镑,到温德梅尔湖区,跟着飞行家波特飞行了一次,从此便与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5年9月,毕业于德兰姆大学,获科学学士学位,取得机械专业学士学位后,担任中国英国订购“应瑞”与“肇和”两军舰的监造官。后又奉命赴美国深造,进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

1916年6月,王助作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第二期毕业生,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自动机工程学会会员,应聘在美国飞机工厂工作。

1917年,王助被新创办的美国太平洋飞机公司(波音公司前身)聘任为第一个航空工程师,年底回国。

1918年2月,中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成立,王助被任命为副处长。

1919年8月,王助与其好友巴玉藻为海军设计制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1号”初级教练机。

1922年8月,王助与巴玉藻合作,在上海江南造船所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水上飞机浮动机库——浮坞,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行停置和维修的难题。设计的飞机后小轮,被国际上称为“王助轮”。

1928年9月19日,海军飞机工程处奉命改为海军制造飞机处,巴玉藻仍任处长,王助则调往上海海军总司令部飞机处任处长。

1929年5月,美国寇蒂斯・赖特飞机公司与中国政府合作创立我国第一家民航公司――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王助受聘中航任总工程师,在上海龙华机场负责飞机组装与维修。8月,调回马尾继任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

1931年2月,王助转入中国航空公司任总工程师。不久被调入军政部航空署任上校参事。

1934年6月,王助在中央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公司,被任命为公司第一任监理,负责生产诺斯洛普中型轰炸机。

1938年春,王助被航委会调走,并同黄光锐一起被派往莫斯科,商谈中苏合作事宜。

1939年7月7日,王助在成都航空研究所,任副所长兼任飞机组组长。

1941年8月,王助在成都航空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扩充),任副院长兼理工系主任。

1946年,王助研制出一架巨型滑翔机,可以装载30名伞兵或同等重量的货物,王助向空军申请飞机进行拖飞和空中滑翔试验,适逢航委会大改组,研究院改属航空工业局领导,研究院工作不受重视,王助于是辞去副院长职务,复回中国航空公司任职。

1947年,王助出任中航公司总经理的主任秘书。

1949年11月,王助代理中航公司总经理职务,并转往台湾。后因滞港,飞机转让给陈纳德的“民航空运队”,王助遂在台南隐居。

1955年,王助应聘台湾成功大学机械系任教授,讲授航空工程。

1965年3月4日,王助逝世于台湾台南。

主要成就

王助是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助于1919年制造出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5架。

为波音造出第一架飞机

王助是中国第一代飞机制造家。1916年,王助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自动机工程学会会员。一出校门,王助即被新创办的美国太平洋飞机公司(波音公司前身)聘为总工程师。1916年,23岁的王助设计、监造了第一架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奠定了该公司的经济与技术基础。

开创中国航空业

1917年11月,王助与巴玉藻等同学一起回国,在福州的马尾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选料、制造了中国首批达到国际水平的飞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座飞机水上浮台。他们自编教材并授课,带出了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航空工程师。抗战时与日军激战的中国空军英雄中,有许多是王助的学生。

研制成功中国轰炸机

王助和巴玉藻在海外留学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们深感中国如果没有空军,很难抵御外侮。研制自己的飞机、培养自己的空军,是这批中华民族精英归国的主要原因。

1929年,中美联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王助出任总工程师;1934年,中美合作创办了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王助出任中方代表、总监理,主持制造出第一架诺斯罗普中型轰炸机,接着批量投产。

1939年7月,中国航空研究所在成都建立,航委会副主任黄光锐兼任所长,王助任副所长。研究所下设器材组、飞机组和气动力组,王助兼任飞机组组长。研究所在王助的领导下,先后研制成国产层板、蒙布、酪胶、油漆、涂料等,创造出以竹为原料的层竹蒙皮和层竹副油箱,研制出以木结构代替钢结构的飞机,解决空军之急需。航空研究院在王助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利用国产材料研制出大批急需的航空器材和备件,还研制出多架独特的飞机。

研教-1型教练机:双翼、木结构机身、蒙布机翼。

研教-2型教练机:单翼、竹木复合结构,飞机蒙皮全用层竹。

研教-3型教练机:单翼、V字尾、竹木复合结构。

研运-1号滑翔运输机:该机除起落架、仪表及操纵系统外,全部采用竹木复合结构。

个人作品

王助培养出数百名中国第一代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其中就有日后的钱学森。他将其招揽到手下工作,并亲自写信向政府推荐。

1955年,王助应聘去成功大学任机械工程系教授,讲授航空工程,奠定成大航空系、所的基础。

个人生活

王助为人正直,工作严肃认真,经深入车间了解情况,及时解决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在美国人眼里,他也是一位技术权威。仪态严峻,却心地善良,肯帮助别人,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十分随和。在中国航空公司任职期间不仅受到美方人士的尊敬,也深受中方员工的爱戴。

妻子

萨桂申是清末海军大臣萨绩冰之孙女,萨绩冰发现了王助的才能,把孙女萨圭申许配给王助。

义子

巴玉藻将爱子钟英过继给王助为义子,更名王钟英。钟英长大后继承父业,入重庆中央工专,再入航空研究院和中航公司工作。1949年,钟英赴台侍奉义父母至终。

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

1919年8月9日,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这是一架100匹马力,拖进式双桴双翼的水上教练机,高3.88公尺,身长9.32公尺,幅长13.70公尺,最大时速达126公里,空机重836公斤,载重1063公斤,装油量114公升,飞行高度3690公尺,可航行3小时,航距340公里,乘员2人,可载炸弹4颗。

未获蒋介石重视

解放战争后期,王助迁居台湾。由于他“出身”的海军水师学校隶属于北洋海军系统,这样的背景使他始终未能得到蒋介石的重视,只在成功大学教书。

人物纪念

1991年,波音公司为纪念其开创性的贡献,特颁发给奖状并宣布将在他任教过的台湾成功大学开办讲座,每年选派专家到成功大学航空所演讲。

2005年8月,西雅图飞行博物馆在“红色谷仓”(波音早期的办公室,现为西雅图飞行博物馆的一部分)举行了盛大的王助个人主题展览的揭幕仪式,出席仪式的是航空业界的领袖人物,包括波音中国总裁王建民。BAAPA向西雅图飞行博馆赠送了一面刻有王助肖像的铜匾。

2007年2月,中国发行的“中国航空群英谱”16枚个性邮票中,王助在列。

2016年12月,波音公司宣布,将于12月举办“王助杯”创意飞行大赛。

人物评价

王助在旧中国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为振兴科技,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凤凰网)

标签: 王助

更多文章

  • 徐进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进

    徐进,男,(1923~2010),浙江省慈溪人,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中文名:徐进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23逝世日期:2010徐进男,(1923~2010),一级编剧。浙江省慈溪人,1923年11月17日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

  • 张伯英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伯英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徐州铜山区人,清代光绪朝时举人。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出身于徐州望族,兄弟四人(分别是张伯英、张仲警、张叔庚、张季遵)。徐州市铜山人。光绪壬寅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

  • 吕凤子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凤子

    吕凤子(1886--1959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曾在南京、扬州、长沙、北京等地师范学校任教。在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主持教务九年。也曾任正则艺专校长、国立艺术专校长等职。1949年后,任苏南文化

  • 郭寿阳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寿阳

    郭寿阳(1929年-2012年1月27日),天津市人。民盟成员。1949年毕业于北京华北大学第三部戏剧系。历任山西省文工一团演员、艺委会委员,青海省话剧团、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一级演员。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七大代表及青艺支部主任委员。曾在86版《西游记

  • 王哲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哲

    王哲(1900-1990)男,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191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5-1927年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原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医学院院长,山东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中文名:王哲外文名:WangZhe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滨州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90年1月

  • 严耕望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严耕望

    严耕望(1916—1996),名德厚,字耕望,号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严耕望师从国学大师钱穆,是钱穆先生最欣赏的弟子。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新亚研究所研究员

  • 蒋碧微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蒋碧微

    蒋碧微(1899-1978)女,江苏宜兴人,一作碧薇,原名堂珍,字书楣,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蒋碧微出生于书香名门,天生丽质,才艺俱佳,13岁由父母做主,和苏州查家公子查紫含订下了婚约,18岁时和徐悲鸿一见钟情,碧微是徐悲鸿为她起的名字。中文名:蒋碧薇外文名:JiangBiwei别名:棠珍国籍:中国

  • 张荫麟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荫麟

    张荫麟(1905—1942),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

  • 杨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刚

    杨刚(1905—1957),女,原名杨季征、扬缤。祖籍湖北沔阳,1905年1月30日生于江西萍乡。其父杨会康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湖北省代省长,她的兄长就是著名左翼作家羊枣。杨刚擅诗,素有“金箭女神”之美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杨刚与彭子冈,浦熙修、戈扬被誉为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

  • 张寒晖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寒晖

    张寒晖(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张蓝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